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珍邮”产生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信息时报:从嘉德拍卖邮品钱币部1996年成立算起,嘉德从事邮品拍卖已有十余年的经验了,您从中所观察到的国内邮票市场与投资现状如何?
何欣:现在随着收藏观念越来越深入和藏家经验的逐渐积累,大家越来越理性化了。不像有些年代,行情好的时候大家抢着买,不好的时候都抛售,现在则整体趋于理性,即使是行情相对低迷。
信息时报:从嘉德拍卖邮品钱币部1996年成立算起,嘉德从事邮品拍卖已有十余年的经验了,您从中所观察到的国内邮票市场与投资现状如何?
何欣:现在随着收藏观念越来越深入和藏家经验的逐渐积累,大家越来越理性化了。不像有些年代,行情好的时候大家抢着买,不好的时候都抛售,现在则整体趋于理性,即使是行情相对低迷,对邮票的出售也是理性的。市场相对高潮的时候,也是理性的进行购买。跟风者还是有,但已不占主体。
信息时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邮票已经渐渐脱离使用价值,进入纯收藏领域。那么它跟其他的小型印刷品,比如说跟火花、藏书票等相比,它收藏价值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
何欣:收藏的门类很多很广,邮票是众多门类中的一项,但是它和其他项目相比有几个重要的特点。首先,它是由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其他的收藏品的发行目的和权威性没有邮票这么高。既然是国家的有价证券,政府部门在发行时会对邮票的图案、印制等有严格的要求,包括有专业的设计背景、专业的发行渠道等等。目前在收藏品市场,收藏邮票和收藏钱币是一个关联的概念,邮票市场也好,发行圈也好,一直说“邮品钱币”,没有说“邮品火花”、“邮品烟标”的。原来有一段时间,粮票作为比较重要的有价证券类收藏品提上来了,后来也没成为主流,因为它的重要性相对而言还是有所欠缺。今天提到这个话题,首先要知道,邮票有它收藏价值的特殊性;第二,其它品种也有精品,也有比较好的素材。
信息时报:我们应该怎么欣赏一张邮票的价值?历史年代、珍稀程度、票面图案与背后故事等因素,哪个更为重要?
何欣:如何界定邮票的价值,很多人问过我,邮票是不是越少越值钱。我说首先你们走入了一个误区,邮票少是一个相应的概念,邮票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它的存世量,数量越少越值钱。但是还要看大家对它的认可度、认知度。比如“一片红”邮票,它的存世量并不少,至少有一千枚,许多比它存世更少的邮票并没有它的价格高,这一是因为“一片红”存世的大部分都在博物馆里馆藏,没有进入流通;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身上从设计到发行到撤销发行,有多种说法广为流传,越流传越神秘,人们就更想了解它,它的知名度就越来越高。
信息时报:对于一个刚刚接触集邮的爱好者来说,要如何了解邮票的升值方式,或者说该从何入手呢?
何欣:以我的经验来说,初学者我也不建议拿出很多钱来买很多邮票。首先要从兴趣出发,因为邮票的收藏有很多种形式。有的人以传统形式,按年度来收藏每年发行的邮票;有的是以专题的形式,假如喜欢动物、人物、桥梁等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来进行收藏,我认为从专题的角度来入手趣味性比较高。这样本身兴趣提高了,也获得知识了,也培养经验了。在初级者入门进行收藏的时候,一定要对邮票有些大的把握。首先不要盲目,许多人刚开始集邮的时候简直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好,什么都想要。从长远的来说,还是要设定目标,否则你会因为资金分散和精力分散,很快消磨掉收藏的兴趣,所以要精、要专。要先多思考多研究,对邮票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确定目标,再开始集邮,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时报:早期邮票的印刷术跟现在比起来没有这么发达,不同批次的套色有的比较深有的比较浅。现在像微喷印刷等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邮票收藏会不会遇到更严重的赝品问题呢?
何欣:这个问题,我们总经理也问过我。他说现在造假这么多,水平这么高,邮票本来就是印刷品,那邮票岂不就是赝品重灾区?你们有没有什么方式或者说有没有鉴别真假的法宝?我当时这么回答的——首先,邮票是有价证券,从世界上第一套邮票开始,它在印刷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防伪的问题。我们看起来邮票图案很简单,实际上你想仿得一模一样是很难的,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见过仿得一模一样的,只是说很像。虽然如此,造假也的确是已经骗了很多非专业人士。
黎永洪先生之前说,他辨别真伪的经验是“第一眼看去顺眼的就是真的,不顺眼的就很可能有问题”,这是建立在他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培养出的眼光,对于初学人员来说,当然达不到这样的程度,但也是有窍门的,就是要研究真票的印刷特性。拿“一片红”来做例子,它也是造假重灾区,一般地讲,一片红的正式版是“影写版”,用放大镜看不会有太多的网点和粗糙,而现在仿印的“一片红”百分之百是胶版,用放大镜看有很多不规则的、粗糙的网点,这就不对了。
信息时报:怎样的邮品才能算“珍邮”呢?
何欣:一般来讲,我们邮票发行的历史中,所谓的“珍邮”产生都有一定的偶然性,除了1980版“金猴票”以外,其余的要不就是撤销发行,要不就是印错了,要不就是出现了某种问题。真正正常发行的邮票很少有成为珍邮的,近二三十年也只有“金猴票”是这样。珍邮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并不是说时间长了就成为珍邮。在世界邮票发行史上“金猴”都是一个很特别的例子——当时它属于正常发行,目前的存世量也不在少数,但是今天由于价格的原因也被列入珍邮的行列。实际上我们是这么理解金猴票——它是“贵邮”,贵而不珍,你到市场上去找永远都有,只是价格很昂贵。这是怎么造成的?就是它知名度高,需要的人多。很多人问我,为什么现在发行的邮票比早年的还贵,金猴比他之前发行的邮票多了,但是不可同日而语。
信息时报: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看到市场上一些清末的邮票,价格不但没有文革票贵,甚至连发行时间才三十多年的金猴票都不如呢?
何欣:现在五毛钱一枚的都有,一百多年前的邮票五毛钱的都有。很多人拿到一枚邮票,想着这是一百多年前的,觉得很珍贵。这个道理也对。但是需要者太少,价钱起不来。邮票的价值规律,连我们业内人士都想不明白。我们有时候也在想这么好的邮票怎么没人买,怎么不值钱,但是就是没人买。
信息时报:这类被忽视的百年前旧票有没有可能有朝一日走出洼地令市场惊艳?
何欣:可能性很小,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基本没有可能。实际上邮票的价格规律很复杂,我只能以大众的角度说一个品种收集的人多,关注的人多,就有价值。
信息时报:那是不是说,邮友应该是因为真的喜欢而集邮,不能说抱着投资的心态去集邮呢?
何欣:不,邮票本身也是投资的一个品种,但是你要投资,就得研究它的历史和价值规律,挖掘黑马。我说你如果要投资“金猴”邮票和“全国江山一片红”邮票,一定要慎重,不是它们的市场表现不好,而是升值空间有限,现在已经涨得这么高了,就像黄金一样,保值但不一定会升值。作为保值的东西没有问题。花一百万买一张这些邮票,明年能不能涨到一百一十万不能保证。但是花一百万去买一些潜在的品种,没准明年就变成二百万了。真正精明的人不买“一片红”和“猴票”,就买一些他认为有潜力的。
信息时报:那么什么样的邮品比较有潜力呢?
何欣:这就看投资者自己的分析了,包括市场投资的情况,历来价格的走向,品种的热点等,这些问题的综合考虑。所谓热点一般来讲就是题材好的、过去表现好的、大家喜闻乐见的题材,各个时期的热点也不一样。举个例子来说,文革时期的邮票,近三十年来是一个长期的热点。
来源《信息时报》冯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