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最早的青铜鼎,外形古朴简单,却被誉为“华夏第一鼎”
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带队在豫西调查,意外发现了偃师市境内的二里头遗址,从而引爆了轰动世界的新闻。此前,尽管夏商周的朝代顺序深入人心,尽管《史记》中明确记录了夏朝,甚至包括了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等故事,但因为缺乏对应的文字和实物,夏朝存在与否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
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打破这个僵局创造了契机。经过科学测年,它的形成年代应该是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至少在上限就远早于商朝。从时间上来说,应该是夏朝同期。
而且,二里头遗址发现了1号、2号宫殿基址,确定了遗址的都邑性质,还出土了大量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绿松石器等,证明当时文化曾经繁盛一时。我们仿佛能够依稀窥探中华文明曙光的源头,一件重要的青铜器,更是遗址中的明珠,它就是方格纹铜鼎。
1975年,这件铜鼎出土,现场专家欣喜万分。因为它的外形酷似中原龙山文化的陶鼎,说明中华文化传承有序,并没有断层。而且,它的材质为青铜,这在商朝都是贵金属,在更为久远的年代,自然更为稀有。
在华夏民族的心目中,鼎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相传大禹治水有功,被公推为华夏族的首领,他便用用九州州牧孝敬的青铜,铸造了九鼎,代表九州一统。从此,鼎也成为了权力的象征。只是到了周朝末期,国力衰微,九鼎最终下落不明。
九鼎的最终结局,猜测很多,但眼前的方格纹铜鼎却是实实在在的。它高为20厘米,底径为10厘米,口径为15.3厘米,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个头。按照气势来说,自然比不过国宝重器后母戊鼎,甚至连普通的列鼎都比不过,但是,它却以悠久的历史,地位超然。
从外形来说,它也不够精美,口沿之上对称分布着一对半环状耳。底部非常平坦,空心四棱锥状的鼎足曾让人误以为是青铜鬲。它并没有王子午鼎那样精美绝伦纹饰,也没有毛公鼎上长篇累牍的铭文,只是在腹部有些并不规整的方格纹。
这点点简单的纹饰,代表着华夏人民审美意识的觉醒,也代表着先人们跌跌撞撞闯入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后世那些令人叫绝的夔纹、饕餮纹、蟠虺纹、蟠虫离纹、波纹、云雷纹等等,都是由它孕育而生。也许它的含义相对简单,却为后来复杂多变的纹饰奠定了基础。
从工艺上来看,这件青铜鼎也非常粗矿简单。但就是这种稚拙粗糙的作品,孕育了后来光辉灿烂的青铜时代。原始社会遗址中也出土过陶鼎,外形与它极为相似,这说明先民不自觉地继承。后来的青铜鼎,做工考究,但也无法脱离它的窠臼,同样说明文明的传承。没有蹒跚学步,怎么会有中华文明在青铜器制作领域的登峰造极?
当然,这样朴素的青铜鼎,我们却能从低调中看到富贵之气。中华民族讲究礼法,即便早在夏朝,能使用上青铜鼎的人,身份一定相当高贵。这件方格纹铜鼎显然也代表了当时的权贵,是他们地位的象征。
这件青铜鼎出土之后,马上引得文博界的关注。它说明,至少在夏朝的时候,我们的先人已经掌握了青铜器制作的基本方法,为后来打开争奇斗艳的青铜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意义非凡,被誉为“华夏第一鼎”。能够有这么高的工艺水平,能有这么高的生产力水平,那个时代必然兴旺无比。至于有人说没有文字证明夏朝的存在,小珏认为这不是问题,随着考古的发展,迟早会被我们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