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保: 独山玉小件创新的尴尬局面和如何突破

全文共1343字,阅读约需4分钟

此文是“独山玉设计创新——小件·品质与市场研究"发言嘉宾张全保的发言稿,由玉石铺子新媒体整理编辑。

    本文首发于玉石铺子新媒体, 欢迎交流。

    智慧独山玉:

    刘晓强:独山玉小件创作应有大作为

    王志戈:正视存在,忠实于内心 ——设计创新与原材料

    陈鹏旭:新形势下,独山玉产业的振兴与发展

    张克钊:独山玉创新与工艺质量

    回忆激情的岁月:归去来兮独山玉

    孙书强:新时代,独山玉小件风景独好的逻辑

    陈安定:独山玉小件创作通用性要求与个性化的凸现

    姚丛伟:独山玉小件的文化挖掘与市场展示定位

    独山玉美文品读:仰视独山仰视佛

    面对困境之殇,中国独山玉行业未来到底会怎样?

    独山玉困顿之殇,还好有他们,共谋独山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全保

    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

    刚才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我很受启发,内心非常振奋。诸位老师围绕独山玉小件讲了很多,本人受益匪浅,我仅谈几点个人的感受,我发言题目是《独山玉小件创新的尴尬局面和如何突破》。
    独山玉小件创新的尴尬局面
    独山玉作品题材局限性
    独山玉原材料绺裂较多,小件创作取舍过程中受限于原材料,独山玉小件的创作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问题。而独山玉小件的商品化,是独山玉从业者生存的根本。因为独山玉原材料的问题,独山玉小件作品题材受局限,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妥协。通常情况下,比较好的原材料首选是做一些观音、佛等市场流通快的产品;稍有瑕疵的原材料,多选择一些月季花等花题材的作品;问题再大的原材料,主要考虑就是遮裂、避绺的问题,至于做成什么得看原材料的成色。原材料的问题严重限制了独山玉小件作品的创作。
    独山玉原石
    独山玉创新动力不足
    众所周知,独山玉小件作品经济回报率远低于和田玉、翡翠等主流玉种,这一点或许与独山玉的知名度和市场接受度密切相关。加上最近几年经济欠好,让独山玉小件作品创作者举步维艰。目前,独山玉小件创作者生存状况主要是拼价格,商品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独山玉小件精品与中端产品划分不明确,一件独山玉小件作品工艺投入三天的工作量,和投入五天、七天的工作量,利润差别不大。利润不高,工价比不配位,这也促使独山玉小件从业者缺乏创新的原动力。
    为了生存,创作者开始在工艺方面减少投入量,时间一长会陷入到“越不投工,产品质量越不高,产品销售越不好”的怪圈。而独山玉的精品化是独山玉小件的精神之光,如果商品、精品缺少一样,都会影响到独山玉的正常可持续发展。种种原因之下,造成独山玉创新动力不足。
    张全保独山玉作品
    独山玉创作人才的匮乏
    独山玉企业创新不足主要是工作室创新基础不足,如创新基础差、能力弱、缺乏创新型玉雕人才、政策支持不到位等。资金回报的不到位使得企业缺乏创新热情,对传统营收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仍很强。
    独山玉小件的创作与其他玉石创作不同,其他玉种多为单色、少色玉种,其雕刻手法与工艺与颜色丰富的独山玉有着明显的区别。独山玉小件创新乏力,品质不高,归根到底还是人才因素的制约,无论是玉雕创作创意人才,还是文化包装、营销人才等等。
    独山玉小件化突破方向
    梳理工作室产品特色,尝试工作室品牌运作
    独山玉小件商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不投工,产品质量越不高,产品销售越不好”的怪圈,一方面在确保工作室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让中间渠道的玉商,看到产品质量进步的迹象,利润空间变大的趋势,哪怕是消费者的满意度的提高,进而促进工作室产品销量和口碑的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大独山玉小件作品文化内涵的挖掘,重视工作室品牌运营。我工作室成品出货率在七成左右,接下来要总结易成交的独山玉产品、滞销产品的长处与不足,取长补短,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尝试把产品分出高、中、低档次。以坚持好中档产品路线,确保团队正常运营;力所能及地打造高档产品,以此类产品主打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
    张全保独山玉作品
    借助互联网,探索互联网销售
    借助互联网探索互联网销售,展示独山与材质之美,展示玉雕大师亲功,展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尝试新的题材,通过题材带动产品以及独山玉,以及工作室的影响力,借助节会活动扩展产品是工作室品牌硬化,这一方面需要向玉神学习——走品牌化之路,走文化之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