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一项最被低估的运动

在过去的训练、营养计划中,每当我给出每天多走一些路的建议时,我得到的第一反应通常是疑惑——“这真的有用?为了消耗更多热量,我们不是应该进行一些更激烈的运动吗,比如跑步,高强度间歇训练,力量训练等等……”

或许你也有同样的感受,我能理解这种疑惑,因为曾经我也这么认为。的确,走路不像其他运动让我们的肾上腺素加速分泌、呼吸急促、大汗淋漓,感觉也不够酷,更像是“中老年人专属”的运动。

有比走路更先锋的事吗?

然而,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走路,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先锋的技能。

要知道,人类是地球上唯一正常情况下双足行走(Bipedal)的灵长类动物。对这个原因,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 相比四足行走而言,双足行走减少了身体暴露在日光照射下的面积,还减少了步行的能量消耗,因此大大提高了人类的长途迁徙的能力,进而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

  • 四足行走的动物需要在胸廓处承重,因而它们要按1:1(步:呼吸)的比例同步步行与呼吸频率(观察一下你家狗或猫),当身体过热时,需要完全停下来喘息来散发热量,这在满是捕猎者的野外非常危险。而人类在双足行走时,由于胸廓不用承重而免于同步步行与呼吸频率,我们可以更自由地在不同速度下调整呼吸方式,以便更好地控制能量消耗与热量发散,这也极大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

  • 双足行走,使人类将双手解放出来,有了更好的携带食物和使用、制造工具的能力。考古研究发现,人类双足行走的进化发生在大脑体积增加之前,或许是因为解放了双手,使我们有了更多“开动大脑,用这双手去做点什么”的需求,间接的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展。

仔细想想,人类花了相当漫长的时间才进化出了这么厉害的走路技能,帮助我们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让其他生物望尘莫及……你真的确定要荒废它,每天长时间坐着不动吗?

走路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如果你不在乎人类的进化史,那也没关系,在这长串列表中你或许能找到一些开始多走路的理由:

  • 如果你打算减脂,那么除了饮食调整以外,增加每天累积的步数一定能够帮助你更高效地实现目标。传统的中高强度训练会对我们身体恢复能力提出一定要求,然而日常的步行几乎不会对身体组织与和中枢神经造成疲劳。由于走路对恢复的要求很低,几乎可以适用于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同等距离的慢跑只比走路多消耗30%的热量,而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对恢复能力的考验、可能受伤的概率都比走路要高很多。我们可以每天都走路,这些热量消耗发生在几乎没有累积疲劳的情况下,但除了少数极其硬核的跑者,我们没办法每天都跑步。因此,从恢复与热量消耗的角度来看,走路是一个风险极低、极为高效的减脂利器。

  • 从动作的角度而言,增加步行活动,将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关节活动度。在长时间静止不动成为日常习惯后,身体会对这种姿势产生适应,导致部分肌肉将长时间处于高张力的状态,高张力有可能会使肌肉内血液循环能力降低,造成缺血性的慢性疼痛。走路时,我们会交替制造一些细微的躯干旋转,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身体左右前后的肌肉交替工作,这些高张力的肌群将有机会得到放松,从而促进血液循环,使我们感觉更舒服。同时,由于肌张力减少,也会表现在关节活动度的增加上。

  • 步行给我们创造了与自己独处的时间。在现代社会,我们日常性地被海量信息包围,在完成一件事以后马上就要开始做另一件事,而与自己独处的时间少之又少。如果想要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我们需要更多“留白”的时间。走路跟冥想一样,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不受干扰的时间段,让我们有较大片的时间整理自己思绪的收件箱,回想之前因为忙于应付手头事务而搁置的情绪、想法,让我们更平静地专注于当下。

  • 走路激发我们的灵感。如果你在长时间工作后感觉昏昏沉沉,试试走路吧。在20分钟的步行后,你可能会感觉耳目一新,这很可能是因为走路改变了脑神经活动。

走路20分钟以后的大脑神经活动

很多创意、点子、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都是这些脑神经活动的产物。不少创造者如音乐家、作家、企业家都有走路的习惯,并一致对走路这个行为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亚里士多德上课时有一个习惯,即边讲课,边漫步于走廊和花园,因此学园的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或者“漫步的哲学”,而亚里士多德的追随者也被称为逍遥学派弟子,也就是步行者。

欧内斯特·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

在他的回忆录《流动的飨宴》中,海明威写道:“当我写完东西或要努力思考些什么东西时我就会沿着码头散步。散着步,做点儿什么,或者看别人做他们擅长的事,这样更容易思考。”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贝多芬通常从太阳升起一直工作到下午三四点钟,期间短暂休息几次,在这些休息间歇中他会“冲出”家门到户外去。在午饭过后,贝多芬会花更长的时间漫步并且持续整个下午,并一边走路一边工作。据说无论天气如何,贝多芬都会完成这些漫步,因为走路对他的创造力很重要,他会随身携带一支笔和一张谱纸,记录下闪现的乐思。

纳西姆·塔勒布 Nassim Taleb

《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也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个思想家、作者,写了很多关于反脆弱性的文章,描述了系统、经济体和企业如何能在面对压力和随机性时保持坚韧。他意识到同样的概念也适用于人类——我们也需要时常应对不同的压力,以保持健康健壮、提高反脆弱性。因此,对于塔勒布而言,这意味着时常进行一些高强度的训练,以无数漫无目的、缓慢的、带有冥想功效的步行作为自身反脆弱的基础。他在《黑天鹅》中收录了一篇文章“Why I Do All These Walking, or How Systems Become Fragile”,表述了了他对力量训练、步行以及人类反脆弱的一些看法。

就从今天开始

看完这篇文章的你,或许跟我一样对走路这件事感到激动(反正我挺激动的……)。根据我的经验,有很多方式可以将步行加入日常生活习惯中,你不需要一上来就走一个小时,也能收获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如果你只是想通过这个方式来消耗更多的热量,你可以:

  • 每天在工作、生活中穿插几次5-10分钟的步行。

  • 用碎片时间走路。一些比较尴尬无用的时间,比如见客户早到了15分钟,或者提前结束了会议,你可以用这些时间在附近转一转。

  • 试着把车停远一些,说不定停车费还更便宜?

  • 谁说会议只能坐着开?边走路边参加电话会议,或者与同事边走路边沟通你们的新产品设计方案,或许你们会有更多更好的创意。

如果你觉得光走路有些无聊,你还可以:

  • 边走边听博客/听书。这是一个刺激思维极好的方式,在遇到有意思的观点时,我还会在手机上做简单记录的,走完路后回家整理。

  • 定期与朋友、家人到户外徒步。

当你已经养成了步行习惯,你还可以不时安排一次冥想式的长时间步行——不看手机,不戴耳机,唯一就是跟自己的情绪和想法独处。

就从今天开始,收获走路——这项被低估的运动带来的好处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