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干货,山景摄影的53种技法,总有几种能用上

广角镜头拍摄大场景山川

广角镜头拥有较大的景深可以使远近景物都能清晰再现,而且广角镜头非常适合表现景物的透视感和纵深感,将画面中的真实距离扩大。

广角镜头的焦距一般都在35mm以下,常见的焦距有28mm、24mm、14mm、11mm等多种,都非常适合拍摄山川风光。

技法1:以平视加强画面纵深感

使用广角镜头拍摄远景处的山脉,在前景处安排草地、丘陵可以使画面更具纵深感。

技法2:俯视拍摄层峦叠嶂的山脉

选择在较远距离俯视拍摄远山,较大范围地将景象纳入镜头中,使其在画面中相连形成连绵起伏之势,整个画面倍显广阔与壮美

点击型号学习各相机摄影、后期
R5
R6
R
5D4
5D3
6D2
80D
90D
70D
6D
800D
1DxM2
D750
D810
D850
D780
Z6II
Z5
D5
Z7
Z6
A6600
A7R2
A7R3
A7R4
A7M3
A6400
A7C XT4
XT3
  更多其他机型请淘宝搜索“好机友摄影”   

长焦镜头拍摄山体局部特写

在一些相对较为特殊的环境中,由于距离目标对象较远,因而需要使用中长焦镜头将其拉近拍摄。例如,在拍摄远山的时候,如果再用广角镜头拍摄,远山在画面中就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会造成画面主体不突出,这时就需要利用长焦镜头拉近拍摄,使其在画面占有较大的面积。

此外,利用长焦镜头还可以压缩空间,使画面的紧凑感加强。如果有特写的景别拍摄山石,要注意使用较小的光圈及侧光来表现石头凸凹不平的质感。

技法3:长焦镜头拍摄山体细节

将长焦镜头拉近拍摄山体的局部细节,可以使观者更直观的感受到山体的细节、质感。

技法4:长焦镜头拍摄山体一角

使用长焦镜头拍摄山体的局部,可以很好地展现其细节层次,在蓝天的映衬下,画面更加简洁、生动。

视角度表现山峦高耸雄伟的气势

“高山仰止”这个词多用于形容,山脉非常高耸,仰望时让人产生不可逾越的感觉。这个词语同时表明,如果要让拍摄山脉的画面产生高不可攀的感觉,最好采用仰视的角度拍摄,这种角度能够充分表现其高大与挺拔,彰显其突兀、险峻之势。

由于采用仰视的角度拍摄时,背景通常是天空,因此如果拍摄时万里无云,最好通过构图压缩天空占画面的比例,否则空洞的天空会使画面产生无力感,这样也可以使高山看上去更高,最好的拍摄情况是天空中有云彩、飞鸟,或者采用广角镜头将镜头前垂下的树技、屋檐纳入画面。

技法5:仰视拍摄远距离山脉

在较远的距离仰视拍摄山脉,可以将前景纳入画面,从而更好地衬托山景,突出画面的纵深感。

技法6:距离较近仰视突出压迫感

近距离仰视拍摄山景,很容易使画面有一种压迫感,凸显山景的巍峨感,拍摄时适当纳入前景,可以丰富画面,更好地衬托山景。

俯视角度表现山脉连绵不绝的规模

要拍摄出连绵不绝山脉,摄影师所站的位置非常关键,正所谓“登高望远”,只要身处山峰较高的位置时,才可能使用广角镜头俯拍山峦,在画面中取得连绵、蜿蜒、宏大的感觉。

站在高处向下进行俯视拍摄,可以表现出山势的辽阔和深远,也可以体现山势的高大和险峻。如果再结合广角镜头大视角的优势,还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场景,并有效地表现出山景所处的环境,充分体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觉感受。

技法7:广角镜头俯视拍摄表现绵延感

选择以制高点俯视拍摄群山,使蜿蜒不断、层峦叠嶂的山脉在画面中一览无余。

焦距:24mm  光圈:F14  快门速度:1/1250s  感光度:ISO250

技法8:中焦镜头俯视拍摄

使用中焦镜头俯视拍摄,重点表现前景的山体,强烈的明暗对比,使画面极具立体感,远景连绵的山脉表现出了蜿蜒连绵的气势,看上去十分壮观。

焦距:105mm  光圈:F4  快门速度:1/125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9:加入前景使画面更广阔

利用较高的地势以俯视角度拍摄延绵的山群,并将前景的树木加入,使画面的视野很广,看起来很有气势。

技法10:结合云雾逆光俯视拍摄

采用逆光俯视拍摄群山,结合朦胧的雾气,可以得到层层叠叠的山峦效果。

焦距:100mm  光圈:F8  快门速度:1/800s  感光度:ISO200

焦距:240mm  光圈:F7.1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11:高空俯视拍摄

高空俯视拍摄将山峦的全貌尽收眼底,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

技法12:俯视拍摄水里的山

有时候拍摄山不一定要拍摄实体的山,俯视拍摄也不一定要站在高处拍摄连绵的山脉,水里也有“山”,拍摄水里山的倒影可以获得新奇的画面效果。

高水平线构图表现山景纵深感

水平构图是在风景中最为常见的构图方式,根据水平线位置的不同,照片给人的印象也会不同。采用高水平线构图,将水平线置于画面靠上1/4 或1/5 的位置,可以重点表现水平线以下部分。例如,在俯视拍摄山脉时,经常会用到这种构图,只留少量的天空以使画面有呼吸感,而大面积的山脉可以使画面更具纵深感。

技法13:通过近大远小表现纵深感

拍摄山景不一定要在远处拍摄,拍摄上山的道路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拍摄时以高水平线构图,只留少量的天空为背景,并将前景登山者与远景的登山者纳入画面,形成近大远小的对比,可以使画面更具纵深感、空间感

技法14:俯视连绵山脉

俯视拍摄并以广角镜头拍摄,扩大画面的视角,充分体现了云雾与山的关系,高水平线构图的使用为画面营造了飘渺、纵深之感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购买课程

借用前景美化山景

在拍摄各类山川风光时,如果单纯地拍摄山体会感觉有些单调,这时如果能在画面中安排前景,配以其它景物如动物、树木等作陪衬,不但可以使画面显得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而且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画面气氛,大大增强了山川风光作品的表现力。

技法15:用雾做前景

飘渺清幽的云雾在山川间萦绕,使得被遮挡的山峰更加飘虚,而未被遮挡部分则比较坚实,加强了画面中的虚实对比。拉大了山与山之间的视觉距离,拓宽了画面的视觉深度,而虚实相生的效果更增添了画面的节奏感,体现出飘渺之感。

技法16:用水面做前景

在山峦前面安排水面,利用水面的倒影为画面增添美感,形成山水相依的美好画面。同时水面倒影与实景形成了很好的对称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画面。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购买课程

技法17:用花朵做前景

利用花丛作为前景拍摄山脉,能够起到烘托主题,增强艺术表现力的作用。此外,在前景花朵的映衬下,能够明显美化画面,使坚硬的山石与柔软的花朵之间形成对比。

焦距:17mm  光圈:F4  快门速度:1/64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18:用动物做前景

有野生动物的陪衬,山峰会显得更加幽静、安逸,具有活力感,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可看性,使画面更有生气与活力。

技法19:用树木做前景

选择树木作为前景拍摄山川画面时,可以为山川点缀上点点盈动的绿色使之呈现出清幽、灵秀的独特气质。

焦距:24mm  光圈:F10  快门速度:1/4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18mm  光圈:F16  快门速度:1/320s  感光度:ISO200

技法20:剪影形式的前景

拍摄时将植物、树木纳入画面,可以将其处理为剪影或半剪影效果,不仅可以丰富画面,还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形式美感。

技法21:利用建筑作为前景

摄影师将前景环境中有独特特色的建筑、建筑群纳入镜头,增加画面信息量,丰富画面视觉的同时,还美化了山景。

焦距:70mm  光圈:F5.6  快门速度:1/320s  感光度:ISO400

大小对比表现雄高大的山体

通过合理安排画面中的山体与陪体的大小,可以更明确地衬托山体的体积,从而让山体在画面中显得更为突出。这些陪体可以是游人,也可以是动物,只要是观者熟悉的景物都可以用作对比对象出现,以更好地衬托出山体的雄伟,凸显其雄伟的气势。

技法22:人物与山形成大小对比

将人物作为陪体纳入画面,使观者更好地了解到了山峦的体量,同时也强调了摄影师所在的位置,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

焦距:16mm  光圈:F10  快门速度:1/20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23:建筑与山形成大小对比

建筑也是作为山峦陪体的景物之一,将建筑纳入画面,不仅可以丰富画面,使观者了解山峦的体量,还可以反映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焦距:24mm  光 圈:F8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24:动物与山形成大小对比

动物一直是拍摄山体时必不可少的陪体之一,可以与山体自然的融为一体,为画面注入勃勃生机。

明暗对比突出山体的立体感

强烈的明暗对比,不仅可以表现出山峦坚毅的感觉,还可以使画面表现出强烈的立体感与丰富的画面影调层次,使画面视觉效果更突出。

技法25:侧光下的明暗对比

采用侧光拍摄形成的明暗对比使山看起来棱角分明,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焦距:35mm  光圈:F8  快门速度:1/640s  感光度:ISO250

技法26:暗色山与亮调云雾

俯视拍摄云雾缭绕的山脉,黑色的山峦与缥缈的白色雾气形成明暗对比,使画面更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焦距:80mm  光圈:F7.1  快门速度:1/64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27:冬季雪与裸山的明暗对比

寒冷冬季拍摄被冰雪覆盖的山体,明亮的白雪与裸露在外深暗的山体在画面中形成明暗对比突出、节奏鲜明的画面效果。

焦距:50mm  光圈:F14  快门速度:1/200s  感光度:ISO1100

框式构图使视线聚焦山体

框式构图的优点在于强制观众的视线聚焦主体,给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同时还能够为画面添加富有特色的装饰物。在拍摄山体时,如果所在的位置能够恰当地利用树枝、山洞、甚至是云雾,就能够使画面具有框式构图的特点,让山体在画面中更加突出。

技法28:以山体为框

以山体为框比较容易,只需要找到适合的山洞或山口,然后再寻找合适的地点,将远景的山脉纳入框内即可,但需要考虑前景的框架是曝光正常还是以剪影形式出现。

技法29:以树木为框

利用前景中的树叶作为框式构图,从而集中观者的视线,这种框式构图需要在拍摄时努力寻找并规划,以获得更好地效果。

留白手法表现山峦的灵秀与神秘

阳光直射下的山景往往一览无余,让人感觉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拍摄时可采用留白的构图手法,例如借助于云雾缭绕来充分体现“山在虚无飘渺间”的古诗意境,或在山峰的上端适当留白,利用蓝天白云充分展示画面的透视感,使山峦有一种向上延伸、突破的效果。

拍摄有云雾衬托的山景照片,在构图方面需要留白,而在用光方面则可以考虑顺光或前侧光,使画面形成空灵的高调效果,用逆光不利于突出云雾的质感。

技法30:云雾衬托山景有留白的作用

山间的云雾又为山体增加了飘渺的神秘感,使整幅照片兼具形式美感与意境美感。

技法31:在画面下方留白

使用广角镜头拍摄,设置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效果,结合在画面下方的云海使画面更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技法32:在画面上方天空留白

将山体安排在画面下方,画面上方留较多的天空,可以使山峰呈现出上升趋势。

技法33:上下都留白

画面上方大面积的天空,画面下方大面积的云海,只有中间为山脉,这种留白的方式,可以突出画面整体静谧、空旷的视觉感受。

焦距:50mm  光圈:F8  快门速度:1/500s  感光度:ISO100

三角形构图表现山体的稳定感

三角形形态能够带给人向上的突破感与十足的稳定感,将其应用到构图中,会给画面带来稳定、安全、简洁、大气之感,是拍摄山峰常用的构图手法。结合其山体造型结构采用三角形构图拍摄大山,能在着重表现山体稳定感的同时,更能体现出山体壮美、磅礴的气势。

技法34:加入前景突出三角形构图

拍摄山景时将前景中云雾或草地纳入镜头,不仅丰富了画面层次,同时还将整个景象映衬得更为自然、有生气,使三角形构图的山更有力度感、稳定感,画面显得非常有张力。

焦距:200mm  光圈:F6.3  快门速度:1/1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80mm  光圈:F13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购买课程

技法35:充满画面的三角形

采用三角形构图拍摄,将呈三角形状的山体置于画面中,以凸显出其大山的高耸与沉稳。

技法36:单个三角形的对称构图

山的实体为正三角形,水面投影为倒三角形,形成对称构图,给画面带来了简洁、大气之感

焦距:260mm  光圈:F4.5  快门速度:1/125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37:多个三角形的对称构图

山脉的每个个体都为三角形,也就形成了多个三角形,水面的加入,使画面形成对称构图,较好地表现了山体的稳重之美,同时又不失磅礴、大气之势

焦距:50mm  光圈:F22  快门速度:1/15s  感光度:ISO100

技法38:多个三角形-1

采用仰视角度拍摄,配合山体的多个三角形构图,使画面中的山脉看起来高耸、有气势。

技法39:多个三角形-2

采用逆光拍摄,将山脉以三角形剪影形式出现,山涧的云雾为画面增加了缥缈的神秘感,更好地凸显了山体的三角形,使整幅照片兼具形式美感与意境美感。

焦距:125mm  光圈:F7.1  快门速度:1/80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40:框式构图结合三角形

框式构图的视觉聚集效果加上三角形构图,给画面以十足的稳定感,使观者感受到强劲的力度感。

焦距:135mm  光圈:F5.6  快门速度:1/32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41:V形构图结合三角形

以前景树木形成的V形构图结合三角形构图的山脉,使画面极富变化,也更好地突出了山体的稳重感。

焦距:90mm  光圈:F6.3  快门速度:1/400s  感光度:ISO100

斜线构图强调山体的上升趋势

斜线在构图中斜线能够给人一种动感,将斜线构图运用在拍摄山峦中,则能够通过画面为山峦塑造一种缓慢上升的动势,斜线的角度越大,山体感觉上升越急促、陡峭,反之则越舒缓。

技法42:斜线构图-突出山的陡峭

摄影师根据山坡上的树木、游人与山的走向采用斜线构图进行拍摄,使画面看起来有种向上的趋势,以云雾或蓝天为背景,画面给人很纯净的感觉。

焦距:105mm  光圈:F7.1  快门速度:1/32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43:双斜线构图

将前景中的树木纳入,利用树木的斜线与山体的一侧斜线形成呼应,形成双斜线构图,既凸显了山脉的陡峭,又丰富、衬托了画面。

技法44:加入人物的斜线构图突出山的地势、体积

斜线构图拍摄可产生倾斜方向上的延伸感,使山体产生向上的伸展之势,人物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凸显山势的险峻之势。

焦距:90mm  光圈:F7.1  快门速度:1/64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45:斜线构图表现连绵起伏

摄影师采用剪影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强调山体的斜线线条,斜线构图将山坡及山峰层峦叠嶂的感觉表现很突出。

加入水面拍出对称构图形式的山景

在拍摄带有湖泊的山川风景时,如果只单纯地拍摄湖水或山川,都会显得单调乏味,应当利用水面的倒影使名山大川更加美不胜收,蓝天白云、红日彩霞、山峦树林、延岸楼阁,都会在湖面形成荡漾着的美丽倒影。实景的静和倒影的动形成虚实与动静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爽朗、宁静的感觉。

技法46:对称构图的静逸感

采用上下对称式构图进行拍摄构图,使画面中景象显得十分宁静与平稳。

技法47:加入雾气的对称构图

利用水面的倒影使画面具有对称构图的形式美感,虚幻的雾气与静逸的水面使画面感觉非常纯净。

焦距:18mm  光圈:F10  快门速度:1/125s  感光度:ISO100

V形构图强化山谷险峻的感觉

对山景摄影而言,V形构图是指利用山体边缘的斜线结构以及山体之间的交错而形成的一种构图方式,除了实现视觉上的曲折变化外,也可以很好地突出山体陡峭的崖壁。

技法48:山脊形成的V形构图

V形构图使画面富于变化,从而激活了画面、增加了画面张力。

焦距:40mm  光圈:F10  快门速度:1/400s  感光度:ISO400

技法49:山脊与树木等陪体形成的V形构图

利用树林与山脊形成前景的V形构图,增添画面视觉呈现的变化外,还突显出其山峰交错的壮美气势。

焦距:18mm  光圈:F9  快门速度:1/125s  感光度:ISO200

技法50:前景剪影的V形构图,远景有主体

将前景的山脊以剪影形式出现,这里的V形构图起到了突出远景的雪山的作用,同时明暗的对比、远近的呼应,使画面更具看点。

焦距:36mm  光圈:F11  快门速度:1/320s  感光度:ISO200

技法51:前景剪影的V形构图,远景无主体

同样将前景的山脊以剪影形式出现,但远景没有重点突出的主体,而是简洁的蓝天,这样构图可以强化山峦的起伏之势,同时还可产生向上的空间张力,以增强画面视觉表现力。

焦距:38mm  光圈:F8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500

技法52:多个V形构图

以剪影的形式表现山峦,交错山川形成多个V字形,构成了V形构图,强化了山峦特有的起伏变化,结合中景的云雾,明暗对比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

焦距:60mm  光圈:F5  快门速度:1/640s  感光度:ISO200

拍摄不同时间段的山景组照

山景摄影不像室内人像摄影那样,可以根据拍摄需要进行人为布光,它的光线是户外的自然光,我们是无法改变自然界的光照角度和强度的,这就是风光摄影的难点所在。所以,拍摄者在进行摄影时一定要考虑到时间的因素,对各个时间段的光线效果进行仔细观察,选择在光线较好的时间段进行拍摄,让合适的光线为景物造型提供帮助。

在拍摄山景时, 可以进行“蹲点”拍摄,记录下每一时段不同光线对山景的影响。一来获得拍摄山景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在那个时间段能够拍摄出最漂亮的山景。二来利用不同时间段拍摄的照片,可以组成一个小的专题系列,使拍摄更有趣味性。

技法53:坚守阵地,拍摄不同时间段的山景

虽然拍摄的是同一个景点,但由于拍摄的时间不同,四幅照片的整体效果也截然不同。图1云雾缭绕为清晨拍摄,呈现出明显的冷调;图2为上午拍摄云雾减少,山体开始有了光感;图3中云雾消失为黄昏时分拍摄,山体呈现出金黄色;图4呈现出淡淡的紫色调,夕阳即将落下的景象看来有种神秘的感觉。

焦距:150mm  光圈:F11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200

焦距:150mm  光圈:F11  快门速度:1/50s  感光度:ISO200

焦距:150mm  光圈:F11  快门速度:1/20s  感光度:ISO200

焦距:150mm  光圈:F11  快门速度:1/6s  感光度:ISO20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