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安康的地炉子
(2018-12-29 14:21:51)
冬天,安康的地炉子
文/杨俊国
冬至已过,天气渐冷。小区附近新开一家“地锅鸡”,农家菜。“地锅”已经上了桌面,说是“地锅”,已经名不符实,遂使我想起安康的地炉子。
80年代前,安康是烧石炭的,家家都有石炭炉子。石炭其实就是一种低质的石煤,秦岭南部山区储量丰富。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小道河、大竹园、蒿坪、洪山都是有名的煤矿。石炭当然有好坏,好炭在炉子里蓝火苗上蹿,又持久耐烧。石炭买回家,就是一大堆大大小小的黑石块,得加工才能用。先用八磅锤破开,然后用小锤砸成核桃般大小。那是世界上最苦的差事。坐在那里从早砸到黑,砸完了,眼窝耳朵鼻腔全是黢黑的。也有靠这个养家糊口的,冬闲季节,江北的农民也有扛着锤子进城给人砸炭。
石炭炉子1米多高,用砖砌成,灶台上炉洞碗口般大小,炉膛更粗些。下面是炉门,炭渣(安康人叫“乏炭”)的出口,生炉子的时候用芭蕉扇扑啦扑啦地对着炉门扇。晚上上满石炭,盖一块砖头。第二天用火时,用火棍一捅,呼啦一下沉下去,火苗便蹿出来。我的记忆里,大杂院里,走廊过道盘角处,都是这样石炭炉子。炉膛旁边,预先埋有一个陶罐,当地叫“瓮坛子”,冬天,揭开坛盖儿,就有热水用了。
(王长生画)
(王长生画)
所谓地炉子,就是在地下挖一坑,同样用砖砌成炉子。炉子或与地面平,或略高出地面。炉门自然在炉坑里,坑口盖上木板。地炉子即廉价又保暖,还能兼顾做饭烧水。它是几十年前老安康人冬天必有的取暖设备。立冬后,大人们就会打开地炉子,掏尽去年乏炭渣,炉膛重新用炭泥修补,然后点燃炉子,从此这炉子便烧一个冬天。条件好些的家庭,冬天取暖也烤木炭火,低矮的火盆架上面放一扁平的铁盆。木炭火当然更好,但价钱要贵许多,又不能在上面做饭烧水,所以大多数家庭还是用地炉子。
地炉子上的水壶嗤嗤地响着,冒着白烟。男人坐在炉子旁抽烟喝茶,主妇坐在炉子旁纳鞋底子,不时地搅动一下锅里的红苕苞谷糁。孩子们放学回来,放下书包,第一件事便是坐在地炉边烤烤冻得通红的手。吃饭时,有时把一小方桌放在地炉上,全家人围着炉子团转一坐,脚下暖融融的。晚上若饿,便在地炉上架着火钳,烤红苕,烤馍片。夜里,孩子们的鞋都摆在地炉子旁边,第二天早上穿鞋时,热乎乎的。
安康人好客。凡路过家门的都会说“到屋坐”,许久不见的熟人来了,必称“稀客”。冬天招呼客人烤火,往火炉里添些木炭。倘若是老友上门,便会说,天冷得很么,喝点?我这儿有旬阳的秆秆酒,你尝尝。于是搪瓷缸子倒上酒,温在火炭旁边。那时候,孩子们几乎没什么娱乐活动。没事的时候,就是走东家窜西家,照例都是挤在地炉子旁边,海阔天空谝闲传。
天寒地冻,要吃热乎的,又大多是浆水面、拌汤、搅团之类,一锅煮,饭菜合一,所以有吊罐。那是巴蜀之地的一种炊具,铸铁制成,罐体为圆桶状,上有盖,罐身有四耳,铁钩挂于耳上,便于手提或挂吊。许多邻居家都有这样的吊罐,一家人围着吊罐,热腾腾地吃着。时不时的,吊罐里有肉,便香扰四邻。《隋书·地理志》说巴蜀一带人,“性嗜口腹,多事田渔,虽蓬室柴门,食必兼肉”。现在岚皋有吊罐肉,紫阳有吊罐土鸡,平利有吊罐腊肉,时过境迁,土里土气的吊罐摇身一变,已成为极具特色的陕南美食,让外地游客未动筷子先拍照发朋友圈!
一晃多少年过去,我远走江南也已20多年了。石炭炉子已销声匿迹,木炭火盆也几乎看不见了。那时候的日子是清贫的,回忆起来却总有一种温情。炉火暖身,就是我记忆里陕南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