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少主:技术与艺术是不同的 2024-08-05 07:51:57 京剧武生艺术,俞(菊笙)、黄(月山)之后,一般崇尚杨(小楼)、尚(和玉)两派。我很荣幸,曾在尚和玉先生门下学艺。先师把着手教我,我待先师如生父。记得近50 年前,我离开北京前一日,向先师告别,他老人家对我说:“老四(我排行第四),我可什么也没留下,全教给你啦,今日大概是咱师徒最后一面了吧?”先师悲怆之情,令我难忘。50年来这句话常常响起在我的耳边。 我在拜尚和玉先生为师的时候,已经学了一两年武生戏也演出过。我是经齐如山先生介绍,才拜尚和玉先生为师的。不过齐先生告诉我:尚先生只是原则上答应,他要看我演出之后再作决定。这使我觉得很为难,因为我学的戏差不多都是杨小楼先生的路子,尚先生看了会说你既然学杨,那你就拜杨吧!所以我赶紧在两个礼拜之内,请骆连翔先生教我学了一出《金钱豹》,演给他看。尚先生这才答应收我在门下。举行拜师仪式是在当年香厂路的新丰楼,应邀出席观礼的有很多老先生和老前辈如萧长华、程继仙、郝寿臣、尚小云、金少山、时慧宝,还有本门的师兄弟、我个人在京剧界的老朋友。拜师之后,我抱着很大希望到先生家去学戏。可是先师对我说:“你走个云手,拉个山膀我看看。”我当着先师的面,走了一遍,先师看过后大不以为然,即说:“不行,再走!”又亲自示范教我如何走,然后说:“回家好好练。” 尚和玉 荥阳少主(郑星恒)《英雄义》剧照当日没练别的,只云手就练了三小时,回家后又练了三四个小时,如是者九天。先师才开始授我《芦花荡》,并声言每天必须拉 10 次云手和山膀。当时我心中确实感到不快,我 6岁半登台演花脸,8岁开始练武生基本功,又已演了两年武生戏,云手岂能不会?不过老师既然这样吩咐了,我就照办。 傅德威《四平山》片段这样过了两年,先师对程四叔继仙说我的云手练到家了。先师没有当面夸我,最多说我“还行”。后来程四叔告诉了我。我每天还是练三小时云手前后总共练了三年多。我体会到云手是动作组合之首,只有在最小的地方打好基础,这样才能练好武功。学戏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打好基础,最忌讳的是没学走先学跑。云手是每一个演员都会的,它简单而又容易,但往往也是更难的,云手要真正学到家,是要下一番深功夫的。 其他如练某一样兵器,枪或者刀,或者锤。每一样都要练很久,一丝不苟,才能掌握它。我虽然不是专业演员,我是个票友,可我受的训练跟科班没有什么区别。我也一样挨打。先师常说:“要是大少爷,不愿挨打,就别学。”我练功之苦,甚于科班。13岁起,为了习惯穿厚底靴,我回家就把便鞋脱掉换穿厚底靴,做作业、家务操作,我都穿着厚底靴,直到上床才脱下。每天要穿五六个小时的厚底靴,一直穿到17岁。一双靴子只穿四五个月就穿坏了,再换新的。连靴店的人都觉得奇怪。一般演员练功靴可用两三年,我只用四五个月,因为我是把它当作便鞋穿的。后来我每天早晨到戏院台上练功,先陪同别人练单刀与枪,继之扎靠练大刀、大枪、把子,之后再练整出戏。如《铁笼山》我练了近三年,每晨练一遍,从头演到底。先师曾打趣跟我说:老四,你《铁笼山》比我演出多得多啦,你一练就是三年,一年三百六十次,,三年连续上演一千多次,比我演得还多,你的才能有多大呀!”言毕哈哈大笑。先师的音容笑貌,一想起来,犹在目前,但先师西归已经三十多年了,悲哉! 刚才说到跟从先师学艺,从云手、山膀学起,再学短打、箭衣、靠背,一直到学整出戏,循序渐进。学会了戏能够演出了,演出之前天天练,演完了还要再练。演出时先由配角演起,然后一步步往上升,由三流角色演到二流角色,一直到先师满意了,认为可由我主演了,才让我主演。并不因为我是票友,学会了一出戏,就可以随便演出,不管演出效果如何。这种先演配角后演主角的方法就是为了使自己主演该戏时对主配角的关系了若指掌。这样做事半功倍,对演员主演一戏有很大帮助。这是老先生们教学的一种方法。我演出的时候,先师总来看,看完后总到后台来,告诉我什么地方还得改良,什么地方还得再练,同时告诉我学无止境,学到老,练到老。他本身就是这样做的。他已经成为一个流派的创始人,可是他每天练功,每天练几场戏,几十年不断,这是难能可贵的。技术与艺术是不同的 郑星恒 尚和玉《战滁州》剧照 尚先生常对我说,演戏要讲究美。每一个行当,生、旦、净、丑,都有他本行当应有的美。这个美,并不是说扮相的美,而是说身上动作美。不能理解成一定是青衣、花旦才有美。每一个行当都应该有他艺术上的美。因为京剧是综合各方面艺术形成的一门艺术,所以美感是不少的。艺术与技术是不同的。尚和玉《晋阳宫》剧照艺术之中有技术。文的方面,如嗓子运用得好,唱得好,就是艺术。武的,武打是技术,但它经过多少演员琢磨加工、不断改进,就有了舞台艺术的美。原样搬到舞台不会美,艺术和技术的分野就在这里。练技术只要刻苦耐劳,有几年甚至十年八年总能练成,可是要达到艺术之美就不大一样了。艺无止境。有些老前辈,演一辈子的戏,但就是偏重技术,缺乏艺术。这当然与许多因素有关。可是既然身为演员,就要不断地探讨研究怎样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当一个全才的演员。(摘自郑星恒《我随尚和玉先生学戏》叶祖乎 孟菁苇 整理 (选自《京剧谈往录续编》) 京剧三鼎甲五周年总目录 不服老的尚老将(附录像) 民国报刊中的武生名家尚长春 李凤云《我心中的父亲》 厉慧良18岁时的日程表 痴迷京剧六十载 记名票李世勤 纪念京剧十大名票李世勤之《挑滑车》 赞 (0) 相关推荐 流淌的记忆——拜见菊坛名宿李慧芳 前言: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的王军老师,文章曾刊登在<山东大学报>2010年9月28日月末版<文史纵横>.京剧名宿李慧芳于2011年6月23日去世,明天就是李慧芳先生去世十周年的日 ... 老行当 ▏行头 戏剧用品行 记得在汉口中山大道民众乐园斜对面,曾有一家戏剧用品商店,门面不大,路过可以看到小小橱窗里漂亮的展示,有盔头.髯口.戏服.鞋靴.把子等,花花绿绿,色彩艳丽,我每逢上学放学路过时,总不忍多看几眼. 盔头是 ... 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 今天 2021年2月28日 是中国最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须生泰斗> <马派>艺术创始人 马连良先生的120周岁生日 为了纪念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 首都博物馆举办< ... 文皮武骨 一专多能——京剧“唐派”艺术特色初探 唐韵笙先生继承全面.文武并重.多才多艺,因而由他创立的"唐派"艺术也是京剧界中一个罕见的综合艺术流派,唐先生一度曾与周信芳.马连良二位宗师并称为"南麒北马关外唐" ... 教育的技术与艺术之思辨 当代教育实践非常重视教育技术.对于这个现象是需要辩证地看待的. 教育需要一定的技术,但是教育的技术化却是教育的灾难,因为技术化必然要导致物化倾向,导致把人作为物来处理,也就违背了教育的真谛. 教育是一 ... 技术等于艺术吗?没有技术的书法还是不是好的书法? 技术等于艺术吗?没有技术的书法还是不是好的书法? 北师大倪文东教授篆刻的技术与艺术前言(二) 北师大倪文东教授篆刻的技术与艺术前言(二) 翻脸的技术和艺术,曹云金不懂,成了过街老鼠! [出处]<资治通鉴>第87卷 晋纪9 [原文]南阳王模使牙门赵染戍蒲坂,染求冯翊太守不得而怒,帅众降汉,汉主聪以染为平西将军.八月,聪遣染与安西将军刘雅帅骑二万攻模于长安,河内王粲.始安王 ... 北师大倪文东教授讲解篆刻的技术与艺术(四) 北师大倪文东教授讲解篆刻的技术与艺术(四) 研究技术与艺术的第一人、著名艺术理论家弗 2020年7月12日,研究现代艺术与技术之间关系的第一人.享誉世界的法国艺术史学家.艺术理论家.策展人弗兰克·波普尔(Frank Popper)在瑞士辞世,享年102岁. 弗兰克·波普尔(1918-2 ... 北师大倪文东教授讲解篆刻的技术与艺术(六) 北师大倪文东教授讲解篆刻的技术与艺术(六) 北师大倪文东教授讲解篆刻的技术与艺术(七) 北师大倪文东教授讲解篆刻的技术与艺术(七) 艺术没有国界,无论技术还艺术,点世界是非常必要的 闲来无事,总会听点音乐,喜欢上纯音乐,大概是大学时听了那一曲梁祝,小提琴拉得婉约动听,仿佛那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都展现在我的面前.也喜欢听钢琴曲,虽然没有文字,但它是用最自然的乐器弹奏出这世间的心声,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