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三国都曾托孤,这两家托孤意愿不谋而合,保住了基业

作者:鲁速
配图:鲁速 / 编辑:清懿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由于各自的原因都曾经出现托孤的现象,蜀国和吴国的托孤都还是比较成功的,魏国曹叡的托孤,直接把魏国给托没了,但是吴国和蜀国的托孤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因为他们的托孤的目的是一样的。
首先来看蜀国刘备的托孤,刘备的托孤是在夷陵之战以后,甚至都没有回到成都,刘备托孤人选有两个,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李严,诸葛亮是刘备创业以来的伙伴,也算是荆州人士,而李严则是益州本土人士,但诸葛亮的地位要高于李严的,刘备这样做的原因, 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刘氏掌握最高权力以及诸葛亮等荆襄豪强的执政地位,刘备还是相信诸葛亮这样的自己人,而且刘备到益州就是外来户,另一方面则是从蜀汉实现北伐大业的角度考虑的,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刘备认为当务之急是安定内部,保住蜀汉这份基业,再图“大事”,即恢复汉室。
“克复中原,恢复汉室”是蜀汉的政治旗帜,刘备去世以后,这面旗帜就是蜀汉存在的最重要的基础,毕竟益州土著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有一个这样的目标,能够让荆州益州人士团结起来,一致达成目标,而不是整天内斗,由此可见, 北伐曹魏在蜀汉政治生活中有非同一般的地位, 刘备认为只有诸葛亮的才能足以胜任, 因此需要赋予他足以掌控全局的权力, 应当说这也是刘备托孤时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刘备选择在曹丕篡汉之后才登基称帝,而且称帝以前仍然使用汉献帝年号, 是为表明他自己为汉室正统的延续, 但同时也是为了表明他与曹魏政权势不两立的决心,刘备死后,诸葛亮、姜维二人能够延续北伐中原这个政治任务,也说明刘备托孤人选的选择也算是达到了他的目的,当然也间接实现了保住蜀汉基业的遗愿。
而东吴这边托孤要早于刘备,东吴的托孤是孙策托孤于张昭,孙策直接托孤给了张昭,因为张昭是比孙策更早的江东人士,孙策自己是富阳人,对于江东集团来说他也是外来户,在选择托孤人选上,孙策和刘备不谋而合,平衡两方面的利益,这样江东基业才能延续,孙策在的时候并江东,与天下争衡,到孙策死的时候则留遗言给孙权,“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这句话明确告诉孙权要“保江东”。
而对于跟自己关系非常好的周瑜,孙策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孙策相信,即使自己不托孤周瑜,周瑜也会力保孙氏的安危,另外一方面周瑜是是一个英雄,孙策担心孙权驾驭不了周瑜,而对待曹操,周瑜和孙策的想法是一致的,曹操击败袁绍以后,曾要求孙权以其子作为人质, 周瑜劝孙权说:“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 兵犹火也……将军韬勇抗威, 以待天命,何送质之有? ”潜台词是只要曹操能够匡扶正义,以德服人,投降曹操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如果曹操是为了自己利益,那么孙权可以誓死反抗,孙策的临终遗言“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所谓“观成败”就是告诉孙权“坐观中原成败,不要死守江东,要灵活掌握,视局势而定,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降”。因此, 孙策和周瑜在对待曹操的态度上是不谋而合的。
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孙策托孤给了张昭,而对于周瑜他是既放心又不放心,所以没有给周瑜托孤的名头,不过孙策没想到的是周瑜会英年早逝。
不管怎么说,刘备和孙策的托孤都是要先保基业,然后再图发展,可见他们对于继承人还是非常了解的,也正是这份洞察力,让魏蜀吴能够三国鼎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多干货资源推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