你脑子里的才是知识,电脑里的不算

“小王,上个月给你的论文题目,你研究咋样了?”

“老师,我看了很多资料,其中一半都是英文的哦。”

“好啊,那么资料里说了啥?”

“老师,我给你看,这个文件夹是英国的资料,这个文件夹是美国的资料,这个是我从知网上down的……”

——这对话,你看着眼熟不?我不止一次带毕业论文的时候会遇上这样的同学,勤快点儿的还能给我开个参考书单。只不过,一问起资料里说的啥,不是告诉我“老师,我正在读”就是“老师,我读过全忘了”……

记得大秋果同志曾经写过个帖子,内容是“手里没资料别来和我谈论文”。这个帖子当然没错,只不过,似乎有的小朋友对此进行了字面理解,真的手持资料头脑空空的来找我谈论文了。于是,此次谈话注定了没有效果。我既不可能帮这位同学从一堆资料里挑出来一个论文主线(这资料究竟是你看还是我看?),也不可能给这位同学指明下一步的路径(你都看不清下一步,我咋告诉你下两步怎么走?)。

其实,这种像松鼠一样囤资料的现象还真不少见。大家只要围观下双十一或者618有多少人囤了一百包面巾纸或者五斤笔记本就能理解此种心理了。只不过,双十一是贪便宜,囤资料则是偷懒。一份资料真看起来得多辛苦,尤其是那种理论性强的或者生词多的,也许从早到晚就啃了四五页;但是屯资料多轻松,在网上闲逛上俩小时,桌面就会被你铺上满满一层下载的pdf。这一天成效多显著?——但是,这种囤真的有用吗,你真的知道自己下载的啥吗?别的不说,有多少人高高兴兴下载了一份资料,结果发现同样的文件已经在桌面上躺了半个月了?

当然,我的意思可绝不是说“不要去搜集资料”。而是,“囤”和“读”,其实原本就不应该是两个分别的过程。(你导师囤了一堆资料交给你除外啊)正常的程序,应该是下载几篇代表性资料(比如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或者五年间引用293次的),然后,赶紧读!倒也不用精读到倒背如流,但至少得做到对这个问题有个大致了解(比如,里面有几个分支问题,其中哪个分支争议最大、哪个问题已经基本被学界公认)。

再然后呢?

有的放矢的继续囤资料啊。

1.几乎没争议的问题,赶紧别下载了。

2.争议超级大的分支问题,赶紧换关键词进一步细化搜索。例如,一级搜索: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细化后的二级关键词:外嫁女+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

3.学界研究频频指向域外研究的,赶紧改换视野啊。比如,假如若干代表性文献均援引彼得斯曼的某理论,且此理论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还等啥,看原文去!二手文献它真的不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