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今韵

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今韵

一君木子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评析

这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中的第一首。首句抓住自下向上、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曲调又是《折杨柳》,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含有一股怨气,但又无可奈何,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原题二首,此其一。

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没有视角障碍,但远远的几乎望不到地方。

黄河远上:即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基本释义:古代的计量单位,如山高万仞;可以指测量深度;也古同“韧”,坚韧。古代一仞相当于周尺八尺或七尺。

羌笛:羌笛也被称为羌管,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何须:何必之意。

何须怨:何必埋怨。

杨柳:指的是《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度:指到过。不度:指没有到过。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韵译

黄河奔流好像自远处的白云间,

孤零的边城堡耸峙在万仞之山。

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杨柳,

春风杨柳从来都不到偏僻玉门关。

作者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蓟门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他幼年聪颖,弱冠能文,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其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天宝元年(742年),疾终于官舍。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727年(开元十五年)至741年(二十九年)。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著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