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乱局之中看清心
01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据说,有一个长期以来困扰天下男人的“天问”,就是女友(妻子)问:“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了,你先救谁?”
这号称世界上最难解的问题之一,除去一些巧妙回避的答复,其实很难对这个问题进行正面回答。
这实在是一个两难的,恐怕怎么回答都无法让对方满意的一个问题。
王阳明也曾经面临一个类似的两难问题,以及一个更加纷乱的现实局面。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死的时候,年仅31岁,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
古代皇位继承有两个方案,一个是“父死子及”,就是父亲死了,儿子“接班”;另一个就是“兄终弟及”,就是如果没有儿子,可以让他弟弟来继承。
这两个方案都没有可能的话,只能到藩王皇族里寻找了。
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杨廷和与皇太后最后决定,选择兴献王的儿子朱厚熜,朱厚熜也就是正德皇帝的堂弟。
朱厚熜继承皇位,成了嘉靖皇帝。
杨廷和等大臣们认为,嘉靖是继承了正德皇帝的皇位,那就应该认正德的父亲明孝宗朱祐樘为父亲。
这就相当于,把嘉靖过继给了明孝宗朱祐樘当儿子,以后叫自己的父母不能叫爹妈了,只能叫叔叔和叔母!
嘉靖皇帝不但不干,还要给自己已经去世的藩王父亲追加皇帝称号,尊自己尚在人世的母亲为太后。
围绕这个问题,嘉靖皇帝与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进行了不屈不挠无休无止的斗争,史称“大礼议”。
在当时,这是个有关“政治正确”的事情,不好表态,容易两头不讨好,要么得罪皇帝,要么得罪权臣。
事情的最终结果是嘉靖取得了胜利,但是嘉靖也不完全是胡来,他也有一些正当的理由,其中之一是如果他算是明孝宗的继子,那么他的生父兴献王将无后。
争议的双方都有礼法上的依据,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难题,甚至到了今天,谁是谁非,仍然还有争议。
王阳明的学生相应地分成支持杨廷和与支持嘉靖两派,但是王阳明没有直接参与这件事,甚至也没有明确的态度。
学生询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时,王阳明不回答。
02
处两难乱局,要跳出事外
正德皇帝时,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建立了不世之功,并没有得到赏赐,而嘉靖刚即位不久,就封王阳明为“新建伯”,很显然小皇帝想拉拢王阳明。
当时把持朝政的首辅杨廷和,与王阳明关系不好,虽然封了新建伯,但是杨廷和借口正德刚去世,因此不宜进行赏赐,不让王阳明入朝受封。
如果是别人,很可能立即支持皇帝,趁机打击自己的对头,或者认为小皇帝根基未稳,支持杨廷和,趁机讨好、修复关系。
处在乱局之中,王阳明却选择了跳出事外,做个旁观者。
如果认为王阳明采取的是谁也不得罪的“和事佬”态度,那可就大大误解了他!
王阳明之所以是圣人,并不完全是他深刻的“心学”思想,也不完全是他的德行,更不是他每次都打胜仗的军事才能,而是他永远比同时代人看得深远!
王阳明对于“大礼议”是有态度的,并且后来的历史证明了他的正确。
他在嘉靖三年的一首诗中说,“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旧尘”,表达了他对“大礼议”之争会带来危害的忧虑。
世间的争斗往往是利益之争、意气之争,否则完全可以通过讲道理来沟通、来解决,大家都持公平之心,无私心,则没有什么可争的。
嘉靖皇帝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有政治权斗的天赋,作为毫无根基的藩王之子来做皇帝,他需要拉一部分人来打击把持朝政的旧内阁;而杨廷和需要维护把持朝政的旧力量。
这些想法当事人不会说出来,而王阳明清楚地看到了双方都有不易觉察的私心,正所谓看透不说透。
他敏锐的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参与他们,而是看透他们的本心、欲望,找到动机则一目了然。
这种无解的纷争,参与的人越多,越会留下无穷后患。
嘉靖最初是出于不要让生父失去“父亲”这个名分的孝心,慢慢演变成私心,想让生父以“皇帝”的身份入太庙,虽然取得了胜利,仍然是徒劳。
到他的儿子隆庆皇帝继位后,还是废掉了兴献王的“皇帝”身份,把他的牌位移出太庙。
由于“大礼议”之争,造成群臣分裂,延续为后来党争的风暴,两派互相攻击,不顾国家利益,最终造成了明朝的灭亡。
因此,那个困扰男人的“我跟你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也是这类“闹分裂”的问题。
那么不妨学习王阳明跳出事外看问题。女人本身就是带着目的提问的,其居心何在?
由此可见,解开难题的正确姿势不在于问题本身,而是跳出事外看问题。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如此更能体会王阳明致良知的奥义。人为何要致良知,只是因为人丢了良知而一味追逐私欲。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心。
如何看人?有人提出多读书,这其实是向外求理,如果心体不明,又如何能在这个满是乱局的世界里看到问题的本身呢?
处乱局之中,别忙着参与纷争,要跳出事外,先做旁观者,看清自己的心,看看别人的心,再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