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通淋药的简单归纳

【车前子】 《神农本草经》

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

气微,味淡。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

生用或盐水炙用。

【药性】甘,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应用】

1.热淋涩痛,水肿胀满:善于通利水道,清膀胱之热

2.暑湿泄泻: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即“利小便以实大便”,尤宜于湿盛之大便水泻,小便不利

3.目赤肿痛,目暗昏花:善于清肝热而明目

4.痰热咳嗽

【用法用量】煎服,9~15g,宜包煎。

【使用注意】孕妇及肾虚精滑者慎用。

【车前草】

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全草。

性味甘,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能清热利尿通淋,祛痰,凉血,解毒。

适用于热淋涩痛,水肿尿少,暑湿泄泻,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

煎服9~30g。

【滑 石】 《神农本草经》

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 Mg3·(Si4O10)·(OH)2 ]。

气微,味淡。以色白、滑润者为佳。

洗净,砸成碎块,粉碎成细粉用,或水飞晾干用。

【药性】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

【功效】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祛湿敛疮。

【应用】

1.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滑石性滑利窍,寒则清热,故能清膀胱湿热而通利水道,为治淋证常用药 

2.暑湿烦渴,湿温初起:既能利水湿,又能解暑热,为治暑湿、湿温之常用药

3.湿热水泻:既清热解暑热,又利水分清泌浊,即所谓能“分水道,实大肠”。尤宜于湿热或暑湿水泻,小便不利

4.湿疮,湿疹,痱子

【用法用量】煎服,10~20g;滑石块先煎,滑石粉包煎。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虚、热病伤津及孕妇慎用。

【木 通】 《神农本草经》

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气微,味微苦而涩。以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者为佳。

生用。

【药性】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

【应用】

1.淋证,水肿 

2.心烦尿赤,口舌生疮:上清心经之火,下泄小肠之热。

3.经闭乳少,湿热痹痛:入血分,能通经下乳

【用法用量】煎服,3~6g。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不宜长期或大量服用。

【其他】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藤茎。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性味苦,寒;有毒。归心、小肠、膀胱经。功能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脚气肿痛,口舌生疮,心烦尿赤,经闭乳少,湿热痹痛。煎服,3~6g。

关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为有毒成分,关木通用量过大,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中毒症状表现为上腹不适,续而呕吐、头痛、胸闷、腹胀隐痛、腹泻,或面部浮肿、尿频、尿急,渐起周身浮肿,神志不清等。中毒主要原因为过量服用和久服。

据考证,我国历代本草所记载使用的木通为木通科木通,而非关木通。关木通为我国东北地区所习用,有100多年的历史,首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一部。考虑到国内外有不少关木通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的报道,为保证用药安全,国家已于2004年下文停用关木通的药用标准,以“木通”代之。

【川木通】

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性味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能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

适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煎服,3~6g。孕妇慎用;不宜长期或大量服用。

【通 草】 《本草拾遗》

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

气微,味淡。以色白者为佳。

生用。

【药性】甘、淡,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利尿,通气下乳。

【应用】

1.湿热淋证,水肿尿少:味甘淡性寒而体轻,入手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既通淋,又消肿。尤宜于热淋之小便不利,淋沥涩痛 

2.产后乳汁不下:入胃经,通胃气上达而下乳汁

3. 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等症

【用法用量】煎服,3~5g。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其他】通草、木通名称不同,气味有别。但今之木通,古书称为“通草”。今之通草,古书称为“通脱木”。当知区别,不可混淆。

此外,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中国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干燥茎髓。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病证、用法用量与通草相似,部分地区亦作通草使用。

【瞿 麦】 《神农本草经》

石竹科植物瞿麦或石竹的干燥地上部分。

气微,味淡。以茎嫩、色淡绿、叶多者为佳。

生用。

【药性】苦,寒。归心、小肠经。

【功效】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应用】

1.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苦寒泄降,能清心与小肠之火,导热下行,有利尿通淋之功,为治淋证之常用药。 

2.瘀阻经闭,月经不调:血热瘀阻之经闭或月经不调尤为适宜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萹 蓄】 《神农本草经》

蓼科植物萹蓄的干燥地上部分。

气微,味微苦。以色灰绿、叶多、质嫩者为佳。

生用。

【药性】苦,微寒。归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应用】

1.热淋涩痛,小便短赤:性微寒,主入膀胱经,能清利下焦湿热。多用于热淋涩痛,小便短赤,以及石淋,血淋 

2.虫积腹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地肤子】 《神农本草经》

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

气微,味微苦。以饱满、色灰绿者为佳。

生用。

【药性】辛、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应用】

1.小便不利,淋沥涩痛

2.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海金沙】 《嘉祐本草》

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

气微,味淡。以色黄棕、质轻、手捻光滑者为佳。

生用。

【药性】甘、咸,寒。归膀胱、小肠经。

【功效】清热利湿,通淋止痛。

【应用】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善清小肠、膀胱湿热,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

【用法用量】煎服,6~15g,包煎。

【海金沙藤】

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能功效与海金沙相似,兼能清热解毒。

除治淋证涩痛外,亦用于痈肿疮毒、痄腮和黄疸。

煎服,15~30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捣敷。

【石 韦】 《神农本草经》

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石韦或有柄石韦的干燥叶。

气微,味微涩苦。以质厚者为佳。

生用。

【药性】甘、苦,微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应用】

1.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药性寒凉,清利膀胱而通淋,兼可止血,尤宜于血淋。对膀胱湿热见小便淋沥涩痛诸淋者,也常应用。 

2.肺热喘咳

3.血热出血

【用法用量】煎服,6~12g。

【冬葵子】 《神农本草经》

锦葵科植物冬葵的干燥成熟种子。

气微、味涩。以颗粒饱满、质坚者为佳。

生用。

【药性】甘、涩,凉。归大肠、小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尿,下乳,润肠。

【应用】

1.淋证,水肿,尿闭

2.乳汁不通,乳房胀痛

3.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本品寒润滑利,脾虚便溏及孕妇慎用。

【灯心草】 《开宝本草》

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干燥茎髓。

气微,味淡。以色白者为佳。生用或制炭用。

【药性】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

【功效】利小便,清心火。

【应用】

1.热淋,尿少涩痛

2.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煎服,1~3g。

【萆 薢】 《神农本草经》

薯蓣科植物绵萆薢、福州薯蓣、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前两种称“绵萆薢”,主产于浙江、福建;后一种称“粉萆薢”,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

气微,味微苦。以片大而薄、切面色黄白、质松者为佳。

生用。

【药性】苦,平。归肾、胃经。

【功效】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应用】

1.膏淋,白浊,白带过多:善于利湿而分清去浊,为治膏淋要药。 

2.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善治腰膝痹痛,筋脉关节屈伸不利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肾阴亏虚、遗精滑精者慎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