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说说《红楼梦》中影响家族变迁的三位母亲

华夏民族,是一个特别推崇母教的民族,教育子女的重任,主要落在母亲身上,因此涌现出了很多名留青史的母亲,比如孟子的母亲、岳飞的母亲等。这也是娶妻娶贤的原因之一,因贤妻而良母,所以有俗语说:好女人旺三代,坏女人毁三代。

先圣孔子也是母教的成功案例,他也意识到了母亲对家族的重大作用,因此,他在编撰《春秋》时,把“郑伯克段于鄢”放在第一篇,这是一个兄弟相残的历史典故,其根源就在于兄弟俩的母亲武姜在教子上严重失职,厚此薄彼,从而导致了兄弟相残的悲剧,“称郑伯,讥失教也”。

孔子此举,意在强调母教的重要性,这也成为了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传承至今。

《红楼梦》中,多处体现母教的作用,比如薛姨妈对薛蟠的宠溺,是失于教育的典型;李纨对贾兰的督促,是教育得当的典型。

提到红楼中的母教,通常会想到贾母,贾母就像一棵大树,支撑着贾府从第二代走到了第五代,确实功不可没。

其实,除了贾母,还有两位母亲,像大树一样,对家族起着支撑作用,她们就是刘姥姥和赖嬷嬷。贾母、刘姥姥、赖嬷嬷分属于三个同阶层,通过这三个阶层的三位母亲,我们可看出母教对家族影响的功与过

贾母:“树倒猢狲散”,凝聚有余,教育不足。

我们常常形容一个人命好,会用“福寿双全”,既有福,又有寿,这是很难达到的,要么有福无寿,要么有寿无福。贾母就是实现了“福寿双全”的人。她以史家嫡小姐的身份,嫁给贾府荣国公爵位的继续人,儿女双全,子孙满堂,在富贵无忧中活到了八十岁。

如果要说她的人生有什么遗憾,那就是丈夫早逝,寡居多年。但也正因为这样,才更加体现了她凝聚家族的作用,宁荣两府乃至整个家族都以她为中心,延续了几十年的繁华

然而,这份凝聚力后劲不足,所以才有“树倒猢狲散”,一旦贾母这棵大树倒下了,贾府子孙就会离散,再也不能形成一个整体。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贾母太不重视子孙的教育

像贾府这样的贵族,上赖天恩,下佑百姓,如果想要维持家族的荣耀和名望,必须在“修齐治平”上下功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根据每个人资质的不同,以修身为起点,培养出或齐家、或治国、或平天下的人才来。卓越者通过建功立业封侯,优秀者通过参与政事赢得官声,平庸者留在家里管理家族。

然而,贾府的现状是,要么承袭爵位,要么靠皇帝赐官或花钱捐官。第三代和第四代子孙中,除了贾政做到了修身,谨守规矩礼仪,其他人都沾染了纨绔习气,不但起不到兴家的作用,反而像比赛一样败家。

这就造成了后继乏力,整个家族完全靠贾母的权威在支撑,“树倒猢狲散”就是必然结局

赖嬷嬷:“蒙主子的恩典”,靠着大树,借势上位。

赖嬷嬷是贾府的奴才,如果说贾母是人上人,那么赖嬷嬷就是人下人,不但没有社会地位,连人身自由都没有。

然而,赖嬷嬷是一个非常有上进心的人,不甘心世代为奴,借助她在贾府高级奴才的地位,为孙子赖尚荣谋到了自由身,并进入贾府家塾读书。

在那个时代,读书是件很奢侈的事,普通人家很难有这个机会。懂得深谋远虑的赖嬷嬷,为了改变家族命运,拉了一条超长战线,让孙子靠着贾府这棵大树,读书、出仕、升官,在贾府子弟“安富尊荣”的同时,做到了州官。

这可以称得上逆袭了,从人下人开始经营,到了第三代,就成为了人上人。

实现这种逆袭,并非是赖尚荣有多争气。他进入官场,靠的不是科举,而是“蒙主子的恩典”,和贾琏贾蓉一样,半凭贾府的关系、半拿银子捐来的。

贾琏贾蓉捐个官在身上就满足了,赖家并不满足,在官场摸爬滚打十年,又利用贾府的关系升为州官。

相比之下,贾政在工部员外郎任上呆了十多年,从无升迁之想,可见贾政毫无上进心,赖家却有着无尽的野心,只要有机会,还会往上爬。

不过,赖嬷嬷的野心,建立在投机之上,只想靠着贾府这棵大树往上爬,没有自我生长的力量

赖尚荣在官场十年,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升的官,说明没有什么政绩,要么能力不行,要么不愿意努力。

所以,作者给赖家孙子的姓名是“赖尚荣”,把荣国府当成依赖。那么,当荣国府这棵大树倒下,赖家也会随之倒下。

这是赖嬷嬷投机思想带来的局限性,她以为贾府的繁荣能长长久久,靠上这棵大树,赖家也同样能长长久久地做人上人。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妄想靠着贾府的赖家,最终失去贾府带给他们的一切,也是必然

刘姥姥:“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言传身教,实干兴家。

刘姥姥是刘家的母亲,王家的姥姥,因为被女婿接过去,于是像王家母亲一样的存在着。

刘姥姥是平民身份,她就像每个朝代大部分的普通人,过着最普通的日子。因此,她也成为最有借鉴意义的母亲。

刘姥姥的女婿王家属于破落户,祖上也是做官的,破落了才搬到乡下老家,以种田为生。

俗话说,由奢入俭难。这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小时候有过荣华富贵的经历,也和甄士隐一样,“不惯生理稼穑”,稍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这种心态,自然很难把日子过好,于是,刘姥姥作为母亲的教化作用出现了。

刘姥姥和贾母一样,也是寡居多年,但她和贾母的生活态度正好相反:贾母务虚,刘姥姥务实。刘姥姥信奉的人生哲学是“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身为农民,就该想着怎么过好农民该过的日子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刘姥姥决定去贾府打秋风,以缓眼下的燃眉之急。

刘姥姥的可贵之处正在这里,她不是光嘴上说说却要女婿去行动,而是自告奋勇,用言传身教,给女儿女婿乃至外孙外孙女上了一堂课

秋风打得很成功,得到了够吃一年的二十两银子。稍微务虚一点的人,就可能拿着这来得容易的银子大吃大喝挥霍了。显而易见,刘姥姥拿了这笔钱,确实用在了度难关,所以很快就迎来了田地丰收,有一车的新鲜瓜果用来回报贾府。

正是这种脚踏实地,刘姥姥用王夫人给的一百两,实现了贫民生活的逆袭,拥有了更多的田地,至少是一个富农家族了。而且,她这种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外孙王板儿,因此才能带给巧姐安稳的田园生活

贾母、赖嬷嬷、刘姥姥,分属三个不同阶层,都以母亲身份影响着家族,但只有刘姥姥的教育是成功的。贾母依靠祖荫,带着儿孙们坐吃山空;赖嬷嬷靠着荣府,以依赖为荣;唯有刘姥姥赋予了儿孙们自我生长的力量, 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积极应对磨难,踏实创造未来。

刘姥姥,是母教的成功典范,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女性可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谨以此文,献给2020年的母亲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