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坛,宁海有祭坛吗?

祭坛是古代用来祭祀神灵

祈求庇佑的特有建筑

祭祀活动是人与神的对话

这种对话通过仪礼、乐舞、祭品

达到神与人的呼应

宁海有祭坛吗

请听滕延振先生慢慢道来

北京天坛(选自网络)

原文:宁海的祭坛
文| 泰山月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古代通过祭祀活动以达到“与天滋润,强国富民”之祈福。
古时,宁海城外四郊就有祭坛。祭坛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就有祭坛和祭坑。从考古发掘的资料看,祭坛、祭坑埋有人骨兽骨。那时候处于野蛮时代,部落间的战争非常残酷,他们互相把俘虏作为祭品,祭告苍天,告慰祖先。当年的祭坛最初设在林中空地,逐渐演变为用土筑台,再由土台演变为砖石包砌。如“伐木为坛”,即在树林中开伐出一块较为平坦的地面,先铺垫陶片和红烧土碎块,平整地面,上面再铺一层较为纯净的黄褐色土,其上再以纯净的黄色粘土堆筑祭坛,有的祭坛上还分布有五个大小相等的圆形祭祀坑,坑内放玉器或质地精良的陶器,如白陶或白衣陶器。杀祭的情况在商代殷墟的甲骨文中已有记载。到了西周以后,儒家“仁义”之说兴起,提升了人的价值,人祭现象大量减少,但杀敌首领祭社之俗延续到近代。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都城雍城之郊建立了五畤,当时的国家祭坛称畤,雍地成为国家最高等级的祭祀圣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举行加冕典礼和郊雍,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封禅泰山。
西汉帝王先后进行十八次郊祭,有国家大型“祭天台”。并有皇帝亲往主祭的“斋宫”、祠官的常驻及祭具存放场所的建筑群。
唐继承汉俗,唐武后垂拱四年(685年),武则天登嵩山,改嵩山为神岳,封其为天中王,配有天灵妃。至两宋,国家祭祀也未曾间断。
元朝建立之前,蒙古族的风俗祭天,即“悬肉于杆”作为祭品,称主格黎祭祀。还有一种是元朝建立后的祭长生天的礼仪,叫洒马湩,是大蒙古国意识形态最核心的表征。显然,元代的祭天礼制有别于汉族的传统习俗。
明朝,朱元璋改正“胡制”,先从国家礼制上改革有关祭祀的系列,又规定各州府县设坛庙祭祀的制度。清代祭祀基本从汉族形式,无重大改变。
宁海祭坛早无遗迹可寻,在县志上却有记述,为此有必要作一番考证。
1、宁海的社稷坛 
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稷神祗的祭坛,其位置是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规定,置于皇宫之右(西)。不仅在京城有国家的祭坛,地方各级城市也都有祭祀社稷的场所。另外,北京的天坛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祷五谷丰登之场所。
光绪《宁海县志》载“社稷坛在西郭外,宋庆元间李令知微修建。国朝之制坛高三尺四寸,四出陛,各四级。四方各二丈五尺,以北为前,南为后,缭以垣。而丹护四门,由北门入。神以柱石为主,长二尺五寸,方一尺,剡其顶,形如钟,埋于坛南正中,去坛二尺五寸,上露圆尖。一曰县社之神,一曰县稷之神。又以木为主,朱漆青字,高二尺二寸,阔四寸五分,厚九分,座高四寸五分,阔四寸五分,阔八寸五分,厚四寸五分。左稷右社,岁春秋二仲上戊日祭。祭毕,藏神牌于洁净庙所,祭品每位帛一、爵一、豕一、铏二、簠二、簋二、笾四、豆四。”爵为青铜器饮酒器,铏为古代盛羹的鼎,两耳三足,有盖,常用于祭祀。簠为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簋,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物,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笾有竹编,木制、陶制和铜制的多种,用于盛果脯之类的食品。青铜豆,礼器的一种。造型类似高足盘,上部呈圆盘状,盘下有柄,柄下有圈足,作为礼器配套使用,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后世都作为礼器,沿用到近代。
《说文》“社,地主也,从示也”等文献中不难看出,社神来源于对土地崇拜,稷神来源于谷神崇拜。从旧县志中可以看到,宁海的社稷坛在西郭外,即登台门外,出西门路廊的小山丘上,八十年代普查时,老人们指说在动配厂附近的土坡上。始建于宋庆元间(1195—1200),是宁海县令李知微修建的。到了明代,改正“胡制”,朝廷规定各府州县设坛庙祭祀,祭坛的规制重新订立,清代沿袭明制。
地方的社稷坛的规制可能是以北京的社祭坛为例,只是规模缩小而已。北京的为三层方坛,四周用汉白玉围砌,坛面铺有五色土壤,黄土居中,东青、西白、南红、北黑,据传是从道教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得到启示,这五色土是由全国各地进贡的,象征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五色土正中有一土龛,竖有一根高1.2米、0.5米见方的石柱,名社主石或江山石,以表示皇帝江山永固之意。坛四周有三重围墙,内墙四面各辟一座汉白玉门,名“棂星门”,中间一道名“坛墙”。
美丽神话往往为帝王们所乐道。说皇帝本是天上派下来的天子,他在管理天下时,一定会有许多神仙帮助他。土神拿了根绳子前来辅佐,管住了四方,属黄色。在天下的四方又各有一位保卫神,即东方太昊,木神辅佐,持圆规,管春天,属青色;南方炎帝,火神辅佐,持秤杆,管夏天,属赤色;西方少昊,金神辅佐,拿曲尺,管秋天,属白色;北方颛顼,水神辅佐,拿秤锤,管冬天,属黑色。五色土可能就从这个神话中衍化出来的。
社稷又演化为国家的象征。明清时期,每逢春秋仲月上戊日,皇帝与群臣来到拜殿,拜殿也称祭殿或享殿,位于社稷坛北部,殿内设供桌,祭礼时遇风雨天,皇帝在拜殿内面南行礼。晴天,太社、太稷的神主牌位从北拜殿中请出来,放在坛上,皇帝在坛北向南,对着神主牌行三跪九叩礼,以求五谷丰登,国家富强。如遇出征、班师、献俘等重要的事件,也在此举行社稷大典。戟门位于拜殿以北,宽五间,是社稷坛的正门。为何叫戟门,原来有守卫社稷坛之意。早年戟门有三个门洞,各个洞放置着24支长一丈一的银镦红杆金龙戟,共计72支。1900年被八国联军劫走。坛旁还有神库、神厨、宰牲亭等,这些建筑是祭祀时用于存放祭器、祭品的。而宁海的社稷坛也有存放神主与祭器的场所,称“洁净庙所”,估计这个庙所不但可以藏祭器,也可以让从祭人员休息,并在雨天进行室内祭祀。祭坛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大景观,它以实体的形式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认知水平和他们朴素的宇宙观,这里既是物质的,其实更多的是精神的,它是我国古代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反映。
宁海的祭坛虽不能与国家的祭台相比,但总的规制应该是相似的。如坛是方形的,“四出陛,各四级”,并“缭以垣”,垣是矮墙,这与北京相同;“而丹护四门,由北门入”,也与北京的相同,说明围墙都是涂以红丹的;但为什么北门是正门,这有悖于古建南向的惯例。有个说法,按照古代天为阳向南,地为阴向北的理论,社为土地,属阴,所以坛内主要建筑均以南为上。最北为戟门。
早期的社稷坛是分开的,称作太社坛,太稷坛,供奉社神和稷社(社即土地,稷即五谷),后来才逐渐合而为一,共同祭祀。坛的四周必须是四出陛,即四边都有踏跺,踏阶各为四级,这开放式的祭坛,与北京的也相同。“神以柱石为主”,这与北京的江山石是同一道理。宁海还有唐高祖武德九年初令,明洪武初分颁制的“里社坛”,后废,以在各乡境主庙祭,表示对土谷神的遗意。“唐高祖武德九年初,令放散让县里閈祀社稷,各申祈报,用洽乡党之欢。明洪武初颁制,听乡民于百户内立坛一所,祀土谷之神,每岁逢春秋社日致祭。按今里社无坛,而乡各有庙,谓之当境,其即祀土谷神遗意矣。”
2、宁海的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 
宁海“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在南郊。风师雨师见于周礼,唐天宝中增云师,宋因之。元祭风师于东北郊,祭雷师、雨师于南郊,而皆不及云。云师之祭自明洪武初,州县立山川坛于城北,风雨雷雨坛于城西南祭,用惊蛰秋分日,六年合祀于一坛,十四年又以城隍之神合祭。国朝之制,坛高二尺五寸,方阔二丈五尺,四出陛,各五级,燎坛在东南,坛南丹陛下,前九丈五尺,东西北三面各五丈,石主及其他制与社稷坛同。岁春秋二仲上巳日祭风云雷雨,主居中,境内山川主居左,城隍主居右。祭设帛七,色白;羊、豕、铏、簠、簋、笾、豆与社稷同;唯风云雷雨前,爵十二,山川前六,城隍前三,仍总献爵各三。”
从旧志中看到,宁海的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在南郊,现已无踪迹可寻。这个祭祀,最早是祭风师与雨师的,见于周礼,到了唐天宝中增设了云师,宋代因袭了唐制。到了元代,是分开祭祀的,祭风师于东北郊,祭雷师雨师于南郊,但这二个坛中却都没有云师。在洪武初年,在城北立山川坛,风云(旧志是雨,误)雷雨坛却在城的西南。在惊蛰与秋分日祭。洪武六年合祭一坛,到洪武十四年又以城隍之神合祭一坛。
到了明代又增设了云师。明洪二年(1369),太祖朱元璋因为春天久旱不雨,下诏设风云雷雨诸坛。可见诸坛是“春天久旱不雨”才下诏建立。而宁海却是“元祭风师于东北郊,祭雷师、雨师于南郊,而皆不及云。”说明与史载相附。洪武六年合祀于一坛,十四年又以城隍之神合祭。祭礼时对着神灵唱歌跳舞。也有资料说“前代是风师雨师各为一坛,明洪武八年(1375),定制并为一坛,设三位神位。祭品和祭祀礼节都有一定的规范。清代因之。”,又有资料说“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令天下府县合祭风、云、雷、雨,配以山川、城隍,共为一坛,设三神位,清因之。”祭祀的全套程式与社稷坛有相同之处,但“燎坛在东南”,是否是将黄牒告天的焚台,相当于原始的“燔台”,或似现在的焚经炉?以待考证。余皆暂不累述。
3、宁海的厉坛 
宁海“邑厉坛,在北郭外。祭邑无祀鬼神。春秋传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士丧礼疾病,祷于厉。郑注:谓汉时门间皆秋祀厉,则此祀达于上下矣。然后世皆不举行,明洪武三年诏府州县立厉坛,每岁清明、七月望、十月朔三致祭,迎城隍神主之坛。东西广二丈五尺,南北如之,高二尺五寸,南向。南出陛三级,缭以垣。主二,主俱题之曰:本邑境内无祀鬼神之位,祭日设于城隍神左右,祭设羊豕各三,果四,羹饭冥衣不计数。右祭设羊各豕三,果四,羹饭冥衣不计数。春秋晚期据郑子产的解释: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宁海的厉坛在北门外,有老人指说,即环城北路一带,当考。厉坛的建立,“因世不举行”,有“士丧礼疾病,祷于厉”、“阴配”、及立“孤魂祠”等习俗。如宁海的山头村就建有孤魂神祠,满山岛立有一块光绪二十五年(1899)的孤魂祠石碑。
城隍庙内收藏有一块“台州府宁海县祭邑厉告城隍文碑”,时间为明洪武三年(1370),周令与胥吏为遵制祭祀本县无祀鬼神告城隍之文。此碑为官方沿袭旧制,祭祀遭横死、冤死、疫死、冻饿而死等无人祭祀的游魂野鬼而刻作。从中可了解当年的祭祀风俗,是难得的一方研究民俗学的碑文。道士在施焰口时唱的“叹孤魂”,使人悲催泪崩。山西某地最早把关羽也作厉奉祭,忠义之魂后有专祠,宁海也有武庙,后作为武财神。可能是生于土地庙的朱元璋深感孤魂野鬼的苦处,于洪武三年下诏各府州县建立厉坛,使其“厉有所归,乃不为厉”。并请出城隍神为主持神坛,让战死及意外死亡的亡灵们有个归宿。宁海古时还有乡厉坛,光绪年间已废“乡厉坛,明洪武八年,诏每里建坛一所,额书无祀鬼神坛,与邑厉坛同日祭,今废。”
长街山头孤魂祠(旧照)
4、宁海的先农坛 
宁海“先农坛,在东郭外。雍正五年诏府州县各于所治东郊立坛,其制高二尺一寸,阔二丈五尺,昔田四亩九分。岁仲春部颁致祭日期,各官朝服行礼,礼成更蟒服诣耕,昔所行九推礼,祭设羊一、豕一、铏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四、爵三、帛一。”
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时始称先农。《汉仪》称:“春时东耕于藉田,引诗先农,则神农也”;《五经要议》“坛于田,以祀先农”。魏时,先农为国六神之一《唐书·卷十四》:“风伯、雨师、灵星、先农、社、稷为国六神”。宁海的先农坛在东郭外,雍正五年奉诏而建。在每岁仲春致祭日时,县令及吏胥要穿戴好官服,隆重地进行祭拜先农。礼毕,脱去官服,县令到田里扶犁耕田,原有的“九推礼”,后改为“三推礼”。县令耕毕,依次是吏胥耕作,以便提振农民的春耕热情。在国家先农坛上,皇帝与大臣们也如此祭祀和耕作。清代的祭农之礼已十分完备。每年皇帝都要到京城的先农坛祭祀先农,然后再到观耕台前的亲耕田进行示范性耕耘,并且还有一套严格程序。名曰“三推三返”。《本纪·高宗七》351页记载:绍兴十六年(1146)春,“壬辰(赵构)亲飨先农于东郊,行籍田礼,执耒耜九推,诏告郡县”。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
5、宁海祭句芒神 
宁海在“句芒,立春先一日,邑令于东郊行四拜,礼迎勾芒至县仪门西向,立春日县吏具公服礼勾芒,彩杖鞭土牛者,三劝耕也,礼毕附祀于土地祠。立春先一日打,邑令率丞尉以彩仗迎春于东郊,祭句芒神,至日鞭土牛曰打春,颁春于士夫家。”
祭先农和句芒都是为了春日农耕,官员作表率,激发乡民种田热情,是一种劝农行为。祭先农在仲春,祭句芒却在立春早一日,县令要到东郊行四拜,礼迎句芒到县仪门西边。第二天县吏具公服(青衣)礼句芒彩杖鞭土牛,用三劝农的仪式,礼毕后把句芒附祭到土地祠中。再颁春于士夫家。这个“春”可能不是布告,而是春联。句芒是什么神呢?《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在有些芒神形象中,还持规矩,主春事。最早的芒神是人兽化的,鸟首人身形象,那么后来就拟人化了,芒神是一个男孩的形象,在民间年画中,它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在北宋,祭句芒是朝廷的一件大事,与北宋同时代辽国,也学到了汉人的祭句芒礼仪,尚有记载“每年立春日,皇宫都要举行隆重庆祝仪式,皇帝进入内殿,率领群臣拜先帝像,献酒。皇帝在土牛前上香,三奠酒,奏乐,再持彩杖鞭土牛。司辰报告春至时,群臣也持彩杖鞭打土牛三周,再引节度使以上官员登殿,撒谷、豆、击土牛,群臣再依次入座,饮酒、吃春盘、喝茶。”那么土牛又是什么样的?“用泥土制的牛。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除阴气。后来,立春时造土牛以劝农耕,象征春耕开始。”
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人们重视节气时令,就是因为它们对农业生产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以全年第一个节气立春为例,因为它的到来代表着新一年春耕的开始,所以在古人心中非常重要,在清代,甚至连皇帝都要在立春日亲自扶犁耕种,给天下百姓做个劝课农桑的榜样。
《礼记》记载,周时已开始这种祭祀先农的“耕礼”,叫“耒礼”,是封建社会十分神圣和重大的国典。
清代的祭农之礼已十分完备。每年皇帝都要到京城的先农坛祭祀先农,然后再到观耕台前的亲耕田进行示范性耕耘,并且还有一套严格程序。名曰“三推三返”。各朝都有劝农文和石碑,《劝农文》。
6、宁海的雩祭(雩祭即祈雨)
宁海“雩祭,乾隆七年,御史徐以升奏请下礼部,议准各省府州县,立夏择日行常雩礼,但不得行大雩礼,亦不必另设雩坛,其社稷昔田诸坛遗可以恪恭将事。二十一年诏府州县于先农坛举祭,所需品照颁致祭例陈设,酌用祭银五两,由司库出。”雩祭即祈雨。殷墟卜辞中有许多以舞求雨的记载,天子雩于天,称为“大雩”。周以农立国,祈雨之习更盛,宫中专设雩祭官及舞雩的女巫。按《周礼春官·宗伯下》:"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雩祭时要跳"皇舞"--即舞者手执五彩羽而舞。《礼记》和《左传》还记载,"暴巫""焚巫"之举,就是说当久旱不雨时,要把女巫放在日光下暴晒,或将女巫活活烧死,《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云:"夏大旱,公欲焚巫尪。"晋杜预注:"巫尪,女巫也。”尪音匡,甲骨文写作口露牙齿,腮旁有长毛鬼怪状。据《神农求雨书》记载,春夏两季久旱不雨,东方发旱情,由儿童舞蹈求雨;南方发旱情,壮年舞蹈求雨;西、北二方发旱情,则由老人舞蹈求雨;均以龙为标帜。这大概是舞龙求雨的由来了。又据资料“如仍不下雨,则在北门埋人骨;再不雨,则将巫祝放在烈日下暴晒;再不雨,则要在神山积柴击鼓而焚巫祝。”后来的“晒龙王”,水泼龙王头,绕以乐舞,即从晒巫祝始。"旱魃作怪"又是民间的一种藉口,传说旱魃是黄帝的女儿,黄帝与蚩尤大战的时候,蚩尤掀起狂风暴雨,黄帝招架不住,便把天上的女儿"魃"叫了下来,止住了蚩尤的狂风暴雨,但其女儿再不能回天界,以后她到哪里,哪里就大旱,成为旱灾神。有"虎吃女魃图"汉墓室壁画。
常雩与因旱而雩,雩祭分为“常雩”和“因旱而雩”两种。雩祭之礼,天子、诸侯都有,天子雩于天,称为“大雩”;诸侯雩于境内山川,只能称为“雩”。
民间祈雨
7、宁海的城隍庙
宁海“城隍庙,在治东南二百步,唐永昌中建。五代吴越王封神为安仁侯,庙圯,宋隆兴二年薛令抗重修。元隳废天下城池,庙不以茸。明洪武二年,封各县城隍按察司某县城隍之神,于清明、七月望、十月朔、奉神至邑厉坛、山川坛。嘉靖九年,罢山川,从祀以仲秋祭,纛日祭之,成令文洛重新。国朝仍以城隍神合祭山川坛,守土官于前一日斋宿庙左,平旦致祭而后莅任,每月朔望皆行礼,凡祈晴雨,必先牒告而后祷于坛。嘉庆二十二年,邓令廷彩募捐重修,咸丰四年,东厢及大悲阁燬,士民募捐重建。”
从中可见,祭邑厉坛,一定要奉请城隍神到坛主祭。嘉靖九年罢山川后,仲秋从祭于先农坛。到清代,重新建立山川坛,仍将城隍神合祭。

“参考资料:1.光绪“宁海县志”

2.若干考古资料”

温馨提示:文章过于专业,敬请读者自行辨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