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还只是“组装货”?到了2018年,这种观点该放弃了
国产手机品牌与国外手机品牌的差别是什么?看惯了评论的评价君总会发现一种回答,有些人把国产手机叫做“组装货”。核心思想就是认为三星、苹果、索尼等品牌拥有核心技术,而众多国产手机仅仅是购买配件进行组装,更有甚者认为国产CPU都是买来别人设计方案“组装”出来的。评价君想说,都2018年了,这种观点还要提吗?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手机上,只要有国产的地方,都会有这种“组装论”存在。恨不得产品的每一颗螺丝都是中国造的,倘若真的做到了,又该讨论生产这颗螺丝的机器是哪来的了。这么说并非夸张,几年前“组装论”者讨论的焦点是手机没有自己的核心配件,而当有了华为麒麟这个国产CPU之后,现在讨论的焦点不就动辄上升到CPU架构是不是中国自研了吗。
然而几个很明显的事实往往被忽视。第一个是三星、索尼、LG这样拥有核心技术和配件的供应商,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几乎全面落败;第二个是苹果iPhone拥有自己的部分核心技术,生产环节却要在中国完成。第三是在某些人口中买来授权自己“组装”一下这种简单的事情,难住了Intel、难住了NVIDIA,双双退出手机芯片行业,更不用说博通、意法半导体乃至德州仪器之类更早退出的企业了。
技术和核心配件固然重要,但他们即便再重要也不会自己变成产品,更不会直接变成产品飞到消费者手中。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是一个分工合作的过程,技术是核心竞争力,通过整合大量资源把技术转化成产品也是核心竞争力,销售更是核心竞争力。美国、日本、韩国的科技企业擅长在前者,中国手机品牌擅长在后者。
当今天早上起来,上班路上买一份鸡蛋灌饼或者去金拱门买一份早餐的时候,要知道这些商家不会种地不会养鸡,全都依赖供货。按照“组装论”们的观点,他们核心资源不在自己手里,如果有一天被上游断了货,岂不是被扼住了喉咙?但要知道,上游的企业也要活命,市场就这么大、下游合作伙伴就这么多,当年松下遭遇危机产品卖不出去时,也只能鼓励自家员工掏钱购买进行自救,在下游渠道面前丝毫显不出强势。
当中兴事件爆发、中兴被美国制裁的时候,评价君看见网上不少评论感慨自己没有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的苦,这一点不假,确实是很多中国企业的软肋。但同时也要知道,整个事件也并非正常的市场行为,原有的产业链条被切断,双方都在承担损失。评价君也曾写过关于手机芯片出货量的文章,没有足够的下游支持,即便强大如高通,其骁龙845芯片出货量也非常低,这么下去高通还有多少动力继续研发旗舰芯片都很难说了。
说来说去,自主研发的意义在哪?对于买不到也完全受别人掌控的环节来说,自主研发是唯一的出路,中兴事件给我们的教训体现在这一层面。对于手机这种已经形成上下游依赖关系的产业来说,除了一些特别核心的技术之外,没有什么是买不来的,而这些特别核心的东西,比如基带、各种管理芯片、天线技术、电池等等,国内自主研发从来就没停止过。对于其他不太重要的东西是不是自主研发,又何必吹毛求疵呢。
成熟的产业链其实更像是河流,上游可以修建堤坝让下游干涸,但同时自己也会洪水滔天。这么做到底值不值,每个从业者都有自己的考量。不考虑这样的大环境而一味强调产品要“苗红根正”,这种论调早就不属于这个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