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篇  红山文化研究历程及相关问题再认识

在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发展历程上,红山文化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文化得名于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即《赤峰红山后》考古发掘报告中所说的“第二住址第一期文化”。
60多年来,在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有关红山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不仅发现了大量的文化遗址,而且初步掌握了该文化的分布范围和年代跨度。不仅多方面多层次地了解了它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在许多问题的探讨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一批批考古新资料的面世、一个个专题学术会议的召开、一篇篇高水平论文的发表,红山文化的研究不断掀起新的高潮。由此而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全面认识红山文化的各方面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红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历程
红山文化的发现和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20——60年代。这期间主要是零星的调查发现和小规模的清理发掘。早在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发掘了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以后就来到了东北,并且对辽西地区的锦西沙锅屯洞穴遗址进行了发掘。所得遗物在当时被认为是“仰韶文化”,今天看来实际上包括了“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两种遗存。后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在赤峰等地调查时,也发现了红山文化的遗物。这些都是赤峰红山后遗址发现以前的事情。
1935年,日本人滨田耕作等人对赤峰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后来发表的《赤峰红山后》报告中,作者将第二住址出土的遗存区分为两期。其中的第一期遗存便是我国学者后来命名的“红山文化”。这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为红山文化的命名和了解红山文化的内涵提供了一个认识问题的基点。继红山后遗址发掘之后,我国学者于20世纪40年代在凌源等地发现过红山文化的彩陶和石器。50年代在义县万佛堂附近发现过红山文化的红陶钵和压制石器,在喀左小转子山等地还发现过红山文化的陶片和石器。
60年代最重要的工作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了赤峰蜘蛛山和西水泉两处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红山文化的房址和彩陶。以上发现大都属于调查或清理,大规模的发掘很少。但是围绕着红山文化的命名、内涵、性质等问题,学术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首先是关于红山文化命名问题的讨论。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赤峰红山后》报告中,这类遗存被称为“赤峰第一期文化”或“彩陶文化”。后来中国学者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最后在50年代经裴文中、尹达两位先生研究,正式将其定名为“红山文化”。其次是关于红山文化内涵问题的认识。根据当时的发现材料,初步将红山文化概括为“三石”和“三陶”。即红山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压制石器共存,之字纹陶、彩陶和泥质陶同在。再就是关于红山文化性质问题的讨。这一阶段主要有五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红山文化属于“细石器文化”;第二种意见认为红山文化是彩陶文化,是属于“仰韶文化”范畴的农业文化;第三种意见认为红山文化是长城南北两种文化结合的产物,称为“混合文化”;第四种意见认为红山文化是“仰韶文化”在东北地区分布的一支,即“仰韶文化”的一个分支;第五种意见认为红山文化是当地固有的一种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只是后来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才有些变化。也就是说红山文化自己有它的起源,有它的形成发展过程,有它自身的特点,而且是源远流长。这种观点后来得到了中国学者的普遍接受和认同。
第二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这期间主要是红山文化墓地的发现以及围绕该文化类型、分期和去向等问题而进行的讨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只是发现了红山文化的居住地、房址、窖穴等与生活有关的遗址和遗迹,而且在敖汉旗的四棱山遗址还找到了结构比较复杂也比较进步的红山文化陶窑,但墓葬一直没有明确发现。直到1973年,才在辽宁喀左县瓦房村找到一处红山文化墓地。与此同时阜新胡头沟遗址也发现了红山文化的墓葬,并且出土了一批玉器。紧接着,1979年在凌源县城子山遗址又发掘到了三座红山文化墓葬,也出土了一批玉器。随着红山文化资料的不断增多,有关于红山文化的类型划分和分期问题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终因可供比较的材料太少,而没有能够进一步的深入下去。再就是红山文化的去向问题。由于内蒙古敖汉旗小河沿乡白斯朗营子南台地遗址和翁牛特旗大南沟墓地的发现,使得学术界在这一时期又确认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这就是“小河沿文化”。种种迹象表明,小河沿文化与红山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先后继承关系,还是并行发展关系,学术界在当时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
第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考古收获是1982年喀左东山嘴遗址红山文化石砌建筑址与陶塑人像群的发现和1983年建平牛河梁“女神庙”与积石冢群的发现。这是红山文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发现,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震撼。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一方面是围绕红山文化的经济形态、来源去向及分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更重要的就是围绕红山文化“女神庙”和积石冢建筑群等展开的关于红山文化社会性质、原始宗教以及文明起源等问题的探讨。总之,红山文化的材料已经积累了很多,研究的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需要指出的是许多问题尚处于探索之中,一致的意见并不多见,这些问题的解决,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二、红山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关于红山文化的分期问题,学者们的看法很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高美璇和李恭笃于1986年提出来的,认为红山文化可以区分为早、晚两期。并且指出:“分布在朝阳地区的红山文化以东山嘴、城子山、胡头沟三个遗址为代表,与分布在赤峰地区的红山文化以红山后、西水泉、四棱山三个遗址为代表相比较,在文化内容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别”,其中“朝阳地区的红山文化更接近小河沿文化,两者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点。所以朝阳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存,更接近于红山文化晚期阶段。赤峰地区红山文化早期因素较浓,在发展阶段上应早于朝阳地区的红山文化。为了比较研究的方便,暂把赤峰地区红山文化命名为红山后类型。朝阳地区的红山文化命名为城子山类型”。

X

(0)

相关推荐

  • 文明的曙光(3)——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处于石器时代晚期,是指自距今约1.8万年起,至距今5000到2000年不等的这段时间,以使用磨制石器为主要标志.新石器时代结束后,人类即将迈进青铜时代. 新石器时代,人类逐渐改变 ...

  • 古文化遗址有哪些?

    谢谢悟空邀请

  • 塞上红山映晋地|曙光中的暗影:日本人和西洋人为何对红山文化倍感兴趣?

    红山文化, 距今6500-5000年, 是迄今所见中国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 最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的发现, 对研究中国早期文明起源和社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月18日, 礼 ...

  • “红山文化”是如何被“挖”出来的?

    关注我 获得更多精彩 "红山文化"是如何被"挖"出来的? [引题]:现在,闻名世界的"红山文化"早已成为赤峰市的最好名片.那么,它是怎么被发 ...

  • 远古文明的完美绝唱-红山文化

    卢江良 王源源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方向2千米处的英金河畔,坐落着一座褐红色的山峦,蒙古语中称它为"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山峰",汉语称为"红山 ...

  • 华夏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最为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不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她自远古而来,绵延不断.一脉相承直至今日. 参 ...

  • 1921年,赤峰山坡出土一件不起眼的文物,居然是中国第一件面具

    1921年,赤峰山坡出土一件不起眼的文物,居然是中国第一件面具 文 | 韦爵爷 在中国的大地上,有着众多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页.大汶口文化,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都是最为重要的 ...

  • 关于红山文化研究几个问题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1]日本东亚考古学会著.戴月曦,康英华译,李俊义.戴顺校注.赤峰红山后[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5.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J]. ...

  • 第六百一十五篇  红山文化玉器美学特征研究

    摘要:本文从红山玉器的材质.工艺.造型以及内涵四个方面探讨了红山玉器的美学特征. 红山文化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与辽宁省西部及河北省北部地区,属新石器晚期的原始社会文化,距今约5000-6000年.数千 ...

  • 第六百九十六篇  红山文化动物形和人形玉器研究2

    上图为首都博物馆展品. (续) 三.红山文化动物形和人形玉器的文化背景 远在旧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因为一些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和无法战胜的自然灾害,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并希望通过与超自然力量-神灵的沟通 ...

  • 第七百三十九篇  红山文化动物形和人形玉器研究(二)

    X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续) 三.红山文化动物形和人形玉器的文化背景 远在旧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因为一些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和无法战胜的自然灾害, ...

  • 第七百六十一篇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1

    内容提要:红山化的玉器内函丰富,特征鲜明且体系完整,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中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将两文化的玉器在材质.种类.纹饰.创作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其中的相似性表明它们正处于相似的社会发展阶段 ...

  • 第七百九十九篇  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研究回顾

    X 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的红山文化,因出土具有地域性特色的玉器而蜚声海内外.在红山文化玉器的诸多器型中,勾云形玉佩因形体硕大,琢磨精致,造型奇异,独具神秘色彩而成为首屈一指的代表器型,受到玉器研 ...

  • 第八百二十五篇  红山文化无底筒形陶器初步研究

    X 图1 图2 赤峰市博物馆藏彩绘猪首罐.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赤峰地区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属于 红山文化的大型墓葬和祭祀遗存,在这些遗址中,有一类器物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筒形陶器.这类陶 ...

  • 第1113篇  红山文化无底筒形陶器初步研究

    图1 20世纪70年代以来,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赤峰地区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属于红山文化的大型墓葬和祭祀遗存,在这些遗址中,有一类器物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筒形陶器.这类陶器明显区别于生活中的实用器具,既不是炊 ...

  • 第1121篇  红山文化原始宗教研究

    X 近年来,中国史前考古不断有重大发现,红山文化的原始宗教遗存的发现与发掘即是其中之一.自红山文化宗教遗存方面的资料发表之后,考古学界.宗教学界及艺术界等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笔者受这些学术成果的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