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增速创40年来新低,问题看似简单

【原创】

银行存款增速创40年来新低,问题看似简单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4%。往回看,这一数据可谓是近40年“谷底”。媒体记者统计数据显示,自1979年至2018年这39年间,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从未跌破9%。而2018年2月以来,存款余额增速均在9%以下。

虽然说存款增长也象经济增长一样,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就会出现增速放慢的现象,而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是,从我国目前出现的存款增速放缓情况来看,显然不完全是存款规模达到较高水平的体现,而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和主观问题,导致存款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一旦这些因素消化完毕,存款增速仍有可能达到9%以上,并在一定阶段维持这样的增速。

很显然,居民储蓄存款下降,是导致存款增速放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2018年4月份居民存款大幅下降1.32万亿元,创下单月最大降幅。其中工农中建四大行个人存款较3月末下降9209.86亿元,占存款下降总额的77%。虽然此后止住了跌势,但反弹乏力,7月份居民存款环比仍减少-0.4%。

由于我国是一个高储蓄率国家,居民储蓄也一直被认为是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居民储蓄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从近年来居民储蓄的实际增长来看,由于受房价上涨、教育医疗等方面支出增加、各类理财产品增多、互联网金融逐步发展、居民消费升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居民储蓄也出现了增速放缓、储蓄率下降的现象。数据显示,2010年的居民储蓄率为51.55%,到了2017年低,则下降为46.38%,下降了5个多百分点。自然,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增长影响是非常大的,增速放缓也是必然的。特别是房价上涨,不仅让居民储蓄受到很大影响,居民正常消费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加上非法集资、传销等行为比较猖獗,也从一个侧面转移掉了一部分居民储蓄存款。即便规模有限,也是必须重视的因素。

而随着金融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对银行不规范行为的约束加强,不规范性存款也明显减少,导致存款规模下降。如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银行在向企业发放贷款时,提出的存款保证金要求是非常高的,少则20、30%,多则50%以上。这些原本可以更多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又通过存款保证金的方式变成了银行的派生存款。虽然这些资金全部投放给企业后,也有可能产生派生存款,但比重绝对不会有这么大。同时,企业为了应对检查等经常出现的公款私存等行为,也基本得到遏制。因此,在不规范存款方面,已经得到了较大改善,继而对银行的存款产生一定影响。

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电商等的迅速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许多银行存款。比如支付宝、微信、P2P等,都结余了大量资金。特别是电商,很多必须用支付宝支付,也就不可避免地会让广大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在支付宝中存放一定数量的资金。年轻人存款少,支付宝、微信中资金多,已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一些原本主要依靠银行卡、现金等完成支付行为的中老年客户,如今也都在使用微信和支付宝,客观上也使得银行存款的数量减少。

银行存款增速放缓,问题看似简单,只是一个数量的问题。可对银行来说,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带来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因为,银行主要是靠存贷息差维持运行的。尤其在资管新规出台以后,银行来自于理财等方面的业务会受到更多约束与限制,收入来源会减少,就更加需要通过扩大存贷款业务增加收入。存款增速放缓,必然会对银行的贷款业务带来影响。因此,银行为了多揽存款,几乎都用上了“高杠杆”。但是,由此带来的存贷利息差缩小,要么银行自己承受,要么把负担转嫁给企业,不管哪种方式,都不是什么好现象。

银行存款增速放缓,或是一个趋势性问题。但是,今年以来的增速放缓,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当这些因素消化以后,特别是资管新规的全面实施,会对银行存款增长产生积极影响的。特别是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调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储蓄存款带来一些积极影响。只是,这些影响也会伴随着存款规模的不断增长逐步消失。从整体上讲,银行存款增长的速度会放慢,会逐步与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等相适应,而很难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