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谈君子“三戒”和“三畏”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孔子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他认为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应该各有所戒;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生在世,应该有所敬畏,那些不敬天、不敬地、不敬人的做法,是无知者无畏,其结果必然是悲剧性的。
01
【原文】
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评析】
孔子这段话对于人生的三个阶段提出了戒律。这是孔子对人生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的忠告。人生三个阶段的生理特点不同,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阶段特点,因势利导,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实际上,古往今来,有不少人违背了孔子说的这些戒律,最终导致人生的悲剧,需要引起人们的反思。许多青少年“血气方刚”,缺乏自制力,容易冲动,一不小心打架斗殴,闹出人命,造成家破人亡,甚至犯罪入监。
02
【原文】
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评析】
孔子这段话可谓切中时弊。所谓天命,是指人生命运的兴衰际遇所具有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中,我们可以用孔子说的“三畏”来判断一个人的素质和人品。具有“三畏”的人是君子,没有“三畏”的人是小人。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的案例来分析一下孔子“三畏”的重要性。其一,我们很多干部蜕变为“大老虎”“苍蝇”“蚊子”之类,从内在原因来看,就是这些人缺乏孔子所说的“三畏”,没有基本的敬畏,比如,上不敬天,下不敬地,中不畏人,可谓无法无天。其二,在网络媒体中,一些无知的愤青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骂,缺乏基本的敬畏之心,可谓无知者无畏。
责任编辑:张涛
新/书/推/荐
薛永武教授新著《论语译评》列入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由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年出版。作者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把《论语》纳入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进行现代阐释,通过对《论语》的丰富思想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解读,力求对《论语》思想做出新的阐释,揭示其多维的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