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

『写在前面的话』

鼠年最后一年,get到一个新技能,滑滑板。

二十九那天,去迪卡侬买了一块速滑板。下午,和棉棉去公园转大圈,基本上就是一脚在上,一脚蹬地。

三十那天,又去公园。我尝试着在一只脚踩在滑板上,然后另一脚用力一蹬,紧跟着也上了滑板,居然站稳了,又向前滑动了一段。反复几次后,发现可以滑了。

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原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正文』

滑板心理学。

不去追求炫酷的花样技巧,如何能够中规中矩地滑起来呢?

我需要先克服的是恐惧心理。这包括畏难、怕摔和异样的目光。

畏难情绪从开始之前便已经开始了。年初的目标,快翻篇了才有了冲动。总是怕自己万一买了,却不玩就束之高阁;想玩吧,又怕玩不好,还不如不买。却不知,买了便离随时想滑不远了。

真的鼓起勇气,带着滑板去了公园,问题又来了。先上哪只脚,怎么练习才好,从不能滑到能滑需要多久,摔了怎么办,虽然咱不从金属扶手上滑下来,还有就是,一个中年大叔练滑板,能不能接受周围人的侧目,旁边还刚好有几个小朋友和年轻人在滑滑板,我是不是有点太突兀了。还没等滑,杂七杂八的念头先一股脑滑了出来。

棉棉的轮滑车已经没有踪影。我还在后面踩一脚地面,往前滑一下滑板,时不时,还要调整一下滑板的方向,别一下子撞到马路牙上,或滑到草丛中去。就这样,我发现我滑的比人家走路的还慢。

想法越多,行动越艰难。我只顾想着各种痛苦和难堪,却没有努力看到会滑后的各种痛快。

大多数情形下,滑滑板是枯燥的,除非你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滑板心理学与物理学的关系。

安全管理中,常常使用的一组关联是“人、机、环境。”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我们可以找到事故隐患;同理,我们也可以改善安全状态。

人、机、环境就是人、滑板、路面。

当我们启动时,地面与轮滑之间的静摩擦力不断在增大,并形成向前的趋势。这是在为即将爆发而聚集力量。而这时,我们与滑板都将一触即发。

突然之间,滑板向前,一切都不再一样。曾经寄予希望的静摩擦力调转方向,转瞬间成为了最大的阻碍。当我们开始否定我们过去所持观点之时,改变才真正开始。

接着,重心之争开始登场。

一开始,我们希望不要跌倒,却仍不住地左摇右晃。不要说把握重心,连重心在哪里我们都不知道;而我们又不甘把重心交给滑板,甚至是大地。之前,不论从别人那里听到再多,再诚恳的建议,现在都无法变现。

慢慢地,好像有那么一点找到感觉,至少可以向前滑行着了。但仍是一只脚在上,一只脚在下。而且,两只脚稍有不同步,便又感觉不是自己的身子了,仿佛要随时被带倒的节奏。

就这样,折腾了一会儿,发现脚脖子用力过猛了。

第二天,我决定不绕大圈,就在一小块空地上练习。一切也从这块空地上开始突破。

我先尝试着两只脚都站在滑板上,然后慢慢伸直了腰。我就那么站着,滑板也那么静静地躺在我的脚下。我发现滑板并没有顽皮地把我翻在地上。我的视线离开地面,我故作镇静,尽量向四周看去。我感觉自己、滑板、大地彼此安静地相处着,我也在滑板上找到了安全感。

过了一会儿,我终于开始尝试着一只脚在上,一只脚蹬地后,迅速踩上滑板。滑板向前滑行了几米,我也安稳地度过了这几米。一种欣喜从内心涌出,我似乎找到了感觉。

然后这并没有那么简单。随着的尝试中,大凡我操之过急,身体一旦前倾,我的重心便会离我而去;而我越注视着地面,感觉地面也在注视着我,重心一样不稳。

终于,我意识到,我既不能太注意路面,也不能太考虑滑板,只要我关注自己是否在集中精力,我便可以稳稳地向前滑去。而当我越滑越有感觉时,我甚至可以不用太在意身体的状态,身体一旦松弛下来,重心也便稳了下来。这时,我发现我可以去看周围的环境,去感受地面的变化。

一切混为一体。

『写在后面的话』

育儿如同练滑板。

各种感觉,无法用言语描述,只能自己体会。

自己稳了,一切也就都稳了。只要想滑,便会越滑越好。

『题外话』

棉棉迷上了爷爷的华为手环,特别是里面的记步数功能。

晚上,她和我在小区转了一大圈,看有没有变化,变化有多大。睡觉前,我告诉她第二天就会清零。

今天早上,她起来,发现果然为零了,然后在每个房间里不停走动。

孩子天生具有关于探索的实事求是精神。

— END —

*** 第二百一十三原创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