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劳动时间减少说明了什么
【原创】
中国居民劳动时间减少说明了什么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10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大学中国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在京发布了《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劳动时间减少,休闲社交时间增加,生活品质提升。
报告通过对比2008年和2017年我国居民一天的有酬劳动、无酬劳动、教育培训、休闲社交和自我照料时间,显示其每天劳动时间(包括有酬和无酬)减少了0.47小时;休闲社交和自我照料时间则增加了0.26小时。
那么,当如何看待居民劳动时间减少的问题呢?居民劳动时间减少说明了什么呢?很显然,居民劳动时间减少,既是居民生活品质和质量提升的表现,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众所周知,劳动时间的长短,不只是劳动者获取报酬的依据,也是劳动者生活品质和质量的象征。对劳动者来说,如果劳动时间很长,且获得的报酬不高,就不可能是生活品质和质量高的表现。只有不断减少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报酬、增加自由支配时间,才能有效提升劳动者的生活品质和质量。
能够在10年时间里,使广大居民的劳动时间减少0.47小时,当然是居民生活品质和质量提高的标志。至少,说明广大居民能够用于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了,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安排自己的生活、处理自己的事务、解决自己的问题了。现代生活,最讲究的就是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有更多用于休闲社交等方面的时间。能够每天多出大半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对广大居民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福利。更何况,这样的福利,是在薪酬收入稳步提高的情况下实现的。
推动居民劳动时间减少的原因:
一方面,是劳动者技能的提高。过去,绝大多数劳动者都技能水平不高,都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特别对新技术、新技能的掌握,能力很差、效率很低。因此,劳动时间很长,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偏少。现在,多数劳动者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都能比较快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劳动效率也有了明显提升。因此,能够用较少的劳动时间完成同样的劳动任务。自然,能够节省很多劳动时间;
另一方面,是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运用于劳动生产,自然会让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让劳动者既节省体力,也节省时间。那么,劳动时间减少,也就成了必然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劳动时间减少、休闲社交等时间增加的同时,也不能发现,劳动者减少的时间与休闲社交等增加的时间并不匹配,两者相差0.26小时,又说明什么呢?很显然,居民就业不十分充分,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由于调查报告是对居民的调查,而不仅仅是劳动者,也就不可避免地包含没有就业的人员。这也意味着,失业、下岗人员越多,劳动时间就会越少。由此形成的劳动时间减少,是不能真正反映居民生活品质和质量提高的。只有在相同条件下的对比,才能真正反映居民的生活品质和质量。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就业确实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就业不充分的问题也在逐步显露。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普遍因为经营困难,难以确保员工不下岗、不出现失业现象。所以,由此而形成的居民劳动时间减少,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同时,报告也发现,四成工资劳动者有超时工作现象,有酬劳动时长居于世界前列。2017年,我国工资劳动者超时工作率高达42.2%。其中,非正规部门、低收入者、低学历者、制造业从业者、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的超时工作尤为严重。与14个主要国家相比, 2017年我国有酬劳动时长排名第一,比排名最后的意大利高出125%。
这也告诉我们,中国劳动者在劳动时间、劳动强度方面,仍然是比较高的,是影响着居民生活品质和质量提升的。如何进一步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减少超时劳动,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居民劳动时间减少,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是,如何进一步解决超时劳动仍然较多、劳动时长较长的问题,也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只有让劳动者获得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才能更好地安排工作与生活、劳动与休闲,才能让其他方面的发展更好、更具协调性。如旅游、文化、娱乐、休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