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gs that make me alive-08

现代人的压力主要都来自工作,但是辞职并不能使这些压力自然地消失。无业阶段只能短暂地逃避问题,这段时间可以放松一直紧绷着的神经,但等下一份工作到来时,依旧要面对这些问题。

最近总结了一下,无业游民的日子很自由,但是要想享受当下的生活,却很难。即使无业,也要做到两点,有目标和规划、有交流。可惜目标这种东西并不是想设定就能设定的,没辞职的时候感觉想做的事很多,辞职后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大多时候人关注的重点都是“不想做什么”而不是“想做什么”,毕竟比起追求一件事,逃避一件事给人的感觉更迫切。

作为一个从来都没有主动交流欲望的人,职场中不得不进行的交流反倒是难得的益处,因为辞职后唯一与人沟通的渠道没有了。自诩是能享受孤独的人,但是长时间待在家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难免也会觉得无聊。人都是社会动物,总要与外界发生联系的,与人沟通过程中产生的思维碰撞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愉悦感。感觉自己需要与人沟通,但是又没有沟通的欲望,真是无解。

如果一个无业游民能够有目标有规划,同时又和外界保持联系,那他的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放松吧。可惜现阶段一项都没能做到。

在家中时,很喜欢大风天和雨天,听着窗外风呜呜地叫,整个世界都笼罩在雨中,总会让人觉得和世界之间没有了隔阂,自己和雨和风融入一起,这样的时刻,真适合宅在家中啊。


《他乡的童年》:横向看教育

著名记者周轶君最近策划了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以自己的视角探讨各国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多年丰富的记者经验,这样的拍摄对她来说应该得心应手。
这个选题挺有新意的,横向对比的方式会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角。已经出的几集里,从不同国家的教育方式深受本国文化的影响,比如日本强调集体主义,喊口号、重规则这些都是在尽可能地抹去个人在集体中的棱角。芬兰教育强调平等、自由,重视孩子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印度贫富差距大,富人对学习方式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但互联网式的教育正在试图缩短这种差距。英国贵族学校的精英教育侧重于教会孩子去关心弱势群体。
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化氛围会影响教育方式,而不同的教育方式又反过来会加强这种文化。
9岁芬兰孩子对于成功的定义
虽然探讨的主题是固定的,但是每一集的拍摄方式不同,比如第一集拍摄的是日本的幼儿园,芬兰拍摄的是几所小学,印度采访了一些教育专家。这种不同的方式会带来不同的视角,但我个人更喜欢同一个拍摄方式,比如都从幼儿园的课程、老师和孩子的关系开始讲起,这样也许对比会更明显。
《拔蒲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
早好几年就在豆瓣上关注了沈书枝,看她工作、安家、生孩子。这本《拔蒲歌》是她的新书,依旧是描写南方家乡的食物、风候。作为一个北方人,既看到了一些小时候熟悉的植物,比如凤仙花、紫茉莉,也了解了很多只有南方才比较常见的植物,比如竹笋、雪里蕻。
农村常见的紫茉莉
文字很朴实,但是读的时候有很多共鸣。大约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多多少少开始怀念故乡了。尤其是在北京的几年,每每看到小区里的泡桐树、看到路边的紫薇花,都会想到小时候的故乡。
我也写过很多家乡的食物,从春天的香椿炒鸡蛋,到夏天的凉拌松花蛋,秋天的煮玉米,到冬天的烤红薯,尽管在外也能买到吃到,但总是更怀念家乡的味道。
味蕾是有记忆的,记录下这些,仿佛是本能驱使,不能实现的味觉思念只能用文字来慰藉。
《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生活的调味品
写小说是村上春树的主业,翻译和写随笔是他调剂生活的方式,也是我生活的调味品。
读大块头读得疲惫时,拿起一本他的随笔来读,真是一件惬意的事。在写作时,很多时候他给人的感觉都像是自言自语,想到什么就写出来,无论是再小的事,都能挖掘出写作的角度,这是很不容易。
读他的随笔时,总觉得他活在自己的写作世界里,同时没有和现实生活脱节。这样写作时不特意去讨好读者的方式,反倒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对一个作者来说,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吧。
摘录一段书中很有意思的话:

我认为最理想的派对应该是这个样子:人数在十到十五人之间,人人悄声交谈;大家都不交换什么名片,也不谈论工作;房间的一角,弦乐四重奏规规矩矩地演奏着莫扎特;不怕人的暹罗猫惬意地睡在沙发上;美味的黑品诺葡萄酒已经打开瓶盖;从露台可以眺望夜幕下的大海,海面上浮着半轮琥珀色的月亮;微风带来无限芬芳,身着丝绒晚礼服、睿智而美丽的中年女子亲切地向我详细解释鸵鸟的饲养方法。
“要想在家里饲养一对鸵鸟的话,村上先生,那至少需要一块五百平方米的地皮。围墙非得有两米高才行。鸵鸟是长寿的动物,有的寿命甚至会超过八十岁……”
听她娓娓道来,渐渐地萌生出这样的心情:“在家里养上一对鸵鸟倒也不赖嘛。”
若是这样的派对,倒也不妨去看一看。可能的话,有没有哪位开一场试试?

这种有趣是不是一点都不矫揉造作?

《82年生的金智英》:女性的困境
这本韩国的小册子最近很火,同名电影即将由孔刘和郑有美出演。书很薄,一个多小时就能读完,说是小说,其实更像是一位普通女性从出生到又生了女孩这个轮回中所遭受的不平等事件记录。
在亚洲文化中,女性的一生一直都在这样的不平等的困境中,因此即使这本小书没有任何文学技巧,也没有故事转折,却让如此多的人有了共鸣。
金智英在韩国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书中的事件也是每位女性一生中多多少少都会有的困境。
从出生时重男轻女——长辈总说生个女孩“也”挺好,到小学时教育女生要安静男生可以顽皮,初中时物质匮乏的话家里好吃的要先分给男孩然后才给女孩,高中时在公交车上被性骚扰,大学时谈过一次恋爱就被称为“被嚼过的口香糖”,毕业后找工作职场里有歧视,升职和家庭很难兼容,有了孩子后不得不放弃事业,再次生了女孩又要被歧视……这就是女人的一生。
男性读这本书时,不要感觉被冒犯,男性不完全是既得利益者,同时也是男女不平等的受害者。不是女性,很难感同身受的话,永远不能理解这些无处不在的隐性歧视。
《此岸》、《三万英尺》:窥探精英女性的生活
有时候想找到一本写得既不尴尬又不严肃的当代中文小说打发时间,很难遇到合适的,这时候看到马曳的小说,就觉得恰到好处。
关注“奴隶社会”公众号的读者应该很熟悉她,作为法学院博士,又是纽约执业律师,她的两本小说都是依托于自己的职场经验。因为是熟悉的工作环境,她的小说中职场部分足够真实,抛却感情部分,只看职场描写也挺精彩。

她笔下的女性,身处投行、律所、咨询行业,无一不是精英阶层,但又有血有肉,面对感情她们也会犹豫、胆怯,却都在勇敢地爱着。无论职业高低,那些恋爱中的小纠结和情绪都是共通的。

缺点也有,就是抛却那些带有光环的工作,这种写作手法很流水账。不过如果追求的只是读得开心,这些缺点都可以忽略吧。

最近看的一本插画,树懒真可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