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之行
珠海之行
——开拓视野,受益良多
文|戴美珍
珠海交博汇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向我们展示了教育创新的硕果。刚来时,面对一楼大厅琳琅满目的展位,我是迷茫的,看看这个好,瞧瞧那个也不错,无从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进入状态,也找到搜寻的方向,此时只恨时间不够,同伴不够多,无法将一些新理念,新成果尽收眼底,全部带走。这几天看了很多摊位,也听了很多讲座,有感动,有遗憾,也有疑惑,不知能否梳理清楚。
(陈静静博士发言)
专场一:学习共同体,深度学习
由于学校里正在做学校共同体,早上浏览了几处摊位之后,下午直奔学习共同体的专场,听讲座。可惜本次专场是由2个机构同时主办,因此涉及到共同体的内容不是很多,只有2个讲座,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陈静静副教授,同时她也是学习共同体研究院院长。
她指出中国人的学习力并没有随着年龄和学段的提高而在上升,相反是在不断下降,尤其是高考结束之后,这种下降是断崖式下降。当我们中国的大学生解放自我,逐步游戏人间的时候,而外国的大学生却在进行高创造、高挑战性的学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于是陈博士利用“蚂蚁之眼”,通过观察5000个孩子完整的学习历程,3000个事例,向我们展现了学生的学习困境和需求。
发现一:学生的学习历程是缓慢而复杂的,而教师的学习历程是快速而压缩。
这样矛盾的两种方式导致学生跟不上节奏,长期处于学习困难中。她还指出简单问题,学生可能需要5-7分钟解答,而复杂问题就需要15-20分钟,扪心自问,我们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试错吗?答案是否定,我们往往只会关注自己的教学大纲,没有关注我们的孩子,我们没有把他们当作活生生的个体来对待。于是产生了很多的学困生,陈博士说,学生刚开始学习也都是投入的,只不过当他们遇到困难,发出求救,无人回应的时候,也就放弃了,这其实是学困生的死循环。孩子们每天在学校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这些边缘化的孩子有时可以一整天不说一句话,他们该是多么孤独,多么可怜呀!
发现二:学习成绩掩盖学习失败。
当中有两种学习状态,第一种虚假学习,学生做出学习的状态,用“假装”的方式去逃避。比如有些孩子正襟危坐,看似很认真地倾听,其实根本没有在听,或者根本没有听懂。另一种就是浅表学习,是一种以完成外在任务、逃避惩罚为取向的学习行为,以机械记忆和反复操练为主,缺少深度思维加工,因此学习成果以复制为主,难以迁移和深化。就像有些孩子做题基本上全对,也都能回答问题,但美好的成绩掩盖了孩子的学习困难,其实他们只是复制老师的思维,复制老师的答案,一旦遇到高阶的、挑战性的问题就败下阵来。
因此陈博士在讲话中反复强调中国教育没有变革,就没有出路。当时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说实话对于学习共同体,我知道这种教育理念不错,结果肯定也很好。但我没有那么强烈的意愿去一定要做成它,只是想顺其自然,徐徐图之。听了陈博士的讲话之后,我才知道这种变革的原因,以及改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当然通过讲座我还知道学习共同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群自主的、协同的优秀者和创造者,这让我更有方向和目标了。
那么如何去做学习共同体呢?这恰恰是我们的难点。说者容易,做者难,大概就是如此吧。一、当然得明确目的,刚刚已经提到了。
二、教师的角色的转变:成为倾听者与设计者。教师得观察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分析预测出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困境和需求,教师提供专业的支持与帮助。其实就是根据已知预知未知。三、人际关系的建立:无组长,先情感联结后学习能力。学生可以自发地选择伙伴,而同伴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尊重,每个人都有话语权。如何保障话语权?所有人有学习单,人人落笔,独自面对学习任务;需求分享或求助,可以进入同伴交流,从两人开始;学生轮流回答问题,不止找举手的同学;困难的同学可以获得“若无其事”优先权。四、问题的性质:超越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如此才能尽可能避免孩子处于浅表学习,使之进入深度学习中。五、学习设计逆向思维:以C问题解决为目标,设计关于C问题的问题情境,以此作为核心任务,让学生通过C问题的自主思考和协同互助,解决C问题的同时,运用和掌握了AB。
最后陈博士还特别呼吁我们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相信自己的能力。这也许就是这种课堂变革——学习共同体才能有的魅力吧!
专场二:华德福教育,真美教育
这次珠海之行,最深的感觉就是生命教育。不管学习共同体还是华德福都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将人真正视为活生生的个体存在,不仅仅是口头呼吁以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等等,虚假而不实在。他们都是以切实可行的行动告诉世人,他们的的确确,真真实实地在做这件事情。
因此华德福告诉我们,他们做教育唯一的秘密就是人的发展。他们根据人的发展,将德国的华德福教育理念从德国引进来,基于咱们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新课标要求,运用华德福教育理念和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融合创生出本土文化课程,发展出优秀的特色课程。因此华德福此次打出的标题就是国际教育,非常本土。
我想华德福教育与传统教育唯一的区别在于全人教育,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大脑,而应该是头心手全面发展。这恰恰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旅行是一样的,让孩子去体验、去感受、去联系、去思考。头带动手的发展,手带脑的发展。华德福的教育关注三件事:健康,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潜能,让孩子能够实现自己的潜能。技能,帮助孩子建立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需要的技能。从中我们可知,华德福教育不仅对教育目标很明确,对自己的定位也非常明确,他们是倾听者、引导者、帮助者。不仅让我想到在讲座中听到的一句话,孩子们的天赋不是我们给予的,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我们只需要将他们面前的障碍物移开就可以了。多么引人深思的一句话呀,反观我自己,不但没有搬开障碍物,而且还设置了很多,原本四通八达的心,我们却将它阻断,套用华德福老师的话这是在作恶呢。
珠海教博会就是一场视听盛宴,有听的,有看的,还有问的。信息量很大,内容很多,不知是否理清,但希望以上几点在触动的我同时,在我的教育实践中,也能被我有所关注,并践行,以此勉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