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打了3年,国军自损807万,为何连一个师都歼灭不了?
解放战争以国民党军累计损兵807万(含不断整补、征兵)人,最后退守台湾告终。胜败结果人所共知,但战争中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战争前期占据压倒性兵力及武器装备优势的国军,经常被整军、整兵团的分割歼灭,一损失就是几万人;而反过来看,国军为什么在3年多时间里竟然连我军一个整师规模的部队都没有打掉呢?国军虽战败,但这样的战争进程却十分奇特。
先来看看国军歼灭过的最高级别战术单位。1949年10月金门战役,第三野战军因为对渡海作战规律不熟悉,渡海船只不够再加上误判守军兵力,轻敌状况下导致第244、251和253团全部损失(另有246团四百余人)。若从伤亡、被俘兵力合计数来看,此战战损总人数9000余人,接近我军一个师的规模,三野一个师员额在1万人左右。但是由于渡海批次问题,这3个团并不隶属于三野的同一个师,也不包含师部,所以我军并未有师一级作战单位被歼灭过,而只是3个不同的团建制。
除此之外,解放军再无一次战役或战斗损失一个团以上部队的战例,像华野的南麻、临朐之战,西北野战军西府战役、中野大别山作战、四野的青树坪战役等个别败仗,我军参战总兵力较多,虽然伤亡大但损失的兵员并不属于同一个团,更不要说师一级战术单位了。一支作战部队损兵90%以上才算被歼灭,除了49年金门战役外,国军再无如此规模歼灭战的战例。整个解放战争中,更是没有歼灭过解放军哪怕一个整师。
解放战争初期国军拥兵400余万,我军只有120多万正规军,但即便在强弱分明的1948年1月之前,国民党军也没有将兵力优势充分发挥,我军展开反攻后更是疲于招架。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国军战术呆板,而我军各野战部队都秉承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法。二野刘帅谈到我军的运动战打法,曾提出“三座县城的损失远不及三个师来得大,拿三座城换三个师的有生力量,是非常划算的”。相对应的,国军始终没有放下所谓“政府军”的架子,一直以占地为目标,实际只是分散了兵力,放弃了战略主动权,被我军在广袤战场上不停兜圈子,并遭到分割包围,一一歼灭。
不光是二野,解放战争期间各野战军都以“存人失地”的战术思想为指导。1946年上半年,东北我军发展到近30万部队,是各战区实力和装备较强的一支,也曾经控制南满主要城市。但在杜聿明集团早期精锐美械部队强攻下,我军还是明智选择放弃了长春、四平等大城市,以经略北满为主,保存了部队基干而让出土地,反而令实力占优的东北国民党军因分兵把守而削弱了兵力。到1947年6月,我军在东北便实现了规模上的反超,作战部队超过50万人,到了第二年更是壮大到敌人的近两倍,发起决定性的辽沈战役。
以作战机动出奇著称的华东野战军,更是在江苏、山东等地不断使用运动战法,令国民政府腹地的60余万精锐敌军,近3年时间都无法抓住我军主力,反而不断被我军蚕食,兵力优势逐渐缩小,最终在淮海战役中遭到我军分割全歼;而西北地区我军作战兵力虽少,却更是把运动战法执行到了精妙的程度,中央军胡宗南集团及青宁二马30余万人,对于数万我军西北部队竟然常年束手无策,找不到我军主力,在国军内部甚至成了笑话——胡宗南作为军事主官,到了台湾还被怀疑是我军卧底,遭到过弹劾。
由此可见,战术思路的巨大差距,是国军无法在解放战争中占得上风,甚至连一个整师都不曾歼灭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