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望安杯”全国征文大赛097】宋永生||清辉明夜忆中秋(散文)

  主编:非   
近日,终于雨过天晴,太阳公公拨开云层露出了夏日般的热情,中秋之夜又迎来了花好月圆之良辰美景。
一场秋雨初凉,一年中秋又至。风雨怎能阻止住人们在盛世中秋的亲情与团聚呢?你看,人潮涌动、川流不息,人们走亲访友,开启了中秋节阖家欢乐之团聚。超市里琳琅满目的月饼样式不一:苏式、广式,伍仁、豆沙、蜜酥、枣泥……精美的月饼礼盒上印满了“吉祥如意”“幸福美满”“荣耀尊典”“龙腾盛世”……仿佛在诉说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充满了别样的温馨与诗意。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年年中秋望月明,飞镜重磨照中庭。八月中秋,寄托着人们祈盼吉祥如意、追求幸福团圆的美好愿望。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妙笔生花、倾尽深情。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对中秋的认知是从小时候拜月吃月饼开始的。相传古代齐国有一位丑女无盐,从小虔诚拜月,长大后品德超群。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见她美丽可人遂立为皇后。“貌如嫦娥”“面如皓月”,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六七十年代,生活困难,物资匮乏程度仍是现在年轻人难以想象的。当时是集体经济,生产队统一劳作、计工分分配所需。面食凭购粮证采购,多是粗粮、红薯片等,平时生活难得见到白面,纯玉米面都很少吃到,食用油、肉、蛋类更是少得可怜。能吃饱穿暖就相当不错了。
但中秋节仍是人们的重大节日。每逢中秋之夜,自然少不了简单又不失隆重的拜月仪式。通常是在院里摆张小方桌,上面放些水果、毛豆之类,月饼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母亲是月婆婆的虔诚教徒,对着冉冉升起的明月默默祷告,祈求人寿年丰、阖家幸福。我们在一旁早已馋得口水直流,迫切地等盼着分月饼吃。那种对月饼的期盼和分到月饼后心里的那个美啊,简直没法用语言形容。手捧着一棱月饼,一点一点扣掉少许,慢慢放进嘴里,像是探索新大陆、品味山珍海味似的,有时甚至反复回味几次才舍得下咽。以至于现在依然难以忘怀,保留着对那段艰苦岁月的纯真与回忆。
月饼是父亲在母亲的反复嘱托下从公社食品厂买来的,两个一斤,用粗刀纸包裹,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冰糖青丝馅,硬硬的,铁饼一般。当然,拜月必摆的多是自制月饼。夜幕降临之前,各家各户的厨房里,大人小孩就都忙开了。大人忙着往锅里放月饼,小孩就配合着拉风箱烧大锅。这时候,母亲会早早地打发我去左邻右舍借来“月饼模”(用方木板雕凿成的一种模型),把芝麻盐、花生仁、红糖等备好馅的面团放在模具里压平成饼。借不到模板时,母亲便用碗口或盘沿“妙手著华章”,不等出锅,那香喷喷的月饼味就馋得我垂涎三尺了。
后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年景慢慢好了起来,各种新式月饼开始涌入千家用户。印象较深的是考上师范的第一个中秋节,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两个月饼,月饼较小,四个一斤,虽然没有现在的精致,但已经比家里吃的月饼洋气多了。参加工作后,物质生活逐渐开始丰富多彩,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繁多,中秋节也更加丰富起来,再也不会苦巴巴等着分月饼吃了。
辽阔的天空,白云悠悠,斑斓鲜嫩的菊花温柔地抚摩着秋风的手。怎能忘那个月朗星稀的中秋之夜,我的办公桌上突然出现了两盒包装精致的月饼,还有一兜富士苹果。家人?同事?好友?......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一行墨迹未干的隽永字体映入了我的眼帘:
“中秋快乐!——秀”
我把月饼攥在手里,快步追了过去。她还没走远,沐浴着月光,分享着快乐,品尝着月饼,我和她陶醉在花前月下......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山水依然月如旧。不知为什么,我总会情不自禁想起当年的月饼、曾经的中秋。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宋永生,东明县中学教师,菏泽市兼职教研员、诗词学会会员,语参家园、教学参考(河南站)专栏作者,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有诗文散见于《语文周报》《教研周刊》《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中国乡村》《东风诗词》《师兴旷远》《东方典藏 金榜名篇·四十年文创成果精品选粹》、九州作家、齐鲁文学、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心梦文学)、当代作家文学、百度APP、中国作家网、都市头条、国际诗歌网等报刊和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