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回家过年了?

就每年过年的感受来说,2004到2005年是个明显的分界线。

这之前,村子里过年还是很热闹的,外面打工的年轻人也都会回家来过年。而且,热闹可以一直持续到元宵节左右。

但是在这之后,村里过年就越来越寡淡无味了。大家都是来去匆匆,从外面回来的年轻人多数到正月初五左右,就开始返回打工的地方,村里剩下的就是老人、妇女和小孩。

对七零后、八零后来说,这个变化是明显而且真切的。因为确实经历过八九十年代农村生活条件开始改善之后,过年还比较热闹的时期。所以才会感受到之后的冷清。

而对九零后和零零后的年轻人来说,这个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因为他们记忆里的村庄本来就是这样的,过年也很没意思。既然本来就是这样,那么和后来相比,也就没什么明显的变化了。

七零后八零后记忆里的农村过年比较热闹,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大家庭的氛围还是在的,过年的时候可能一大家子十几口人都在一起过年,当然比较热闹。

而且,农村七零后八零后的童年时期,电视的普及率还不高,很多地方都还不通电,农村的娱乐项目也是比较少的,所以更多的就是一堆人聚在一起,或者吃喝,或者玩。

而九零后零零后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方面是家庭小了,基本上都是三口之家为主,人很少,也不需要什么礼节和规矩,又有了电,电视机也普及了,大家就都在自己家里看电视过年了。

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就更是如此了。即便是一大堆人聚在一起,也经常会出现大家都在低头刷手机的尴尬场面,而不大愿意和眼前的亲戚朋友交流、聊天。

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大家基本上也都还是在农村,所以亲戚朋友之间来往还是比较多的。而到这之后,情况就不同了,流动性提高了,亲戚朋友相互之间来往比较少,年轻人对亲戚尤其感到陌生,所以也对和亲戚交往比较排斥。

比如现在每到过年网上就会出现的吐槽七大姑八大姨问结婚了没有的场面,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平时来往比较少,所以实际上没什么话聊,而长辈的亲戚要表示关心,也只能问这种问题。但他们并不知道年轻人对这些问题是反感的。

所以,七零后、八零后如果回老家过年,最期待也最热闹的场面,可能是同学聚会,因为大家年龄差不多,又有共同生活和交往的基础,所以也有话可聊。在这一点上,九零后也基本上一样。

八九十年代的农村还是比较纯粹的农村,所以是一个熟人社会,每个人对其他人的亲疏远近基本上是基于血缘关系的认同。所以对亲戚还是比较认同的。

而到九十年代之后,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所以他们对熟人社会里的一些基本规则感到陌生和疏离,而对基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陌生人社会的交往模式更为熟悉和适应。所以,越往后的年轻人,对亲戚的认同会越低,而对同学、朋友的认同会越高。

所以说,虽然农村的收入水平也在提高,但是从回老家过年的人的角度看,会感觉越来越冷清,越来越没有意思了。这既是社会的变化,也是人际交往模式的变化。

这其实也是《啥是佩奇》的基本背景。老人独自在农村,儿女在城市,老人一年也见不到儿女和孙子几次,所以老人非常期待过年的时候儿子能带着孙子回来,但孙子却未必愿意到农村去过年。因为平时交往比较少,所以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