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老百姓将永远感谢这两个人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老百姓将永远感谢这两个人
作者:张明儿
新市古镇仅有的史载历史为一千七百多年,这期间,地方名人先贤如天空星月列曜,大户望族若廓外青山连绵。真正对新市百姓作出巨大卓越贡献、能够长驻于百姓心中的、实证凿凿而名垂青史的先贤伟人,当推晋朝朱泗与明朝陈霆两位先贤。
小时候,常常听老辈里的人说:“刮驮好宁,要记石伊拉”(那些大好人,要怀念他们),那么新市“驮好宁”又是哪些呢,我觉得特别多,只是老百姓眼光比较“现实”,他们指的“驮好宁”,其实就是给老百姓好处,想着为老百姓开河治水、消灾兴利、修桥铺路、尚德崇文的行善事的里人和施德行的乡绅,这些里人乡绅便成了后人崇敬的地方先贤。
老百姓眼中,对地方先贤的评价标准非常接地气:谁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谁就是他们心中崇敬的人。而“谋幸福”概念则是指,对一地百姓的造就福祉,荫庇后代,能够带来千秋万代的福泽。这样高的标准,一般乡贤能人都很难做到。在这个排列上,老百姓对“功臣”们,不议名头大小,不计财产多少,不列官职高低,而是实实在在的“比贡献,比造福”,把个人功业拿出来评一评重量,比一比大小。
说到“贡献”与“造福”,一代英雄总是在恰当时候站出来引领历史的发展。我们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时光峰项,回顾这一千七百一十年整,历数这一方土地上的众多先贤贡献与创造,让一座公元977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古城,逐渐发展成为江南重埠大镇。这是一次经过资源整合后的江南宜居宜商之地,以英雄们的成就,营造了一颗运河与苕溪流域的灿烂明珠。
先贤朱泗的巨大贡献,在于开河治水,开挖“西河”,创立人居环境与贸易优势环境,让“新市”脱颖而出;他又是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因他所建的庙宇——“永灵西庙”,是新市古镇历史上第一座庙,他是新市古镇历史开创第一人。
有了朱泗的出现,“新市”便从江南湿地上创造出“仙潭”的神奇来,我怀疑当年陶渊明先生笔下《桃花源记》中描写的句子,俨然是专为“仙潭”写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怪不得,陆市那里的人,懂得生活,便借着一场雨的由头,把全村的人“移民”到这里,兴奋地把这里改称“新市”。
这的确是一座地理位置为“假饶兵革乱如麻,此地安然”隐逸风行的 “桃花源”,因为水多,人们戏称它为“仙潭”。而人居环境得于开河治水后,成为“水陆环绕,舟楫通利”的江南湿地胜景,更是与人们想象中的“仙潭”形象褶皱吻合。从这个意义上说,陆修静创造了“尝没于潭中,数日始出”的“仙潭”神话,必定是神马浮云,无稽无考。而朱泗开河治水造“仙潭”,却是斩钉截铁,有史有实。
至于朱泗后来参军入伍,并最终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壮烈牺牲,政府为他在家乡建起了第一座庙,这便是后来的“永灵庙”。这是一座“神庙”,给新市带来无尽的人气福缘。随着庙宇祭祀活动的深入,四乡八邻的人蜂涌而至。后来,十多个庙宇出来了,再后来,佛教也进来了,整个新市古镇,人气有鼎沸之盛,商贸有春景之茂。新市的“香市庙会”与“蚕花庙会”都应该与朱泗有关。
先贤陈霆的巨大贡献,在于著书传史,开创文化环境,让“新市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他又是积极投身古迹修复的创导者,为新市老百姓铺成第一条南北纵横的石板路,他是新市古镇文化开创第一人。
有了陈霆的出现,新市的历史便展开了绚丽多彩的一页。他在1516年写下《仙潭志》(后来清朝的沈赤然先生抄录后把它改名为《新市镇志》),把有关新市百姓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传说、名人传记、建筑物、民俗物产、文化遗迹都一一列述,从此,改变了这座古镇的“没有历史记载”的命运,提升了它的文化格调,让新市变得“有头有脸有风度”,它在江南众古镇里,鹤立鸡群,成为中国历史名镇的姣姣者。
陈霆对新市文化的挽救,不尽是新市之“名”由来的传说记录了下来,更是把朱泗治水的事记录了下来。在此同时,他把“仙潭十景”完美地表现出来,尽显文人苦心。关于桥名、巷名的整理也出自他的笔端,必定是由他进行思考记录和募征命名。关于陆修静的传说,辑自府志,不敢妄漏。小心翼翼,谨小慎微,他的履文认真和对先贤的庄敬,在文字里彰显无遗。
陈霆不尽是新市历史文化的开创人,更是新市历史文化的缔造者。他参与募建新市古镇第一条南北纵横的石板路,修筑和扩大“永灵西庙”,修筑“觉海寺”,新筑“渚山花雾”景点,修筑“东岳行宫”,修筑各类桥梁,等等,一位乡贤能在短短的人生中,为家乡做这么多的事迹,其德可鉴千秋,其荫广庇万代。
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新市百姓将永远感谢这两个人,他们才是新市一方百姓内心的“精神灵魂与文明引领”的代表人物。然而,我们深感愧疚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新市历史缺乏了解,对前人的贡献毫无所知,对先贤创下的功业和福祉未怀感恩。当然原因复杂,主流媒体对先贤宣传少之甚少,民间专项纪念活动也十分匮乏。
个人觉得,热衷于建设与新市实际发展贡献毫无关联的名人、寺观及纪念馆,那是对新市重要历史的漠视行为。令人失望的是,新市地域之内,至今尚没有对“朱泗、陈霆”两位先贤任何怀念凭吊的遗址纪念形式,没有雕像、没有遗址、没有纪念馆。无论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现实眼光看,这才是深埋在本地老百姓内心深重的遗憾。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