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开第三只眼 参考论文
信息技术帮助了“秀课”,在以专业化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研新常态下,的确需要一些“秀课”来做核心载体,但并非一切“秀课”都能担起核心载体的重任,更不是越煽情的“秀课”越适合引导校本教研。下面是一位语文教师为参选教研载体所执教的、但却未被看好的煽情的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伊始,教师播放了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忧伤凄清的旋律把学生引入了教学情境。并用低缓的磁音读出“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此时,许多学生的眼睛里都含满了泪水,有几个女孩竟小声地啜泣起来。接着,教师声情并茂地发表了许多感受,几乎全班学生都在教师的慷慨激昂中高高地抬着头,并将灼热的目光聚焦在她的身上。
毫无悬念,这节课赢得了学生的情感赞助。但是,这节课并没有被选为教研载体,负责教研的教师说:“采集教研载体,首先要看研究的主题是什么,切不能为煽情所左右,如果我们的眼睛都被表象遮住时,则要学会用‘第三只眼睛’来发现好资源。”
教研载体的特性
教研的核心载体是课堂,那衡量核心载体的标准是什么?长期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年来,由于教学压力过大,一些教师不太愿上实验课、研究课,这无疑为教研组长们选择教研载体增加了难度。因此,一旦有教师自愿献课,立刻就会受到教研组长们的欢迎甚至肯定。可是,这个求之不得的“献课”并非一定是求之不得的“资源”。就拿上面煽情的课来说,虽然也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可是冷静下来仔细思量,就会发现教师的语言系统的确没能与五年级的学生和谐链接。而我们的教学语言倘若与学生的认知语言不相关,各言各志,就真的会像鸡同鸭讲。这恰好说明这种教学是失败的,即使在课堂上能把情煽到极致,那也是教师在彰显自己的形象霸权而已。
能不能选择一个正面载体,而将上面这节课作为衬托性的辅助资源?
这是一条新思路。
为了不影响这位语文教师的情绪,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帮助下,遮盖了教师、学生的形象,更改了声音。当这段经过特殊处理的视频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并用于研讨“怎样引导学生说出学习的感受”时,尽管组长反复强调了“先鉴赏再诊断”的原则,但教师们还是敏锐地发现了教学中的诸多弊端。
为什么同样一节课,观课教师前后的评判差别如此巨大?
原来,资源的价值不仅取决于自身,也取决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那么,作为教研核心载体的课堂,首先要满足哪些条件呢?笔者以为,首先,必须符合教研命题的研讨方向。其次,必须与教师们的专业生活同在一个语言系统,最好能与大家的教育教学进度相近甚至相同。再次,必须能调动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有意可创。
另外,教研载体(课堂教学)可能会因其自身的品位不同而发挥不同的作用。初具品位的课堂,虽然可以承载一般的常规教研,也能为教师们的学术研讨奠定必要的基础,但很难展开高效教研。具有中级品位的课堂,虽然能引导教研的方向,能发掘教师专业技能内在的魅力,但很难从多个角度激发教师的学术热情。只有具备了高级品位的课堂,才能引发教师将专业知识、社会生活与生命教育合成为生动的交响曲,把自身开发成独立的课程,催生课堂改革之花的竞相绽放。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常态下的教研,到底需要哪种品味的课堂教学为载体?毫无疑问,首先应该选择高级品位的课堂,其次是中级品位的课堂,即使没有这两种,最起码也应该保证初具品位课堂的及时供应。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研新常态,不能停留在人与知识的简单对话上,而必须展开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自己与他人(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反思性的),以及人(学生)与自主学习、人(教师)与自主发展的对话。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研新常态,虽然在前期可能找不到理想的课堂载体,但是却可以通过后期制作来合成需要的资源,哪怕只是衬托性资源。上面案例中教研组对语文教师的课堂视频进行加工用于教研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要注意的是,这种经过后期加工形成的二次视频,一定要注意保存原件中能用于引导教研的关键情境,一定要避免刺激教师(最好异地交换使用),一定要彰显信息技术的整合性功能。这三个“一定”,可看成是对再生教研资源的基本要求。
睁开“第三只眼”
“会教学”与“会教研”不是一回事。善于选择教学资源的人不一定会选择教研的资源。所以,是否能睁开“第三只眼”,就成了衡量教研组长是否称职的一个关键。
什么叫睁开“第三只眼”选课(选择教研载体课)?其实就是用教研的特定标准,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准来看这种课堂是否能成为教研互动的载体,而这个“互动”只能是不同教师与自身发展之间的互动。
为了选出教研所需要的好课,教研组长必须反复观察不同的课堂,“一只眼睛”看教师的行为,“另一只眼睛”看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第三只眼睛”来审视师生思想、精神、心灵的对接,判断这节课能不能引起教师对自我发展的思考。“第三只眼”主要看什么?笔者以为必须盯住三点:与教研专题的契合点、教师发展的切入点、系统研究的空白(薄弱)点,以及这些点之间的“无缝对接”。另外,教师选课,一是要尽力跳出单看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增值误区,放眼于教师的发展,重视授课品质的提升和健康情趣的养成。二是要关注这节课能不能推动每位教师的积极参与,审视能否激发教师继续学习的美丽愿景、发展意志力。三是看教学生态与教研生态能不能对接,看载体视频中的教师指导能不能扩展为现实中的教学行为,让更多的教师科学指导学生分学互学。四是看教师学习监控和开发教学过程。五是看教师怎样对待学优生和学困生,促进课堂上的教育均衡。 参考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教研组长的日常选课常热衷于表面的热闹,其实,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是有显性和隐性区别的。显性的,如质疑、发言、朗读、讨论等;隐性的,如倾听、默读、探究、思考等。我们要选的核心载体应该是一种静心倾听、专心思索、潜心探索的思想的“场”,要选的是一种情感碰撞、心灵涵养、精神放飞的动静相融的“境”,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启发的“氛”。
“第三只眼”选课是一种行为系统。它由明确的观察目的、独立的观察对象、确定的观察行为以及记录观察情况、整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剖析观察现象、寻找对策等一系列行为构成。如果教研组长掌握“第三只眼”选课的意义与路径,沿着“主题—观察—现象—归因—对策”的基本程式去驾驭选课,能借助信息技术,连续跟踪自己组织的所有教研,并写出了几十甚至上百篇《选课录》与《教研录》,你还怀疑他不能有效组织教研、组织高效教研?其实,这就是草根型教育家的成长蹊径,这就是突破传统所呈现的教研新常态。
参考资料;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