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寒凝:“把我抬走后,他们还在那里找过我的手,想把我的手埋掉”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寒凝】
这是一张拍摄于1958年6月的照片。照片里一共有3位共和国元帅和8位开国将军,你能找出他们分别是谁吗?
不用在第一排找,老帅们没有坐在前排。在第一排就坐的都是来自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的志愿军伤残军人。
在持续两年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四川籍军人创下了志愿军中的三个“最多”,即参战人数最多、牺牲烈士最多、涌现的英雄模范最多。而始建于1951年的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曾先后集中供养了志愿军伤残军人2200余名。他们有些瘫痪了,有些截肢了,有些失明了,有些被战火烧毁了容貌,而照片中第一排最右边的这位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三级伤残军人易如元。他也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65军193师579团的一名战士。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休养楼
刚出电梯,笔者就听到走廊尽头的那间屋内传出悠扬的笛声。这是87岁的易如元老人又在练习吹笛子了。几年前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后,他的气息已经大不如前,但随着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的临近,记忆又把他拉回了从前。
易如元被大家称为“怪笛手”。因为别人吹笛子都需要双手十指的熟练配合,易如元却只有一只手,他的左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美军的飞机炸伤截肢了,同时被炸伤的还有他的右眼。但就是凭着这一只手握笛、一只眼识谱,易如元却吹奏出了美妙的乐曲。
一、8岁母亲病逝,10岁父亲被国民党抓了壮丁音讯全无
就像大多数旧中国的老百姓一样,易如元的童年是十分不幸的。
1934年,易如元出生在四川省綦江县(今重庆市綦江区)的一个贫苦家庭,8岁那年,母亲就因病去世了,而他的父亲也无法照料他更多。“我的父亲是个木匠,他抽鸦片烟吸毒,他做木匠一天能得到2升米或者3升米的钱,他就都拿来吸烟了。”
更不幸的是,1945年,易如元的父亲被国民党抓了壮丁,继而音讯全无,从此以后易如元再也没有见过父亲的面。11岁的易如元就这样成了孤儿,寄住在叔伯家,和叔伯、祖母一起生活。
“我当时在读一年级,一年级我就读了两年,因为根本没有时间复习功课,为了家里生活过得去,我很多时间都是在山上砍柴、挑水、干活路。”
易如元说,那时的他其实非常喜欢读书,但是家里经常穷得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13岁那年,他不得不去造纸厂当起了学徒,平日里干的都是背运原料、肩扛产品这一类的力气活儿。
学徒的生活又持续了三年多,直到1951年春天,党和国家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招兵的同志就问我们,你们怕不怕打仗哦,说要去朝鲜,我说不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我们年轻人的义务。”
不满17岁的易如元就这样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的五一劳动节那天,我就把大红花戴起了。那天我们村有三个人跟部队走了,一个是我,一个是副村长,还有一个刷子匠。村里腰鼓队,秧歌队,一百多号人来送我们。”说到这里,87岁的易如元眼里闪着光,当年那个全村欢送的场面,让从旧中国走过来的他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什么是荣誉和尊严。
易如元军装照
易如元被分到了65军193师579团。1951年5月28日,他随部队跨过了鸭绿江,此时,第五次战役已经接近尾声。
部队给了易如元全新的体验,从小失去双亲的他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部队里就像一个家一样,那些老领导、老同志,还有战友,比家里的亲兄弟姐妹还要亲,什么都关心关怀我们。特别是敌人的炮弹打来的时候,大家都是互相掩护,互相照顾,这些我一辈子都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