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具有“穿透力”的5句话,看似简单,悟懂的人受益匪浅

1、想要干好事,记住两句话,别把自己太当人,别把别人太不当人。

这是丁元英去王庙村时候,冯世杰说累死了,他对冯世杰说的一句话,这是说给冯世杰听的,也是说给所有王庙村工作的农户听的。

丁元英看起来残酷无情,其实是想让王庙村的人知道,只有忍人所不能忍,受人所不能受,才有出头之日。忍是一条线,能力是一条线,一个人的忍与能力两条线越长,则人的生存空间越大。

2、如果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

丁元英父亲病重,丁元英本着让父亲少遭罪的本心,要拔管子,丁元英说出了这句话,让丁元英的家人不能接受,他母亲被气得语无伦次。

中国历来讲究孝道,但是有些人并非真的孝顺,而是要做给别人看得,怕的就是受到道德的拷问。中国人向来忌讳谈死,西方却喜欢谈“向死而生”。

3、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这句话估计是《天道》中最难理解,又最牛的一句话,简单的一句话,将基督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剧中的反派王明阳很难搞,芮小丹在丁元英的指引下,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把王明阳给征服了。

神是西方基督教里的常用的字眼,基督教的神特指上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是掌握了自然规律,了解宇宙真相的人。神即道这里的神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而是西方的上帝,可以理解,上帝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世界上本没有神,按规律办事就是神。人总是忽视自然规律,反而把遵从自然规律的人当成神,真是搞笑。

4、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而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得道的期望获取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待救世主的文化。强者自强不息造就强势文化,弱者常用“等”、“靠”、“要”最后成为弱势文化。

剧中有句话我非常赞同,“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当你知道你是你,你就不是你。”

当我是个碌碌无为的人的时候,我对这个世界充满偏见与讽刺,当我有了一番作为之后,才发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而悲哀。

常人总在抱怨生活,抱怨社会,而“神”则在改变生活,改变社会。

看起来改变社会的人像“神”,其实不是,而是那些抱怨人生的人太不像人了。

5、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就已经够了

这是肖亚文的一句话,非常精彩。肖亚文这个人不可小看,如果把高考700分和700万选哪个这个难题给肖亚文,肖亚文是那个选择700分的人。

肖亚文秉着“随缘惜缘不攀缘”,最后成为《天道》最大的赢家,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一种智慧。

人总是容易接受和自己差不多水平的人,对于水平比他低的喷他,对于水平比他高的避而远之,所以进步很少。因为跟水平比你高的人在一起很累,你要逼着自己成长,逼着自己学习、思考。

当然《天道》中删减了很多精彩的环节,而原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则更加全面透彻地给我们 描绘了一个真实社会,存在的关于商战,人性的故事。

然而,想要真正的领略“天道思维”,读原著是最好的方法,这部《遥远的救世主》和电视剧一样倍受读者的喜爱,我们不仅可以从主角丁元英身上学习到非常厉害的“天道思维”,还能够从每一个人物的身上找到启发,比如文章中所以到的刘冰和冯世杰,二人因为是否遵守道义而具有不同的结局。

如果你对天道感兴趣,希望深入研究,发起阅读原著《遥远的救世主》。这出戏尽管把小说简化了许多,但删节太多。多读几遍,深读一遍,能让你看得更清楚,更精明。修身不在山上,也不在庙宇,而在心境中种篱笆菊《遥远的救世主》三部曲,《背叛》,《天幕红尘》,为你开启生命醒悟的大门。

读过《遥远的救世主》后会理解,世上若有救世主,那一定是你自己,真实能救你的,只要你自己,他人能够协助你,能够影响你,引导你,却无法决议你的荣辱。看到《天幕红尘》,会觉得自己的格局太小,不懂得太多,需求不断地学习,提高,否则他人说的话就听不懂,看不见高人的布局。读《背叛》,会让你想得太多,想要更高的阅读体会,想要开阔眼界,快点读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脱节贫穷,归根到底是靠志气。脱离贫穷,不仅仅是物质殷实,精神殷实,而且要有志向。

《遥远的救世主》中的沈南有一句话也很精彩,不过电视剧中的内容被删去了。

“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内在丰富的小说,触及待人接物,哲学,宗教,爱情,股市赚钱的实质等诸多方面。沈楠说:“我有钱就不需求有钱人,我要有内在的人,不要再去找有钱人但没有灵魂的人”。

读书不会立刻改动你的生活,但它却能够,正如肖亚文所说:“知道这个人,是打开一扇窗,看不同的事物,听不同的声响,就足以使你考虑,醒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