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王安石曾反复吟咏的唐诗,我们今天读来依然会产生共鸣
公元838年,26岁的李商隐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手下当幕僚,并娶王的爱女为妻。婚后他进京应考,由于受“牛李党争”中“牛党”的排挤,应考未予录取。他不得不返回泾原,继续寄人篱下。
这时有人指责他投靠王茂元幕下,并做了王的女婿,是找到了一条升官发财的捷径。在受人排挤,应考受挫而且又被人无端指责的情况下,李商隐登上安定城楼,写了《安定城楼》这首诗,表明抱负,抒发感慨,并对排挤指责他的人予以辛辣的嘲讽。全诗内容如下: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安定城是泾原节度使的驻节地,当时是京师北边的一个重镇。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登上安定城楼,徘徊四望,看着高峻雄伟的城楼、枝柯披拂的绿杨和城外水中的沙洲,联想到自己的处境,顿生无限感慨。
第三、四句写因登高而勾起的重重心事。“贾生年少虚垂泪”隐指诗人进京应考失败,表示自己虽然像贾谊一样忧念国事,但无人理睬反被排挤。“王粲春来更远游”是隐喻自己失意又回到岳父家,寄人篱下,也是实不得已。在字里行间,寄托着诗人坎坷的身世之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六句紧接上文,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人生理想。“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两句是经典名句,历来为人所赞赏。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就极为赞赏这两句诗。所谓“永忆”是说自始至终,不改初衷,足见诗人操守之高尚。在干出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之后,功就成身退,白发归隐,驾一叶扁舟,悠游隐居于江湖山林之间。这两句写得风流洒脱而又遒劲有力。
据北宋蔡居厚的《蔡宽夫诗话》记载,王安石晚年尤喜吟咏这两句诗,以为“虽老杜无以过”。可见诗人这种人生态度使王安石这位大政治家产生了思相共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