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写了一封信,乾隆狂盖172章,网友:弹幕鼻祖

但凡是喜欢看视频的小伙伴,大概是没人不知道“弹幕”的吧?“弹幕”这玩意说来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有时候呢,看视频本身倒是没啥意思,反而是看弹幕上的那些神评真是能乐死人;

但有的时候呢,想干干净净地看个视频,时不时蹦出的满屏弹幕真是闹心,好在开发者给了咱们一个关闭按钮,想看弹幕就看,不想看就把弹幕给关掉。

乾隆

不过,千万别以为弹幕的发明是在视频时代才有的,你一定不知道“弹幕鼻祖”是何人吧?

这里可以悄悄地告诉你,被网友誉为“弹幕鼻祖”的乃是清朝一位大牛人。咱们先来看一下他留下的“弹幕文物”——王羲之写的一封信。

What?“弹幕鼻祖”是清朝人,怎么又和王羲之扯上了关系?别急,咱们先来看一看据说是王羲之唯一存世的真迹书法吧!

乾隆

这幅字,据传是王羲之在冬日遇雪突晴时写给友人的一封类似于便条的短信,这封信最早是在唐初便为世人所知。

当时太宗将此信作为赏赐赠予魏征,后又传于褚遂良,此后皆为历代名人所藏,至元朝时归于官家珍藏,至清代时被乾隆搜罗藏于养心殿,是为乾隆最为挚爱的一幅书法。

乾隆自小起,纯真可爱的内心就藏着一个风流文人才子梦,吃黄瓜的时候会摇头晃脑地赋诗《黄瓜》一首、去旅游的时候也会留下诸如《堤上偶得》之类的句子。

快雪时晴帖

不仅如此,他还勤勤恳恳地苦练书法,希望能成为一个提笔能书高古意、张口能吟唐宋诗的大才子。

对于诗词和书法,乾隆真的是如痴如狂地迷恋,所以在偶得王羲之的这封信之后,乾隆当即就欣喜若狂,提笔就在上面写下了四个字:神乎技矣!

在他的一生当中,拿出来欣赏观摩得最多的,恐怕也是这幅字了,每每观赏,他都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和颤抖的手,要么会在上面题几行字,要么,就得盖上个印章作为“已阅”的凭证。

乾隆题字

在藏品上留章,自古就有这样的收藏惯例,在乾隆之前,历代名人在这封信上就已经留下过大约三四十多枚印章,因为每一个过手的藏家,都会很谨慎地在适当的位置留下一到两个小章。

但乾隆不一样,他盖章可以说是“狂盖”,怎么个“狂盖”法呢?几乎是每拿出来看一次,他就要盖一次,最终,王羲之的这封小信,被他密密麻麻地盖上了一百七十二个章。

现在大家就知道为什么网友说他是“弹幕鼻祖”了,一般人看视频发一条弹幕,年轻人不讲武德一发就连发七十二条弹幕,而且这个弹幕还是不可关闭的。

乾隆题字盖章

大家可以想一想,王羲之的信尺幅很小,高二十三公分,宽十四点八公分,外加上后人托裱的部分,乾隆的章几乎就把文字之外的部分全部给印满了,一眼看上去,真是满屏弹幕的既视感。

所以,在被网友誉为“弹幕鼻祖”的同时,乾隆也被网友吐槽是“有毛病”——即便你是皇帝,盖这么多章不是脑袋有毛病了吗?

不过呢,虽然这个“弹幕鼻祖”不讲规矩盖了如此多的章,但好在他没敢太过于造次直接在王羲之的笔迹上盖章,绝大部分的章都盖在了正文之外,也算是手下留情了。

溥仪

王羲之的这封信后来传到了溥仪的手上,溥仪也对这封信非常珍爱。一九二四年溥仪离宫,仓皇中他忘记把这封信带走,后来,他想派人悄悄把它带出来,于是派了一个叫宝熙的亲信,以拿衣物为名回宫,命他悄悄到养心殿将此物带出。

宝熙找到了这封信,他用衣服将信包裹起来藏在腋下,但不巧却被守住宫门的民国警员盘查截获,溥仪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老祖宗留给他的书法珍宝被收缴。最终这封信就归于新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收藏了,这封信,就是著名的——快雪时晴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