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东 ‖ 首倡小说改良的“北方奇士”邓毓怡

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月,《新小说》杂志在日本横滨创刊。著名文人梁启超于其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提出“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一般以为,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小说界革命”的开始。实际上,这场革命的真正揭幕者却另有其人,他就是被称作为“北方奇士”邓毓怡。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邓毓怡和友人常㻙璋、籍忠寅等在北京成立“小说改良会”。该会的理论主张,主要通过三份文献昭揭于世,分别是署名何负的《小说改良会叙》(载(经济丛编)1902年第8号)、邓毓怡的《小说改良会叙例》(载《经济丛编》1903年第29号)和籍亮侪(忠寅)的《小说改良会公启》(载《经济丛编》1909年第30号)。其中的第二篇《小说改良会叙例》明确署名作者为邓毓怡,第一篇《小说改良会叙》虽署名作者为“何负”,而据时为复旦大学教授的周兴陆先生考证,实际亦为邓毓怡。其《“小说改良会”考探》一文明确指出:“'何负’当即邓毓怡的笔名,邓氏字和甫,谐音'何负’。《经济丛编》中还刊载了何负《经义丛编叙》《英文学课八种序》等文。”同时,该文还以为,从时间上说,邓毓怡的《小说改良会叙》发表于1902年5月,早于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近半年,“似可看作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的先声”。后来,另有学者甚至明确肯定梁氏《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受到了邓毓怡《改良小说会叙》的直接启发与影响。

《小说改良会叙》和《小说改良会叙例》是近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两篇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前文从国家存亡的高度与东西文化比较的视角,清醒认识到:“吾国人之思想界,其最致衰病者何在?曰小说是已。”以为:“举四万万余人聪慧之脑质,而纳之荒怪淫邪卑污鄙贱之小说范围中,舍此外无所知闻,无所劝法,哀哉哀哉,国安得而不垂尽也!”因此,号召改良小说,“以新国民之思想,造英杰之人物”。后文从结构、体裁、门类三个方面对古今中外的小说进行分类,特别是提出“文辞之宜留意”的六条原则:一律、团结、明快、雅驯、机趣、神气,在当时大家还不太关注小说艺术性问题的时候,也注意到小说的艺术特性,较之同期梁启超的观点,亦有进步之处。

据杨馨远所主编的《大城人物志》记载,邓毓怡,字和甫,一字任斋,别号拙园,1880年(光绪六年)农历12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白洋桥村的一个仕宦家庭,1929年3月11日病逝于北京。

邓毓怡自幼聪颖,六岁随父邓汝淮在自家学馆读书,七岁开始写诗,十多岁撰写千字长文,挥笔立就。十六岁时,被邀共纂《大城县志》,所撰文章珠圆玉润,超逸洒脱,被人称为“神童才子”。后由友人介绍到保定莲池书院,拜著名学者吴汝纶为师,不仅诗文大有长进,而且还学会英文和日文,接受许多西方进步思想。1903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不久回国后,便倾心投身到开启民智与社会改良的工作中来。1921年,国会再次被解散,邓毓怡对从政彻底失望,转而专心于书画创作。他的书法不专法一时一家,而是自唐上溯汉魏以至商周篆文,各取所长,独成一派,他擅长行书,而真草篆隶亦无不工。他的画在当时也很出名,求他作画的人很多,大约三尺长的一幅山水画要卖当时的银元一百五十元左右。每画完一幅,《北京晨报》就照相刊出一幅。邓毓怡不仅能书善画,而且在诗文方面亦有较深的造诣。他自己曾说:“吾才,画不如书,书不如诗”。早在莲池书院读书时期,邓毓怡就已负诗名,那时,他和南宫李刚已齐名,并称为吴门两才子。

1929年,任邱籍忠寅在邓毓怡逝后数月,将他生前所为诗三百余首辑为《拙园诗集》刊出。在集前序中,籍忠寅称邓毓怡为“北方奇士”,以为“其诗多似南人”,北方诗人不能与他争长。此集共分五部分,集一为五、七言古诗,集二为五、七言律诗,集三为五、七言绝句,集四为题画诗,最后一部分附录为联语。除去集四的八十余首题画诗,另外三集诗歌的题材也十分丰富。有感时伤世的时事诗,如《亡国奴》《闻大沽陷》《哀天津》;有抒情写志的咏怀诗,如《 重九感怀》《鬻画自嘲》《秋日杂感》;有体物象形的咏物诗,如《白海棠》《松竹》《耐冬》;还有带有地域特色的写景诗,如《大城城北再过刘伶墓》《过三角淀看荷花》《塞北道中》等。这些诗别具特色,饶阳常㻙璋称赞说:“诗尤超隽有奇趣,往往闲语熟字经君手,乃别有隽味逸致,读者心目为爽。”附录所收联语,以赠人联和庆吊联居多,且能自出机杼,推陈出新,成就颇高,深得方家好评。

在清末民初,战乱频繁,山河破碎,具有满腹经纶和远大抱负的邓毓怡曾更多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二十世纪初,正值盛年的邓毓怡已在诗、文、书法、绘画等方面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因而不少友人曾劝他潜心于此道,日后必将功成名就,流芳后世。而他听后却说:“今举国旦夕为奴虏,吾宁埋头腐心为百年后陈死人之计乎!”当时,他与人言天下事,常攘臂奋袖,慨然以旋转乾坤为己任。京城中的文人读到他的文章,都以为他有救世之才,非常乐意和他交往。
1903年,为了探求新的知识,邓毓怡毅然东渡日本,就学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受留学生中民主革命派的影响,思想激进,对暗杀救国抱有幻想,并于1904年春夏之交与同学密谋暗杀慈禧太后。邓毓怡先期携炸药回国,住在北京的亲友家中,并且说:“某月日君当闻有巨变发于辇下,则邓某致命遂志之时也。”为国家的未来,热血沸腾的他已勇敢抱定必死的决心。遗憾的是,后因事泄,主事者被捕,邓毓怡不得不重回日本。这时候,我国还没有发生过用炸弹狙击的事件。一年之后,才有著名革命勇士吴樾用炸弹暗杀出洋五大臣的壮举。
邓毓怡心系国家命运,投身社会政治与发展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邓毓怡与保定莲池书院的同窗谷钟秀、籍忠寅、吴鼎昌、高步瀛等组织发起“河北不缠足会”,订立《河北不缠足会章程》,号召“以强种为宗旨,痛除野蛮之积习”,弥补了北方不缠足运动的缺憾。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邓毓怡联合同志组建国民协进会,后改并共和党,任直隶支部干事,众议院选举当选为议员。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邓毓怡被张绍曾(时任绥远都统)邀至绥远,创办归绥银行并任经理。1916年,袁世凯病死,黎元洪就任大总统,恢复国会,邓毓怡辞去银行经理职务,回京复任议员。时仅一年,张勋复辟事起,国会重遭解散,邓毓怡又先后任总统府咨议、国务院咨议、经济调查会委员、盐务署顾问、盐务学校校长等职。1922年,国会再复,邓毓怡再度为议员。尽管几进几出,邓毓怡对国事的热情依然不减。他以为开国十年"宪法不成,乃为吾人不可旁贷之责任",故在国会复兴之后,便发起成立"宪法学会",着手译著《欧战后备国新宪法》。此书的翻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欧战后各国宪法的译著。它的出版,为民国制定宪法提供了参考依据,是后世我国宪法研究的重要基石。

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此时邓毓怡正在这个学校任教并兼斋务长之职。这个学校是我国最早的政法学校,1907年8月正式招生,李大钊应该是第一届学生。此校一直追求进步与革命,李大钊的革命生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作为一个治学有声的革命先驱,邓毓怡与李大钊相识并对其产生影响应该也始于这个时候。

1910年10月,为请求及早召集国会,天津学生积极组织“帝国学生同志会”“全国学界请愿同志会”等团体,发动各校学生投入请愿运动。法政学堂的学生由于所学专业的关系,尤其活跃。在学校“大讲堂”举行的学生大会上有一名同学慨然断指,在白布上用指血书写“立宪救国”“速开国会”“誓死请愿”等十几个大字,贴在墙壁上。还有一名同学用刀刺破肘臂,血流不止。会场上同学相率痛哭,愤怒呼叫,声音震动大厅。多年后李大钊在该校纪念会上回顾当年的情景时说道:“那种悲惨激昂的光景,我终身不能忘!”邓毓怡曾撰《李访渔挽诗》说:“岂真醇酒折英雄,精悍犹存落拓中。髀肉才生身未老。政坛遽失李横冲,宪政萌芽试访寻,讲帷深处共沾襟。只因国事偏如此,辜负当年血泪痕。”诗后有注又释:“清末立宪运动,法校几为北洋重心。学生慷慨激昂,割臂断指,君与余集会劝慰,满堂恸哭。”可见,邓毓怡与李大钊曾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共同面对同一事件,并均长久未忘。后来,李大钊任《晨钟报》主编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时仍然常到邓毓怡家(北京黄化门碾儿胡同24号)作客,继续保持着密切联系。1922年6月,邓毓怡等发起成立北京宪法学会,李大钊列名为103名会员之一。

邓毓怡早年于天津,除在北洋法政专门学堂任教,还受聘于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曾为国家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邓毓怡投身教育,始于1904年他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归来。密谋行刺慈禧不成,使他认识到要想改变国家的落后状态,单靠少数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其需要全体民众的觉醒,而开启民智的唯一途径是兴办教育。于是,他放弃在京任职的机会,回到家乡,同兄长邓毓恺一起创建了一所新式学堂,起名为启智学堂,此为直隶各县有私立学校的开始。这所学堂开设的课程有国文、英文、算术、地理、历史、修身、格致(包括自然和动物、植物、矿物及理化等初级知识)等。此后,邓毓怡还在家人的协助下创办了一所自强女子学堂,该学堂是直隶省创建最早的一所女学堂,天津的“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就是仿效这所学堂而建。自强女子学堂与启智学堂所学的课程大致相同,学堂的教材是邓毓怡和另一名留日生王世琛(字钧甫)翻译的日本中小学教科书。两所学堂均不收学费,本村及附近村镇的子女无论贫富均可入学,因而两校创办时间不长就已经具备很大的规模。

斗转星移,邓毓怡辞世已近百年,关于他的历史地位与多样贡献仍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关于他的生平、家世、书画与诗文作品仍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和挖掘。对邓毓怡的更多关注和研究,不仅对揭秘京畿地方区域文化,而且对考察我国近代政治史、教育史、书画史和文学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原刊于《廊坊日报》2021年11月4日第5版,题目与内容均有更动。http://epaper.lfcmw.com/rbpaper/pc/layout/202111/04/node_B01.html)

阅读链接

许振东 ‖ 昆弋“热窝子”与活跃津门的“东安高士”

许振东 ‖ 寒风行(诗歌幷朗诵)

许振东 ‖ 明清文安王氏家族的衍变与家风

许振东‖“畿南三才子”传奇③殷岳:“河朔大侠”的旅行梦

许振东‖“畿南三才子”传奇②张盖:以土室自封的隐者

许振东‖“畿南三才子”传奇①申涵光:一位久被遮蔽的文学大师

许振东‖清代京畿三位徙疆文人的视域转换与文学呈现 ——以纪昀、徐松、王树楠为对象(上)

许振东:诗意的生存与吟唱 ——序《雨時詩集·生命与思考》

许振东 ‖ 视域跨越与诗意转换 ——李东辉散文作品例评

许振东 ‖ 清末大城王玉骥与其文学创作

(0)

相关推荐

  • 诗 // 无诗叙

    无诗叙 无诗叙 --呆痴.瓜宝.两个词 一组合,就是今天上午的主题 --椅子坐歪,茶杯喝干. 眼前还是空无一字.诗歌并不从屏幕中 跑出.它还是虚无中.零灵感 --到是头脑中云山雾罩,风物全失, 出现恍 ...

  • 夏筱翊:呼遣风雷入我诗——记民初国会议员何雯

    呼遣风雷入我诗 --记民初国会议员何雯 安徽怀宁 夏筱翊 长揖傲夷齐看山外白云招隐共诗崖酒岛 所居在廉让访洞中丹灶编书续高士神仙 民国七年(1918)六月,34岁的何雯从家乡--怀宁江镇出发,越库岭, ...

  • 诗 // 重阳节叙

    重阳节叙 重阳节叙 对应--几个老者.抑郁症病人. 看见世界,要么红.要么绿.要么黑. 单向度.形容中全是愤怒言辞 --敌人.朋友属同义词.必须警惕. 他们亦警惕了.树立起语言的屏障. 就是连风景也不 ...

  • 诗 // 讽谕叙

    讽谕叙 讽谕叙 迷恋.语言的神秘.向上生长 的蓬勃--修剪的秩序,不再形成 --遇风喧哗,遇霜枯萎--嘿! 乱是另一种境界:化约.药,不可回避. 吾必须成为大众的敌人.必须在懂 与不懂之间,选择不懂- ...

  • 诗 // 我的星期日

    我的星期日 我的星期日 --纪念奈保尔 向左,向右--从一片海到另一片海, 人的故事没有填满一条海沟.一种鱼和 几千种鱼,游弋的故事,仅仅是表面现象. 在黯淡的,永不见天日的礁石洞穴中, 谁知道隐藏了 ...

  • 诗 // 深夜叙

    深夜叙 深夜叙 夜晚.我把榄仁树与建筑工地 拉在一起.崇高的意象.一颗星在飞. 这是关于昨天的记忆.很诡谲啊. 犹如村头溪流,哗哗响,成为想象的源头. 但我真正注意的是,邻居老李走过时, 低头停驻了片 ...

  • 诗 // 没有来由

    没有来由 没有来由 没有来由.腾空而起的这句话, 就像苍隼在脑袋里乱飞--脑袋的 大山,脑袋的河流--妈妈的. 经常这样难道不是一种病?想象臆症. 好.承认它--落实到这首诗中, 必须出现关山万里这样 ...

  • 诗 // 无题叙

    无题叙 无题叙 --隔着海,看大陆海岸 涌起的云--我能用什么词形容? 此刻,仿佛哈姆雷特著名的 问题,涌入我的脑袋.说它们像狼烟, 却比狼烟白.像花朵,又比花朵凌乱 --简直成为数学-- 狗日的,我 ...

  • 诗 // 中元叙

    中元叙 中元叙 旋转上升.只是要摆脱--什么? 时间引力带来的下坠.这种古老的感觉, 犹如身体里血冲至大脑,热,一瞬间 胀脸.茫茫无穷的,是看见一切非常混乱. 是打开心扉的时候了.必须内窥, 发现精神 ...

  • 诗 // 旁观叙

    旁观叙 旁观叙 --反复追问--禅让之说也是虚伪. 剑戟在宫墙下林立,刀斧手已经隐于帷帐. 这些全是史官的叙述.无论我翻到哪一页, 都能听到心跳气喘,凝固如火山石. 至于阿谀之辞,混乱就像蝗虫盘旋.嗡 ...

  • 诗 // 风流叙

    风流叙 风流叙 --读史札记 "-相煎何太急--".八王之乱, 还是煎了--直读得我,心跳如鼓击, 眼前不断出现血腥场景.兄弟 算什么,叔侄亦全是敌人.引起的猜疑, 全都匪异所思- ...

  • 诗 // 眩晕叙

    眩晕叙 眩晕叙 强烈的反光,使大海变得眩目, 犹如一首诗的开始.接下来会发生 什么--一场激烈的海战, 一次隆重的围捕?--都不是这一片海域 曾经发生过的.只是想象--我仍然要说, 渴望看到不平凡的事 ...

  • 诗 // 解释叙

    解释叙 解释叙 解释的解释:奔跑的勒杜鹃. 不是客观的描述,而是夸张的修辞. 有用?没有用.为什么这样说? 阳光下艳丽有感染力.奔跑的勒杜鹃, 带来好心情.看到什么都欢喜-- 看到一条小沟溪,前天在大 ...

  • 诗 // 飞行叙

    飞行叙 飞行叙 晨飞犹如超现实--腾空,旋转, 校准方向,然后穿过夜,在明净中前进. 机器均匀运动.耳轰鸣.膨胀筋脉. 然后是看见垒成山峦的云--另一种与虚无的 接近:壮丽的空洞.值得赞美. 值得胡思 ...

  • 诗 // 洞背夜宴

    洞背夜宴 洞背夜宴 语言的蚂蚁,语言的豹子,都是 想象在放蛊,惑视听--如能一笔 写出三千里河山,写出昆仑高, 渤海低,算本事么--我到不屑如此. 我五笔才写出一个洞背村,十笔才 写出沙姜鸡--犹如细 ...

  • 诗 // 遗忘叙

    遗忘叙 遗忘叙 --需要从广泛中收缩.从尖锐中 找得平和--任务--时代的.众人的, 表象.撕开.停止.转换-- 放大的,是血管里新的悸动.衰败的前兆. 必须忘记它内在的红:浓稠.渴望清如水. 奔腾之 ...

  • 诗 // 立冬叙

    立冬叙 立冬叙 --快来,在人生的暮年,染黑 如霜的头发:视觉中的青春摇晃着, 在冬天的寒冷中,昂扬着头颅. 快来,欲望必须燃烧的像失控的马达, 发出爆炸的轰鸣,击打空气. 快来,你感受到了的,必定是 ...

  • 诗 // ……叙

    --叙 --叙 俯瞰.仰望--都是海, 都是海的乱象--革命的海, 反革命的海.爱情的海, 失恋的海--玻璃海,沙漠海. 钢铝铜铁锌海,泡沫塑料海, 最后是人海--热闹的,孤独的, 说不清楚,也道不明 ...

  • 诗 // 琐碎叙

    琐碎叙 琐碎叙 想象力的分化,就像一棵树长杈, 一枝成主干一枝向旁边歪.观赏者的 总结,丰富了形态.史氏如果写, 出现的描写肯定玄而又玄,隐喻宇宙定理. 我不行,具体性始终是我萦萦于心 不放弃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