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 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01. 利可共,而不可独。

人心趋利避害。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着。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带来后患,结果就是通常说的“独利则败”。所以一个人面对利益要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得的那份,甚至有时候为了避免后患,舍弃部分自己应该得的利益。

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感召别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

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

曾国藩又问:“当如何?”(那该怎么办?)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

曾国藩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同时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军心一统,为最终成就平定太平军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有时候一些真正的好人和君子做事并不成功,可能是因为他们无可挑剔的品德,以及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德行苛求,往往会使他们低估最基本的常识,忽略普通人参与事业的本能动机,把道德上的瑕疵视为不可饶恕的过错,并将别人的付出和牺牲视为职责之内的理所当然。

个体可以在道德上追求无止境的完善,但是面对群体要宽容普通人的比较庸常的动机。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做事情不是追求理想,只是讨生活,毕竟英雄好汉也有老婆孩子,庶民百姓只愁柴米油盐。

所以做人固然要品行端正,做事却要灵活变通。“人以利动”,这是基本的人性事实。道义可以号召少数人,却不一定能笼络大部分人;品德高尚可以让人尊敬,却不一定能让人服从。

韩信这样评价项羽:“项王对待长辈谦恭,对待弱者仁慈,对待病者体恤,但这不过是妇人的美德。项王对待立功的健儿吝于赏赐,对待勇武的壮士不予提拔。因此,英雄豪杰终究要离他而去。”

刘邦问陈平:“我与项王有什么区别?”陈平回答说:“大王粗野傲慢,项王谦逊有礼。”刘邦又问:“那你为什么弃项王而归我?”陈平回答:“对于有功之人,大王不吝惜恩赐,项王则很少封赏。”

正因为项羽不愿意与有功之臣分享天下的利益,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追随他,最终就是一个“独利则败”的结局,而刘邦则把自己的所得利益与部下共享,得了天下。

02. 谋可寡而不可众。

谋划事情,一定要跟有真知灼见的几个人一起讨论,而不要听众人的泛泛之论。正如古人所说,“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也类似于今天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

对个人来说,决策一些人生里的重大事情,也无法与众人商量。因为一些人生大的决策关乎个人的世界观,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心胸与气度,自己看准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别人商量,恐怕也很难被别人说服。别人的立场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定理解你的想法,反而七嘴八舌的,会动摇你的意志,也会破坏你的信心和情绪。

集思广益的前提是对有价值的看法而言的,而有价值的看法往往不会很多。《淮南子·人间训》:“今万人调钟不能比之律,诚得知者,一人而足矣。”参与决策的人的数量并不等于质量,低层次的智慧累加并不能产生高远的智慧,所谓“众谋则泄。”

曹操说:“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有道之人,有真知灼见的人,是完全可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特立独行的。

另一方面,一些谋划也不宜让很多人知道,韩非子说:“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三国演义》中的董承就是一个例子,董承四处游说文武能臣,要拿下曹操。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甚至董承的小妾,都知道他的密谋。董承自以为“滴水不漏”,谁料他的小妾与家奴秦庆童暗通款曲。秦庆童出于旧恨,立即跑去向曹操告密。结果可想而知,一干人等都被曹操杀害。

在今天就是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决策也不必四处宣扬,唯恐众人不知,很多事情要低调地去做,不要太张扬,因为只有低调、不张扬地去做,阻力才小,障碍才少,等事情做起来了,有些可能的障碍无形中就消失了。

(0)

相关推荐

  • 曾国藩学会这几点,无论是立业还是为人,少走弯路,百事百成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千古第一完人",他向世人展现了他的刚柔并济.方圆兼备的做人哲学和处世之道,这显然是自我追求和磨砺的结果.有一句话说:立业不读曾国藩,阅尽诗书也枉然".曾 ...

  • 让人三尺,渡己一生!

    作者 :儒风君 <菜根谭>有言:"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 真正高明的人,懂得遇事退让. 让人三尺,便是为日后的进步留有余地. 让,先可以得机缘,让位可以保平 ...

  • 没杀刘邦,建了汉朝;杀了,或叫楚朝。然鹅,这有什么要紧呢【读书课堂】

    鸿门宴上项羽没杀刘邦,最后国破身亡乌江自刎,被后世许多英雄作为鞭策自己的古训:先下手为强,该出手时就出手之类的云云. 姑且不论政治正确,先看看故事中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 得到刘邦手下曹无伤的密报,项羽 ...

  • 精编故事记实词 120实词之16 从

    16.从 一.义项: (1)通"纵",特指合纵.Zòng. (2)参加,参与. (3)顺从,听从. (4)靠着,挨着. (5)跟随,使--跟随. (6)由,自. 二.全义短文: 从 ...

  • 曾国藩六戒第四:“谋可寡而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是何意?

    曾国藩,为晚清重臣,为晚清中兴三大臣之一,曾国藩是曾子的第七十世孙,字文正,也被世人称为"曾文正公",人们将曾国藩誉为"古今半个完人",他的一生,完成了立功.立 ...

  •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 《三国演义》: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作者:洞见·心然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作家孙犁评价<三国演义>说:"谋士以其为智囊,将帅视之为战策." 年少时看三国,总是惊叹谋士的神机妙算,敬佩武将的忠 ...

  • 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如果说一定要给年轻人两条建议,我会选择曾国藩的两句话: 利可共而不可独,独利则败: 谋可寡而不可众,众谋则泄. 因为太多人吃亏在了这上面,包括我自己. 人心趋利避害.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着. ...

  • 利不可独,谋不可众(深度好文)

    最终能够负责任的,只有你自己. 如果说一定要给年轻人两条建议,我会选择曾国藩的两句话: 利可共而不可独,独利则败: 谋可寡而不可众,众谋则泄. 因为太多人吃亏在了这上面,包括我自己. 01 人心趋利避 ...

  • 听听丨 为什么说: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今晚锦城星光里,我们来聊聊: 为什么说: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最终能够负责任的,只有你自己. 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如果说一定要给年轻人两条建议,我会选择曾国藩的两句话: 利可共而不可独,独利则败: 谋 ...

  • 利不可独,谋不可众(深度好文)【一点资讯】

    如果说一定要给年轻人两条建议,我会选择曾国藩的两句话: 利可共而不可独,独利则败: 谋可寡而不可众,众谋则泄. 因为太多人吃亏在了这上面,包括我自己. 01 人心趋利避害. 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 ...

  • 利不可独,谋不可众(年度好文!)

    作者:续祥.来源:师父曰(ID: sfy1927) 最终能够负责任的,只有你自己. 如果说一定要给年轻人两条建议,我会选择曾国藩的两句话: 利可共而不可独,独利则败: 谋可寡而不可众,众谋则泄. 因为 ...

  • 【管理】谋贵众,断贵独

    谋贵众,断贵独指的是谋划时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做决策时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 在管理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决策性的问题,"究竟选择哪一个解决方案好呢?"&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