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四个层次:不知我不知,不知我知,知我知,知我不知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将继续「儒家经典」,四书里《论语》的共读。
上一篇里,我们读到了君子的选择,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比如,我们去寺庙里求神拜佛的时候,便要心存敬意,按照神佛说的去做,去践行他的价值观,否则便是谄媚。
反之,我们走在路上,看到有人需要帮助,那么,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就是我们该做的。若是因此退缩,而不去做,那便是怯弱。
我们每一个人若是都能够以《论语》为标杆,严格地要求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为之,便是对这个社会最大的善意。
更多内容,请戳:孔子谈选择:君子当洁身自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接下来,我们将读到《论语》「为政·第二」的共读,希望能够对你有启发~
01.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为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
先来立下一下这三句话。
这里的「礼」字,按照历史学家钱穆的的解释,是指一切政治制度、社会风俗、人心之所在,以及日常生活之表现,而又为当时大群体所共同遵守。
夏朝有天下四百年,改朝还代后,殷商还是沿袭了夏朝的礼仪制度,只是有所增减。殷商有天下六百年,改朝换代后,周朝也是因为沿袭了殷商的礼仪制度,根据需要有所增减。
观察历朝历代的演变,都是取前朝的精华,去前朝的糟粕,于变化中把握道理和规律,才能够以史明鉴,预知未来100年,乃至1000年的发展。
这也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前挂着的「攻心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评价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时候,很多人都对其「事必躬亲」颇有微词,认为都是因为他过于严苛,大权独揽,才使得蜀汉末期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迫局面。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诸葛亮在来到益州以前,曾在《隆中对》里评价说「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因而才会在吸取了其统治失败的经验上,采取了法家的方针,推行严厉的法律,连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都要亲自过问,以此来保证蜀汉政权的稳定。
因此,我们在看待一个问题的时候,也要向孔子和诸葛亮学习,把这个问题放到历史长河里,以史为鉴,审时度势,以不变应万变。
02.自以为是,是个大毛病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由,是孔子的弟子,姓仲,字子路。诲,是教诲、教导的意思。女,念ru,3声,是你的意思。
孔子说,子路呀,我教导你的,你都知道了吧?知道就说知道了,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才算是真的知道。
最后一个「知」,华杉老师的解读是「知道」,我个人相比于「智慧」更赞同这个解读。
什么意思呢?
世间的道理无穷无尽,有的你可能是真的知道,有的你可能只接触到了一个皮毛,便以为自己都知道,结果和更有学问的人切磋,才发现自己原来并不知道。
这时,若是还要执意认为自己知道,不惜与别人抬杠,那就是自欺欺人了。你如果能承认自己「不知道」,然后主动开口向对方请教,别人不就教你了吗?
自己明明不知道,还不肯放下自己的好胜心,非要说自己知道,难怪王阳明会说,圣人之道很难传下去。
毕竟,若是人人都争强好胜,非要和别人争个高下,这个改一点,那个改一点,先贤之道不就越整越复杂了吗?
因此,人要学会放下自己,对不同的观点保持一个「兼听则明」的态度,知道了就说知道了,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的知道了~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论语》里「八侑·第三」的共读。
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