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P | 如何提高向陌生人求助的成功率
一个早晨,你家门口响起了久违的敲门声。
你打开门,看到一张你没见过的面孔。
Ta说道:
'你好,
请问你愿不愿意下周四有空的时候帮我搬搬家具呢?'
在上述的场景中,我们所面对的两个选择是不太一样的,第一个选择是确定会发生的请求(如果我答应帮忙,下周四我就要去搬家具),而第二个选择则是不确定是否会发生的请求(如果我答应帮忙,我也未必真的要帮忙),差别就在于最终需要实际帮助的可能性上。
预实验
求助成功率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exp. 1)
实验设计
实验1采用被试间设计,探索了求助人身份(陌生人/朋友)、帮助时长(10分钟/30分钟/45分钟/60分钟)以及实际帮助的可能性(99%/50%/10%/1%)对求助成功率的影响,并通过二项式逻辑回归进行了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
求助人的身份和帮助时长会影响求助成功率,这并不出乎人们的预料:人们更愿意答应朋友而不是陌生人的请求;帮助所要花费的时间越长,人们就越不愿意答应帮助求助人的请求。
(1)求助人身份 x 帮助所需时长:陌生人求助的成功率更多地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而朋友求助的成功率相对较少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在下方的图表中(Figure S2)可以看到,当帮助所需时间从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人们越来越不愿意答应帮助陌生人,但对于朋友这一下降的趋势相对不明显。
(2)求助人身份 x实际帮助的可能性:陌生人需要实际帮助的可能性越小,人们越容易答应他们'也许要帮忙'的请求;相反地,朋友需要实际帮助的可能性越大,人们越容易答应他们的请求。基于上文所提到'也许要帮忙'的请求对于陌生人求助成功率的提高作用,研究者进行了后续的探讨。
对于陌生人和朋友来说,
'也许要帮忙'的请求为什么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
研究者认为,这与我们对助人行为的成本-收益比感知(the expected cost-benefit ratio)有关。相对于助人行为的成本(助人行为花费的时间、金钱等)而言,助人行为的收益更加难以分辨,而且收益的产生甚至不一定依赖于助人行为的实施(即使最后没有帮上别人的忙,单纯表现出助人的意愿可能就足以给人带来预期的回报)。
如果求助者是陌生人,'也许要帮忙'的请求可能导致相对较低的成本感知,因此人们更愿意答应这一请求;而对于朋友来说,'也许要帮忙'的请求可能意味着他们没那么需要帮助,因此人们更不愿意答应这一请求。
正式实验
'也许要帮忙'的请求,真的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吗?
(exp. 2-3)
实验1告诉我们,向陌生人求助时,如果实际帮助不是必然发生的,那么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答应这一请求。然而,更低的实际帮助可能性和更高的求助成功率并不定量地指向帮助的结果,我们仍然不知道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求助者得到的帮助是更多了还是更少了。实验2和实验3试图通过可计算的比例来回答这一问题(如果求助成功率的增长率超过了实际可能性的减少率,也就意味着得到的帮助总量是增长的)。
实验设计
在实验2和实验3中,研究者通过Amazon's mTurk分别招募了664名/403名美国被试,两个实验都采用被试间设计,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也许'组和控制组,以探究实际帮助的可能性对助人决定(捐款意愿、捐款总额)的影响。
研究者首先向参与者展示一个慈善组织(The Conservation Fund)的信息,再提出捐款的倡议:
'我们想请你向该慈善组织捐献本研究的20美分被试费。如果你同意捐款,我们会直接取消被试费转账,你不需要完成其他复杂的捐款手续'。
'也许'组参与者会看到额外的声明:
'如果你同意捐款,最终有可能不用捐出20美分的被试费,因为有5%的参与者会被随机选中,这些人的被试费不会被取消转账用以捐款'。
实验结果
两个实验的结果都表明,'也许要帮忙'的请求使捐款的总额增加了(实验1中'也许'组总额为29.26美元,控制组为20.60美元;实验2中'也许'组总额为17.30美元,控制组15.80美元),'也许要帮忙'的请求也使捐款意愿(求助成功率)增加(使用Fisher精确性检验比较“也许”组和控制组的差异)。
研究者指出,帮助总量的增加或许与人们对于可能性的估计偏差有关:例如,客观上90%的可能性在人们的主观感知中只表现为70%的可能性,而客观上10%的可能性在人们的主观感知中则表现为20%的可能性。
正式实验
人们为什么更愿意答应'也许要帮忙'的请求?
(exp. 4-5)
实验设计
实验4和实验5关注的是人们在面对助人决定时的主观收益感知与助人决定的关系。
在实验4和实验5中,研究者通过Prolific Academic分别招募了800名/1600名美国被试。两个实验同样采用被试间设计,请'也许'组和控制组的参与者完成对慈善组织(Dian Fossey Gorilla Fund International)的捐款。
在完成捐款选择后,研究者还通过3个题目(10点计分)测量了参与者的主观收益感知:'这个决定(捐款)是正确的'、'我对此感觉很好''这让我成为了好人'。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决定捐款的人相比于决定不捐款的人有更好的主观收益感知;'也许要帮忙'的请求并不会减少人们的主观获益感知。这与研究者先前的解释是一致的——助人决策与成本-收益比感知有关,且收益的产生不一定依赖于助人行为的实施。
讨论
'也许要帮忙'的请求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回看这个系列研究,研究的切入点其实非常微小,小到求助措辞,多一句少一句的些微差异;其背后却有着庞大而神秘的命题——人类认知的非理性。我们并不难理解,对于陌生的求助对象,人们总有着自己的权衡和考虑,而这些考虑并不与客观的现实完全对应。在本研究中,即使只是答应陌生人的求助,人们已经能感受到助人行为的主观获益;即使最终实际帮助的可能性只下降了5%,决定捐款的比例却上升了18%。
研究者更为关心的是,人们应当如何使用这些看似微小的现象来对社会产生更多的影响。基于社会中助人行为的广泛存在,求助成功率的微小增长也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有望应用于各种社会善行之中(本实验使用的助人行为并不涉及大量金钱或是人们原本持有金钱的投入,因此本实验结论的可推广性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同时,人们也应该警惕'也许要帮忙'的请求受到滥用的风险,避免因此而做出自己无法承担的承诺。在应用的过程当中,人们需要把握合适的尺度,并充分考虑可能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
编译 | 家养蛋糕
参考文献
Zürn, M., Gerten, J., & Topolinski, S. (2021). Maybe favors: How to get more good deeds don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27(3), 503-507.
Young E. (October 18, 2021). The 'Maybe Favour': We More Readily Commit To Helping A Stranger If We Might Not Have To Follow Through. BPS Research Digest. https://digest.bps.org.uk/2021/10/18/the-maybe-favour-we-more-readily-commit-to-helping-a-stranger-if-we-might-not-have-to-follow-thr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