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区划调整,9个地级市之一,赤峰市为何有12个区县?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各地区划调整的问题。今天,我们聊聊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市是内蒙古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总人口400多万,下辖了12个区县。在内蒙古各个地级市中,属于下辖区县比较多的。不得不说,赤峰市历史非常悠久。那么,赤峰市12个区县,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内蒙古的基本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5大自治区之一,下辖了9个地级市、3个盟,总计12个地级区划。总人口2400多万,2020年,GDP总量1.73万亿,在这方面,与山西省、贵州省基本相当。在内蒙古9个地级市中,赤峰市的人口最多。赤峰市的总人口404万人,超过了首府呼和浩特的人口总数。
赤峰市下辖了3个区、2个县、7个旗,总计12个区县。在内蒙古自治区中,盟同等于地级市,旗等同于区、县、县级市,苏木等同于乡镇,嘎查等同于村庄。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一直处于对抗关系,例如秦汉VS匈奴、隋唐VS突厥等等。内蒙古地区的情况很特殊,在中原王朝强盛时期,会进行大规模的北伐,从而控制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例如当年建立了九原郡、朔方郡等等,一旦中原王朝陷入衰败期或者内部混战,北方的草原政权就会迅速南下,从而重新控制内蒙古地区。因此,在内蒙古各地出土的文物遗迹中,既能看到中原文明的影响力,又能看到草原文明的印记。唐末以来,由于藩镇混战、契丹崛起等一系列的原因,中原王朝对内蒙古地区基本上失去了控制。
13世纪中期,北方的元朝迅速崛起,先后吞并了大金国、西夏国、大理国、南宋等一系列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但随着疆域面积的扩大,唐宋时期沿用的州县两级区划,对于元朝来说很不合适。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经验的缺点,非常明显。全国划分为几百个州府、几千个县,情况错综复杂。
各地的人口数据、耕地亩数、农作物产量等等,让号称“弓马娴熟,横扫欧亚”的元朝一脸懵。我们以各地的耕地为例,由于各地的气候和地质结构完全不同,各地的耕地分为了丘陵地、水浇地、沙土地等10多个类型。每一个类型,又分为了上中下3个等级。各地的农作物,分为了大豆、高粱、小麦、水稻等等,出现了五谷杂粮的说法。
依靠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区划,根本无法满足元朝的需要。唐朝的15道和宋朝的23路,也根本指望不上。最后,元朝在金国行尚书台的框架结构上,结合了宋朝23路的经验,反复完善以后,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国划分了10个行省,例如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辽阳行省等等。每个省划分了各个路,每个路划分了各个州府,每个州府下辖了各个县,设立了4级区划。
元朝虽然设立了行省,并且奠定了行省制度的框架,但各省的区划问题很多。首先,各省的区划不科学,管理难度太大。第二,各地机构相互重叠,效率低下。到了元朝统治末期,行省制度已经基本崩溃。1368年,安徽凤阳人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在元朝行省的框架上,根据明朝的实际需要,进一步调整了各地的区划。
撤销了路一级的机构,调整为省、州府、县三级区划的模式。这一区划模式非常经典,延续了几百年时间。与此同时,还设立了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并立的格局。在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时期,随着明朝的迁都,逐步形成了13个省与南北直隶的区划。我国很多省份的区划,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基本形成的,例如河南省、山西省、山东省等等。
与此同时,元朝败退北方草原以后,并不甘心失败,不断组织力量进行大规模反扑。为了抵御蒙古骑兵,明朝从辽东到西北,一口气建立了九边重镇,驻扎了90多万精锐部队。随后漫长的岁月中,北元政权则在不断的分家,最终,分成了漠北蒙古、漠南蒙古、漠西蒙古。其中,夹杂了各种部落。
17世纪中期,清朝崛起之后,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在内陆地区,清朝沿用了行省制度,并且逐步完善为18个省。但在蒙古各地、西北各地、东北各地,清朝则没有建立自己的行省区划。清朝统治的前期,依靠国力支撑,这些问题并不明显。
到了统治后期,西方列强纷纷染指清朝,四面告急。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在东北地区,逐步建立了东三省。但在西北、蒙古各地,仍然没有建立区划。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当时,各路军阀根本没有精力顾及内蒙古各地,都忙着争夺地盘。1928年,为了巩固北部地区,同时加强对内蒙古各部的管理。
我国一口气建立了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等4个省份,被称为塞北四省。当时,4个省份都管理了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有一说一,这4个省份的建立,主要目的就是起到战略防御作用,属于临时性的区划。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下辖了6个盟,分别是:察哈尔盟、锡林郭勒盟、兴安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呼纳盟。
到了50年代中期,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以后,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划轮廓基本形成。当时,昭乌达盟下辖了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林西县、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宁城县、赤峰县、乌丹县等地。1969年,由于当时的实际管理需要,昭乌达盟全境划入了辽宁省管理。直到1979年,才还给内蒙古自治区。
进入80年代初期,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为了适应时代需要,我国各省下辖的地区,陆续调整为地级市。此外,部分县被升级为县级市,部分地级市的关系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1983年,昭乌达盟下辖了11个县市,分别是:赤峰县级市、赤峰县、林西县、宁城县、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
1983年10月,昭乌达盟被撤销,设立赤峰地级市。与此同时,赤峰县级市和赤峰县也被撤销,设立了红山区、元宝山区、郊区,再加上林西县、宁城县、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等2个县、7个旗,总计12个区县旗。
随着赤峰市的持续发展,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城市面积进一步扩大。1993年,赤峰市郊区更名为松山区。至此,赤峰市12个区、县、旗的区划,彻底形成,分别是: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林西县、宁城县、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