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互联网的泡沫

作者:曹曼博士

来源:Dr曹曼

导语
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有没有泡沫,有的话早发现早解决,没有的话权当提个醒。
这里的泡沫与其它泡沫内涵相似,指的是对现实需求的预测偏高,和虚拟需求的过度膨胀,导致表面上的虚假繁荣。若不及时调整,将会造成重创,甚至是毁灭性打击。
提前预测到泡沫的产生,分析其中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将危险消灭在萌芽之中,是写本文的目的。个人认为,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泡沫,并到了该采取措施消除的程度了。

一、 产生泡沫的背景

各国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侧重点不同。2012年工业互联网产生于美国,很快得到各国政府领导的重视,中国、美国以及欧洲国家更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其发展速度几乎同步,但侧重点各有不同,究其根本是发展模式的不同。美国侧重于应用软件开发,发挥行业联盟的作用;德国侧重于硬件开发,发挥制造业智能化的主导作用;我国侧重于平台系统(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已建平台500多个,而发达国家仅不到100个),发挥行业头部企业的骨干作用。

我国步子迈的太大,虚拟需求过度膨胀。在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也没有方法学可利用的情况下,各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启了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探索之路。尤其是我国,以“争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领者”为发展战略,采取跨越式(设备智能化)发展策略,大力支持行业头部企业直接建设双跨平台。而目前,由于自动化基础不牢仍需要补课,加之大企业有发展的惯性和船大难掉头的弊端,一鼓作气建成平台后,却遇到难题——行业内企业因数据安全和增效额度的问题,不愿上平台、用平台。因此也就出现了虚拟需求过渡膨胀现象。

我国由政府主导,依托研究人员做决策支持。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建设由政府主导,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重点支持网络平台建设,主要集中在行业头部企业和少数IT企业,有相对局限性。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依托其下属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通院),提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并承担大量具体工作。根据发展的需要,又成立了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共同为工信部提供服务。可以看出掌握我国工业互联网命脉的是“政研派”,其特点是对新知识接受快、思想活跃,习惯从上向下和抓大放小,与现实需求有偏差在所难免。

欧美国家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主导。欧美国家的做法与我国不同,由国家制定战略和市场化政策,发挥行业组织(如协会和联盟)的作用,企业为主体从下向上或上下互动。即使是IT头部企业主导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也是基于生产一线的变革需要,与线下生产制造企业密切合作,围绕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系统开展设备智能化、网络化连接和平台化管控工作。从设备到工艺,从企业到集团,再到行业,逐层实现智能化。设备和工艺的优化模型在平台层不断积累丰富,逐渐由量变到质变,实现平台功能的升级强化,再用挖掘大数据的结果为线下赋能,就不会出现建好平台推广难的问题。

二、 泡沫产生的原因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生泡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进行阶段性小结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是必要的。

民企作为主力军,政府支持后难受控。建设模式以行业头部企业为主,打造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几个巨无霸IT企业在内,虽然企业实力都很强,但没有成功的案例可参考,也没有理论方法做指导。按经历者的话讲,会踩无数的坑,走弯路交学费成了常态,实际上,工业互联网建设的进程没有设想的那么顺和快。跨界团队建设难、试错成本高,在这些问题面前,国有企业并没有优势,这也是平台公司国有企业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平台的功能强大,尤其是对双跨平台有更高期待,在政府的支持下,民企成了建平台的主力军。他们机制灵活行动快,但也有政府支持后执行过程中难受控的不足,不能提前解决行业内企业上平台、用平台的顾虑,导致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的实际进展滞后于发展规划预期(看平台企业的利润来源最有说服力),也就无法很好地为行业服务。

跨越式发展,外强内虚。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国家重点支持平台建设的战略,毫无疑问是正确的,问题是怎么建平台。在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没有时间对平台建设模式进行充分论证的情况下,采取跨越式发展,直接支持行业头部企业进行双跨平台建设,迎接风险挑战是必须有准备要面对的。头部企业的经济实力强,拥有应用场景和社会资源,基本上都是采取自建团队的方式,没有与行业内各细分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共同完成。一味追赶速度的要求,对建平台困难预估不足,从易到难,首先实现的是可视化的功能,表面上看有高大上的效果,而其可持续增效的核心功能难以落地和丰富,满足不了行业发展升级的需要,造成了外强内虚的局面。

现在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是,行业内部企业之间有竞争关系,平台建设模式未充分考虑该因素的影响,企业害怕数据外泄,包括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不愿或不敢上平台、用平台和充分开放数据,是平台在推广应用中碰到的共性问题和困惑。

完善核心功能,需要较长时间努力和积累。行业头部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一般都是成立一个公司或部门,专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一把手工程,已成行业内的共识。国有企业和大企业领导亲自参与是不现实的,即使是二级企业的一把手领导,也很难做到亲自操刀,并有完整的时间投入。加之跨界人员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很难保证战略战术的一致性。特别是政府领导不了解一线的真实情况,应用场景的边际条件和保障政策,与现实有明显脱节,两化融合多停留在可视化上,而降本、增效、提质、绿色和安全(概况为可持续增效)核心功能的实现,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特别是深水区(PaaS层)有大量高难度工作(如增效模型建设),需要传统产业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优秀IT人员组建跨界团队,通力协作才能完成。包括两方面人员的团队建设与管理,和团队内人员的沟通与融合,没有3-5年时间的磨合,平台开发工作很难顺利进行。要实现双跨大幅度的产业融合,与可持续增效生态体系建设,涉及多专业人员的有效组合和高效协作,需要各种大量数据的积累和加工处理,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短时间内达成的确不现实。平台打造过程曲折,一旦取得初步成功,在推广应用上就有急于求成的心态,容易导致满足不了真正需求的虚假繁荣。

 三、消泡的技术手段

我国工业互联网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行业平台功能完善,数据保密和安全。

行业平台需要细分行业分工合作共同打造。行业平台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做到掌握行业内所有核心技术和经验,需要整合行业内所有优势力量和资源共同完成,建设者联合行业代表制定共建方案和机制,包括行业细分,各子行业头部企业的选择条件,参与共建的方式方法和责权利,发展和退出计划等。细分的颗粒度与从业企业的经营范围保持一致,大方向是颗粒度越来越小,发展过程中不断细分和剥离,产业融合的范围和深度、创造的价值和带来的收益都将越来越大。

国家制定能调动行业内大部分企业参与的战略和政策,要以企业为主体,让各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参与平台的建设,鼓励从下向上发展,即从设备的智能化到企业的,再到行业的,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子行业头部企业的选择,不一定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建议三个主要条件:(1)经济实力排在前几位;(2)企业一把手重视并亲自抓;(3)有几年从事工业互联网方面业务的经验。合作机制是关键,平台增效是核心,坚持责权利对等原则,在平台上能获得有竞争优势的持续增效。

数据保密和安全需要有对应的技术产品做支撑。平台是开放的,要在平台上实现数据的保密和安全,看似矛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观念的颠覆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是必须的。 “微平台”应运而生,它是从平台中长出来的“软硬件产品”,是平台功能的延伸或分布式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核心单元或细胞,服务于企业(包括生产现场或PC与移动端),类似于“微信” 是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的细胞,服务于个人。

微平台的主要功能有:(1)平台功能本地部署,实现智能化生产管控,优化生产、方便监管,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绿色和安全;(2)保密与开放可选择,自由设置与平台的断连、功能与数据的开关,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获得平台的功效;(3)无限连接与持续优化,不定期选择连接平台,下载所需功能模型,获得平台赋能,包括跨平台之间的连接,整合一切需要和可以整合的资源,获得持续优化的技术支撑与增效服务,确保产品的先进性和竞争优势;(4)灵活方便与个性化需求,技术的发展越先进,平台的颗粒度越小,选择的自由度越大,自主的开发越容易实现,满足的个性化需求越到位,获得的服务越灵活方便。

有了微平台,发展工业互联网就是将有关设备连接起来,并能做到有创造性地共享所需的数据。设备的智能化就是开发与之配套的微平台,企业与行业的智能化就是微平台间的连接和优化,这样从下向上发展工业互联网也就容易多了。

双跨与产业融合需要政府引导和联盟推动。“微平台”适用于各个行业,可满足企业解决数据保护和定制私有化部署的需求,企业上平台和用平台的顾虑打消了,既有利于平台的推广,也有利于平台的建设。这需要平台建设主导者有开放的心态,有容乃大的胸怀,和率先垂范的奉献精神,心甘情愿为行业付出的情怀,并借助行业组织的力量,完善行业平台建设与推广行动方案,实现可持续共赢的目标。

开放是相对的,竞争是发展的推动力,微平台不仅是企业和设备间的连接器,也是企业和设备个性化(包括核心和专有技术开发)的保护器。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沿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行业内企业间的连接和数据融合,再沿产业链进行跨行业企业间的连接和数据融合。要使该融合顺利进行,政府出台引导政策是必要的,发挥行业组织(如协会和联盟)的作用也是必须的。平台主导者需按行业平台要求,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共赢为目标,制定微平台技术产品标准和推广应用计划,完善国家有关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在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虚拟世界与实现世界的交互中,在试错和迭代中持续前行。

 四、未来发展的模式

决定监管工作重点从事前转向事中和事后,已过8个年头了;“互联网+监管”从提出到现在,也2年有余。各级政府部门和各行各业都做出了努力,但进展参差不齐,也暴露出来了急待解决和改进的问题,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尤其是根除发展障碍的举措,才能确保作为这次“两会”重点工作的落实。

回归平台的公共属性。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平台的公共属性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平台是公用的具有公共属性,不及时给予认可,并按公共属性的有关规定治理平台公司的话,行业发展出现问题是必然的,近期国家对平台公司的约谈处罚就是例证说明。毕竟事后处罚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在落实《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补充公共属性的内容和要素,进入持续迭代完善的状态。确保上半场的过失不再重演,下半场的发展更加顺利。

微平台可促进平台公共属性的实现。公共属性的实现,需要有对应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支撑,并借鉴上半场获得成功普及应用产品(如“微信”和“支付宝”)的特点,开发出能方便连接企业和设备的产品,并在满足数据安全和性价比高的情况下,满足使用灵活和适用范围广的需求。值得庆幸的是“微平台”诞生了,可实现各行各业各种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不但能消解企业对数据保密的顾虑,加快企业上平台用平台的进程,而且能实现生产设备智能化标准的统一,方便行业的统一监管与产业之间的融合。

平台共建模式能满足公共属性要求。平台公共属性的变现,意味着平台所有权的国有化,和经营管理企业的可控性。需要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共赢的具体目标,树立以用户为中心、追求可持续增效的经营理念,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分享增效(指在所有参与者间,包括用户和其它共建者,按贡献大小,分享利用该模式后新增的效益,不动原收益),构建“大平台+子平台+微平台”生态系统,打造取自于行业、服务于行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与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控制。

“大平台+子平台+微平台”是按平台架构来划分的,大平台服务于整个行业的生态系统,负责行业平台架构建设和运维;子平台服务细分行业的产业体系,负责子行业平台建设和运维;微平台服务两端,核心是其中的微观技术体系,确保每个模块最优、标准统一和持续发展。平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和经营管理权分开,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通过兼并、重组和生态共建等方式,利用融技术来推动技术融合、数据融合和产业融合,整合行业内外的优势资源,逐步实现平台所有权的国有化和经营管理的市场化,与行业生态体系的持续优化升级。

工业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快发展是明智之举。步子迈的太大,出现泡沫等问题是正常的,需要我们积极面对。平台作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应作为新基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有权归国家,经营管理市场化。

行业平台是为行业服务的,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与监管,和行业组织的推动与监督,以及行业内企业的通力协作与共同努力。尤其是发展初期,出现问题的几率更大,要有风险意识和及时补救的准备。综上,透过问题看本质,尤其是发展理念和战略规划,及其对应的经营模式和行动计划,决定方向、全局和未来,以上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提前谋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