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无他恕而矣——《素书》悟读之【27】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求人之志章第三》悟读【10】
【原典】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
【译文】
合乎恕道宽以待人,坚持严于律己,所以能够团结人。
【悟读】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此联系中华儿女共同推崇之经典家训,常见于宗祠、家谱、世家门厅。上联言传家之宝非金非银,而是忠厚处世立身之道;下联强调文化在家族传续中的作用,不废诗书,祖宗世泽,光大门庭,瓜瓞绵绵。
江湖风云,变幻莫测;人处其中,居而不易;
处世无奇,唯德是馨;但有绝招,忠恕而已。
处世无他恕而已。恕道,出自《论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作为终生的行为准则,夫子以“恕”为首选,其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在夫子之思想体系中,有两段重要的论述为“忠恕之道”作了很好的注脚。“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共通之处在于,推己及人,是谓恕道。
笃行,出自《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既有切实履行严于律己之意,亦有行为忠厚之意。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于世,皆不可避免地会犯错,当别人犯的是无关原则之错时,须有宽容之心,此推己及人之美德。然此言说易行难,一般而言,比起原谅别人,人往往更容易原谅自己;比起指责自己,人往往更容易指责别人。
对忠恕之道的理解,须澄清两点:第一,忠恕之道并非要求做一个“乡愿”,即无原则和稀泥的老好人,此伪君子也;第二,忠恕之道并非对所有事情皆须无原则无条件地宽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