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东 ‖ 首倡小说改良的“北方奇士”邓毓怡
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月,《新小说》杂志在日本横滨创刊。著名文人梁启超于其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提出“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一般以为,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小说界革命”的开始。实际上,这场革命的真正揭幕者却另有其人,他就是被称作为“北方奇士”邓毓怡。
一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邓毓怡和友人常㻙璋、籍忠寅等在北京成立“小说改良会”。该会的理论主张,主要通过三份文献昭揭于世,分别是署名何负的《小说改良会叙》(载(经济丛编)1902年第8号)、邓毓怡的《小说改良会叙例》(载《经济丛编》1903年第29号)和籍亮侪(忠寅)的《小说改良会公启》(载《经济丛编》1909年第30号)。其中的第二篇《小说改良会叙例》明确署名作者为邓毓怡,第一篇《小说改良会叙》虽署名作者为“何负”,而据时为复旦大学教授的周兴陆先生考证,实际亦为邓毓怡。其《“小说改良会”考探》一文明确指出:“'何负’当即邓毓怡的笔名,邓氏字和甫,谐音'何负’。《经济丛编》中还刊载了何负《经义丛编叙》《英文学课八种序》等文。”同时,该文还以为,从时间上说,邓毓怡的《小说改良会叙》发表于1902年5月,早于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近半年,“似可看作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的先声”。后来,另有学者甚至明确肯定梁氏《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受到了邓毓怡《改良小说会叙》的直接启发与影响。
《小说改良会叙》和《小说改良会叙例》是近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两篇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前文从国家存亡的高度与东西文化比较的视角,清醒认识到:“吾国人之思想界,其最致衰病者何在?曰小说是已。”以为:“举四万万余人聪慧之脑质,而纳之荒怪淫邪卑污鄙贱之小说范围中,舍此外无所知闻,无所劝法,哀哉哀哉,国安得而不垂尽也!”因此,号召改良小说,“以新国民之思想,造英杰之人物”。后文从结构、体裁、门类三个方面对古今中外的小说进行分类,特别是提出“文辞之宜留意”的六条原则:一律、团结、明快、雅驯、机趣、神气,在当时大家还不太关注小说艺术性问题的时候,也注意到小说的艺术特性,较之同期梁启超的观点,亦有进步之处。
二
据杨馨远所主编的《大城人物志》记载,邓毓怡,字和甫,一字任斋,别号拙园,1880年(光绪六年)农历12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白洋桥村的一个仕宦家庭,1929年3月11日病逝于北京。
邓毓怡自幼聪颖,六岁随父邓汝淮在自家学馆读书,七岁开始写诗,十多岁撰写千字长文,挥笔立就。十六岁时,被邀共纂《大城县志》,所撰文章珠圆玉润,超逸洒脱,被人称为“神童才子”。后由友人介绍到保定莲池书院,拜著名学者吴汝纶为师,不仅诗文大有长进,而且还学会英文和日文,接受许多西方进步思想。1903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不久回国后,便倾心投身到开启民智与社会改良的工作中来。1921年,国会再次被解散,邓毓怡对从政彻底失望,转而专心于书画创作。他的书法不专法一时一家,而是自唐上溯汉魏以至商周篆文,各取所长,独成一派,他擅长行书,而真草篆隶亦无不工。他的画在当时也很出名,求他作画的人很多,大约三尺长的一幅山水画要卖当时的银元一百五十元左右。每画完一幅,《北京晨报》就照相刊出一幅。邓毓怡不仅能书善画,而且在诗文方面亦有较深的造诣。他自己曾说:“吾才,画不如书,书不如诗”。早在莲池书院读书时期,邓毓怡就已负诗名,那时,他和南宫李刚已齐名,并称为吴门两才子。
1929年,任邱籍忠寅在邓毓怡逝后数月,将他生前所为诗三百余首辑为《拙园诗集》刊出。在集前序中,籍忠寅称邓毓怡为“北方奇士”,以为“其诗多似南人”,北方诗人不能与他争长。此集共分五部分,集一为五、七言古诗,集二为五、七言律诗,集三为五、七言绝句,集四为题画诗,最后一部分附录为联语。除去集四的八十余首题画诗,另外三集诗歌的题材也十分丰富。有感时伤世的时事诗,如《亡国奴》《闻大沽陷》《哀天津》;有抒情写志的咏怀诗,如《 重九感怀》《鬻画自嘲》《秋日杂感》;有体物象形的咏物诗,如《白海棠》《松竹》《耐冬》;还有带有地域特色的写景诗,如《大城城北再过刘伶墓》《过三角淀看荷花》《塞北道中》等。这些诗别具特色,饶阳常㻙璋称赞说:“诗尤超隽有奇趣,往往闲语熟字经君手,乃别有隽味逸致,读者心目为爽。”附录所收联语,以赠人联和庆吊联居多,且能自出机杼,推陈出新,成就颇高,深得方家好评。
三
四
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此时邓毓怡正在这个学校任教并兼斋务长之职。这个学校是我国最早的政法学校,1907年8月正式招生,李大钊应该是第一届学生。此校一直追求进步与革命,李大钊的革命生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作为一个治学有声的革命先驱,邓毓怡与李大钊相识并对其产生影响应该也始于这个时候。
1910年10月,为请求及早召集国会,天津学生积极组织“帝国学生同志会”“全国学界请愿同志会”等团体,发动各校学生投入请愿运动。法政学堂的学生由于所学专业的关系,尤其活跃。在学校“大讲堂”举行的学生大会上有一名同学慨然断指,在白布上用指血书写“立宪救国”“速开国会”“誓死请愿”等十几个大字,贴在墙壁上。还有一名同学用刀刺破肘臂,血流不止。会场上同学相率痛哭,愤怒呼叫,声音震动大厅。多年后李大钊在该校纪念会上回顾当年的情景时说道:“那种悲惨激昂的光景,我终身不能忘!”邓毓怡曾撰《李访渔挽诗》说:“岂真醇酒折英雄,精悍犹存落拓中。髀肉才生身未老。政坛遽失李横冲,宪政萌芽试访寻,讲帷深处共沾襟。只因国事偏如此,辜负当年血泪痕。”诗后有注又释:“清末立宪运动,法校几为北洋重心。学生慷慨激昂,割臂断指,君与余集会劝慰,满堂恸哭。”可见,邓毓怡与李大钊曾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共同面对同一事件,并均长久未忘。后来,李大钊任《晨钟报》主编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时仍然常到邓毓怡家(北京黄化门碾儿胡同24号)作客,继续保持着密切联系。1922年6月,邓毓怡等发起成立北京宪法学会,李大钊列名为103名会员之一。
邓毓怡早年于天津,除在北洋法政专门学堂任教,还受聘于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曾为国家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邓毓怡投身教育,始于1904年他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归来。密谋行刺慈禧不成,使他认识到要想改变国家的落后状态,单靠少数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其需要全体民众的觉醒,而开启民智的唯一途径是兴办教育。于是,他放弃在京任职的机会,回到家乡,同兄长邓毓恺一起创建了一所新式学堂,起名为启智学堂,此为直隶各县有私立学校的开始。这所学堂开设的课程有国文、英文、算术、地理、历史、修身、格致(包括自然和动物、植物、矿物及理化等初级知识)等。此后,邓毓怡还在家人的协助下创办了一所自强女子学堂,该学堂是直隶省创建最早的一所女学堂,天津的“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就是仿效这所学堂而建。自强女子学堂与启智学堂所学的课程大致相同,学堂的教材是邓毓怡和另一名留日生王世琛(字钧甫)翻译的日本中小学教科书。两所学堂均不收学费,本村及附近村镇的子女无论贫富均可入学,因而两校创办时间不长就已经具备很大的规模。
斗转星移,邓毓怡辞世已近百年,关于他的历史地位与多样贡献仍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关于他的生平、家世、书画与诗文作品仍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和挖掘。对邓毓怡的更多关注和研究,不仅对揭秘京畿地方区域文化,而且对考察我国近代政治史、教育史、书画史和文学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原刊于《廊坊日报》2021年11月4日第5版,题目与内容均有更动。http://epaper.lfcmw.com/rbpaper/pc/layout/202111/04/node_B01.html)
阅读链接
许振东‖清代京畿三位徙疆文人的视域转换与文学呈现 ——以纪昀、徐松、王树楠为对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