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有多重要,不喝水会造成哪些后果?
「水是生命之源」,大家都知道水的重要性,但说到「喝水」,可就未必了。
很多人忙起来就忘了喝水,也有人没有经常喝水的习惯甚至不喜欢喝水。
虽然我之前写的文章里多次提到喝水的重要性,但是今天还是要再分享一些水在人体中发挥功能作用的例子以及饮水不足带来的危害。
前面讲了三大宏量营养素 —— 碳水、蛋白质、脂肪的重要性,以及另外三种营养素 —— 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他们的消化吸收过程都离不开水环境。因为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必须在液体环境中才能进行。
碳水和氨基酸都溶于水,脂肪的代谢也需要能溶于水的蛋白质包裹着,才能继续消化代谢。可以看到,水能创造液体环境帮助消化代谢,也能利用液体的流动特性帮助运输营养物质。
不仅是消化,连呼吸都有水的参与。因为水分子会进入我们的呼吸道,作为润滑剂,让呼吸道上的纤毛定向摆动,帮助我们把吸入的灰尘、杂物通通排出去,保证呼吸的顺畅。
肌肉收缩发挥功能也来不开水。水通过在肌肉细胞内外的移动,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平衡,才能保证肌肉正常收缩。运动时大量出汗,补水不够时,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失衡,就很有可能引发腿部抽筋。这下你明白为什么剧烈运动特别是比赛的最后,运动员容易抽筋了吧,就和失水有关。
水能够润滑关节、减少摩擦并增加缓冲。长期高强度的运动会损伤关节的软骨,这一点经常长跑或是打球、踢球的人应该深有体会。而水能够进入关节软骨,让每一个软骨细胞都充盈起来,发挥润滑的作用。所以软骨细胞水量充足时,运动对关节的损伤就能降到最低。
水的运输和代谢废物功能。我们知道通过排尿可以代谢一些废物排出身体,其实水还可以通过皮肤出汗以及呼吸将各种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运动时,水的排出更多地会通过皮肤组织(毕竟尿液不能随时排出体外),它会形成汗液帮我们散热,从而调节体温。
人体内有一个水量调节机制。这个好理解,缺水发出补水信号,水多了就会频繁产生尿意。原理上,是大脑里的下丘脑在缺水时会释放喝水信号;此时肾脏也会同时接收到信息,加强对水的回收,将更多的水分留在身体内。这个水量调节机制,有点「开源节流」的意思,以此帮助我们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平衡。
长期饮水不足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这一点怕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想到,据研究发现,每天液体摄入量不足 1.5 升(正常建议是 2.5 升),长期低于这个数值,肾脏这个「水泵」就不能正常工作(好理解,水供应不足,水泵自然不能正常工作)。刚开始可能只是泌尿系统感染或者结石,时间持续久了,肾功能会受到损伤,再严重就会发展到肾衰竭、尿毒症。而不少肾病患者早期的生活习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 就是特别不爱喝水。所以,如果你有不爱喝水的习惯,要注意了,这不是小事,还是要多喝水,至少喝到推荐量。
对于推荐量,一般是 2.5 升,其实也和体重有关,这部分之前的文章里有分享过。不过,水容量有时候不好测,这时可以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判断饮水是否充足。如果尿液是接近透明的浅黄色,就说明饮水量很理想。而如果颜色过深且量少,多半是饮水不足,这个信号就是提醒你需要多饮水了。
仝卿老师推荐了一个好方法提醒自己喝水,就是每当你想玩手机时就顺手喝口水,把这两个习惯绑定起来,更容易坚持。
看完这部分关于水的内容,也请你拿起水杯喝口水吧。从今天开始,让「喝水」成为排在第一位的日常健康习惯。
[参考资料]: 《仝卿·营养科学 20 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