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吴隐之(译文)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郡鄄城人。刚成年时就与众不同,具有崇尚廉洁的情操,即使每天都进餐仅食豆羹,决不享用非分之粮,粮食没有一点储备,也不谋求不当的来路。十多岁时,遭遇了父丧的痛苦。奉养母亲极为尊重。居家与太常韩康伯为邻,韩康伯的母亲是一位贤良明理的妇人,对韩康伯说:“你如处在选拔官吏的地位,应举荐像吴隐之这样的人。”当韩康伯作了吏部尚书,吴隐之便沿着被清除了的台阶,接着调升为晋陵郡太守。在州郡廉洁守贫,妻室自担柴草,冬月没有被子,曾经脱下衣服浣洗,没有衣换,只得披着棉絮,勤劳清苦与贫穷庶民无别。广州环围山海,出产珍品异物,一匣宝物,足够几带费用,但这里瘴疫流行,一般人视为畏途。只有家境贫寒在内陆无法登上官阶的人,才求补此地长官,所以前后刺史皆多贪财。朝廷打算革除岭南弊端,任用吴隐之为广州刺史。据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称为贪泉,饮了它就贪得无厌,吴隐之既到了这里,告诉他的亲人说:“不见可贪的东西,使寸心不乱。越过五岭丧失廉洁,我知道其中原因了。”即往泉水所在处,舀取泉水喝了,并赋诗道:“古人传说这泉水,舀来喝了贪千金,试让伯夷叔齐饮,始终不变廉洁心。”待到广州以后,崇尚廉洁的品行有加无减,日常吃饭不过是蔬菜和干鱼罢了,官备的帷帐器用皆交给外库,当时有人认为他是故意做作,然而他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做法。当卢循侵入南海时,吴隐之被卢循截获。刘裕给卢循去信,命送吴隐之还都,过了许久才返回。归途之中,船上装载没有多余资财。到家后,数亩小宅地,篱笆墙垣倾斜败坏,内外茅屋六间,容纳不下妻室子女。刘裕赏赐车牛,又给建造住宅,坚辞不受。后调任为中领军,清苦节约未改常习,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有时苦难到极点,两日合吃一天的粮,自身常穿布衣且不完整,妻室子女不沾一点俸禄。义熙八年,上书请求退休,九年去世。隐之情操高洁始终不改,经常被颂扬,从做官开始到去世,经常受上级的赏赐和赠予,廉洁之士都以此为荣。他的儿子吴延之更加清廉守节,延之的弟弟和儿子在郡县做官的,常以廉洁谨慎为家门传统,虽然才学不及隐之,但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却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