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不止是字好这么简单
书法一向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唐朝更是书法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柳公权……以及今天我着重要谈到的颜真卿和他的名作《祭侄文稿》。
众所周知,《祭侄文稿》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是书法经典中的经典;它的书写者颜真卿,则被宋人尊为书法家的标杆式人物。
颜真卿
鲜为人知的是,以上提到诸多唐代优秀书法家,书艺各有特色,水平不相上下,为何宋代独尊颜体?又为何颜公诸多作品,独独把《祭侄文稿》推上“天下第二行书”的神坛?
本文将着重解答这两个问题。
01 《祭侄文稿》创作背景
想要探究以上问题,首先得从《祭侄文稿》的创作原由说起。
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一时之间,唐朝地区官员,有的望风而逃;有的不战而降;有的坐山观虎斗;还有一支选择誓死抵抗、忠贞勤王,那就是颜氏一脉。
彼时,颜真卿因性格正直被政敌排挤,贬为平原太守,其兄颜杲卿任常山太守。二人任职地区,皆在安禄山管辖范围内。
也就是说,要想在安禄山眼皮底下反抗,非智取不可。不知是提前商议,还是血脉相通,心有灵犀,二人都采用了假降之计,以惑敌军。
待安禄山前脚出兵攻打洛阳,颜氏兄弟后脚就搅乱他的大后方:颜真卿因前期准备充足,屡战屡胜,被推为义军盟主;颜杲卿设计活捉安禄山三名留守大将,收服要塞——土门关。
兄弟二人所举,震动天下,鼓舞了各路爱国志士起兵反抗,河北十七郡也闻风响应,重新归附朝廷。随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反抗叛军的浪潮。
安禄山惊闻后方有变,班师回巢(他的老巢),派史思明先行攻打颜杲卿镇守的常山郡。
敌军来犯,颜杲卿寡不敌众,向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求救。不想,王承业却是贪生怕死之人,拒不来救。
颜杲卿孤城围逼,弹尽粮绝,城破被俘。“颜氏一门死于刀锯者三十余人,其状惨绝人寰。”“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颜杲卿被俘后,安禄山曾质问其为何背叛他。颜杲卿怒目圆瞠,咬牙切齿道:“汝本营州牧羊羯奴,天子擢汝为三道节度使,恩幸无比,何负于汝而反?我世为唐臣,禄位皆唐有,虽为汝所奏,岂从汝反邪!我为国讨贼,恨不斩汝,何谓反也!臊羯狗,何不速杀我!”
听闻,安禄山大怒,下令割其舌,剐其身,啖其肉,残忍至极。最终,颜杲卿含糊而死。他的儿子、侄子、部将等通通被凌迟残杀,无一人投降。
颜真卿听闻兄长、侄子惨遭荼毒,悲痛不已,派遣部下遍寻亲人遗骸,奈何尸骨无存,仅寻到侄儿颜季明的头骨、堂兄颜杲卿的足骨。
面对这颗年轻的的头颅,颜真卿回想起一腔热血、忠勇报国的侄子和宁死不屈的哥哥,长歌当哭,涕泪横流,挥笔写下这篇传世名作《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原文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稿》,234 字,涂抹 34 字,共计 268 字。字字都见证着大唐安史之乱的血雨腥风,也在诉说着颜氏一门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壮举。
字字血泪,不忍卒看。
02《祭侄文稿》艺术赏析
《祭侄文稿》为行草书写就,其中不乏夹杂着楷书、篆书的笔意,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浑然天成,可谓奇绝之作,位列神品。
每每细看,都被其变化多端的笔法、浓淡相宜的墨法、参差有致的章法所折服。
■ 变化多端的笔法:
书稿以中锋为主,一改中侧兼用的传统笔法。用笔急速,线条流畅,又不失厚重稳健,自然灵动。
比如,第3行的“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九字,轻盈缥缈,宛若游丝,却又筋骨凝练;第15行的“父陷子死”四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尽显浑朴苍劲。通篇看下,诸如此类,粗细变化,绮丽多姿 ,妙趣横生。
笔下之字方圆并用,曲直相和。方圆之妙,在于或方或圆、不方不圆、亦方亦圆;区直之妙,在于以曲为肉,以直为骨,骨肉相连,使之不浮于纸,又显立体。
比如第11行的“郡”字,最后一笔粗直而下,其它笔画都是以曲为主。线条之美,跃然纸上。
有的字又化繁为简,戛然而止。
比如第5行的“真卿”二字,可能因写自己名字太过娴熟,且“卿”字笔画繁多,不如笔画之间直接压转,一笔带过。
而最后一行的“呜”字,虽也是一笔而下,但更多可能是行笔至此,情感爆发到顶,近乎崩溃,只能任由情绪喷发,付诸笔端就是一泻千里。
■ 浓淡相宜的墨法:
通篇有枯、有润、有浓、有淡、有虚、有实,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是也。这种效果多半与颜真卿情感变化相辅相成,达到和谐统一。
譬如虚实处,如第13行,共10字,字字独立,互不相连;但最后一行,以狂草结束,几乎字字相连,一笔完成。
且文中多用渴笔技法(“笔枯墨少”之法),自然流畅,毫无矫做之态,凸显了颜真卿此刻悲愤填膺之状,增加了作品的生命力、人性力。
这不禁让我想到,《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曾说:“花草和人一样,气脉充足,长的就好。”虽不甚恰当,但同比觉得,书法沾染了人的意志,也变得气脉充足,继而呈现气势长虹之态。
■ 参差有致的章法:
章法开张自然,字间行气,随情感起伏而变化,不顾工拙,随处涂改,笔随心动,使观者强烈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宣泄。
具体来讲,开篇有楷字,庄重肃穆,表露出作者此时内心还属于情绪平稳阶段;从第8行,回顾侄儿少年才俊时,稍有起伏,渐有涂改之势,字的轻重大小初现端倪;
直至第14行“贼 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时,对奸贼的义愤、对亲人的哀伤,汇集于胸,一起迸发。此时,作者全不顾及唐书讲究的法度森严,只认情感宣泄纸间。一字一顿、字字愁结、如泣如诉。
接着转入对侄儿的思念和哀悼,悲痛之情再次爆发,写到“首榇”两字之时,上下涂改,仿佛身置情感的漩涡,不能自拔;最后一行的“呜呼哀哉,尚飨”,几字连绵而出,痛苦之情,达到顶点,几乎“书不成字”。
总之,《祭侄文稿》笔法丰富,墨法灵活,章法自然,一气呵成,无意于佳乃佳。最难能可贵的是,作品与作者沉郁顿挫、悲愤起伏的心绪相呼应和,互为表里,此乃书法技巧之最高境界,非后世书法家所能企及。
03《祭侄文稿》宣传之路
《祭侄文稿》的艺术成就毋庸置疑,但如开头所提,大唐书法家济济一堂,唯颜真卿一人被后世宋人奉为书法家的标杆,颜书被奉为书法经典,号召人人皆学,乃至元人直接将《祭侄文稿》定为“天下第二行书”。这其中功不可没的是,《祭侄文稿》所代表的政治性。
此事要从王羲之说起。王羲之所代表的琅琊王氏,是汉末到唐初影响政治的主导力量。国家政权极力想拉拢像王氏这样具有号召力的世家大族。为此,推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树立王羲之成为国家经典,就成为一种简洁高效的政治手段。
然,到了唐中期以后,士族阶层逐渐衰落,与之对立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兴起。文化的权杖,从士族手中,移交到了文人士大夫手中。他们迫不及待推翻士族的旧文化,建立一套代表自己阶层意志的文化标准。
在文人堆里,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文人群体,首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反对形式大于内容的写作风格,提倡文章要言之有物。
在书法领域,他们抨击王羲之书法的华丽、夸张,反感王羲之纵歌高歌、放浪形骸的行为。在他们心中,理想的文人形象是君子,而君子要持重、庄重。王羲之显然不是这样。
于是,他们急于挑选一个符合他们心目中文人君子的代表。颜真卿便是最好的人选。
首先,颜真卿书法造诣极高,可与王羲之书法作品一争高下。
其次,颜真卿的作为,符合君子的人格品性。在上文中,我提到颜杲卿、颜季明忠勇献国的故事,实则颜真卿本人亦是舍生取义之人。晚年时,在明知凶多吉少的情况下,他毅然前往劝降李希烈叛军。面对叛军的劝说、威胁、恐吓,他不为所动,不断用儒家大义斥责叛逆,最终被叛军所杀。在宋代文人心中,这就是君子品格,这就是道德楷模。
模范人选定好了,但不能青口白牙地鼓吹,得拿出作品来坐实这种品行。他们把目光盯到了《祭侄文稿》上。
如前文所说,《祭侄文稿》是在“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悲愤之下写成,颜氏一门忠义崇高的形象深入人心,颜真卿作为颜氏血脉,骨子里亦是坚贞忠勇之士。所以,这幅《祭侄文稿》自然流露出这种人格特质,字如其人的书法观念也就成立了。
尔后,整个以欧阳修为首的上层文人集团,极力为颜氏书法极其代表作《祭侄文稿》背书,宋人习颜体蔚然成风。为此,《祭侄文稿》久负盛名,影响深远,直至元代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
纵观《祭侄文稿》历千年而不古,汇翰墨长河而璀璨依旧,一方面作品本身艺术价值极高;另一方面作品背后的血泪故事,令人动容,其树立的凛然正气的君子品格,为后人所推崇;再加上国家意志的推波助澜,《祭侄文稿》可谓在书法领域,竖立起一座高不可攀的艺术高峰。
后记:余学书法一年有余,笔法稚嫩,然常在吾师及各路书法家的耳濡目染之下,虽还不擅写,亦能欣赏之。诚如《红楼梦》中李纨不擅诗词,却擅点评,做了诗社社长。余亦如此。当看《祭侄文稿》精妙绝伦的字体已是赞叹不已,听完背后故事,更为颜氏感动,长久不能平静,故作此文,仅示一个微末书法爱好者,对大师的崇高敬意。
参考目录: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三十三》,司马光
略论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风采,王云梅
《中正之笔》,倪雅梅,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芝加哥大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