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陈何芳/靳娜:硕士生买课学习的互动制度个案分析

关键词:硕士生;买课学习;互动制度;个案分析

摘 要:弹幕和直播的互动参与式学习个案,反映出营造互动情境的重要性,凸显了其满足学习者多元心理需要的意义。但学校教育中互动制度的落实存在诸多困难,互动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而当前大力发展的混合式教学,利于促进互动式学习,需要加强互动研讨在实践层面的创新。

“买课学习”在中小学被称为“报班”,在大学中也有一定比例的存在,比如文科硕士生也常常会“买课”来接受一些非正规教育。访谈发现硕士生买课学习中存在“互动制度”,值得基于个案开展分析。

一、个案:弹幕和直播提供了互动参与式学习的个案

美育学专业的S2体验到课外自学中弹幕互动的寓教于乐。S2非常喜欢哔哩哔哩(下文简称“B站”)的弹幕功能,她说:“这个弹幕功能非常好,会让你觉得不是一个人在学习,而是和一堆人一起学。你可以和这些人一起发弹幕,那个感觉跟孤零零自学是不一样的,就有一种'天涯存知己’的感觉。有的时候我不太发弹幕,就是看看其他人都说了什么,遇到我觉得说得特别好的,我就会去点个赞。这样很轻松,但也是一种参与。所以弹幕互动,的确是挺好玩的,也不累。而在现实中,即使身边有个朋友一起学,也不一定有这样的交流,还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但是这种网络学习,有那么多人分担压力,可以发弹幕或者点赞,就可以甩掉学习压力的包袱,更有寓教于乐的效果。”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S17在买课学习中体验到直播互动的好处。她说:“我们的课程是网络直播,所以互动性就很强。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大家也非常踊跃,学习氛围很好。在互动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犯的错误带有很大的共性,而且跟着大家一起上课,会有一种紧迫感。再加上因为互动人特别多,当揭晓答案的时候,里面有几百个人选对了,也有些人选错了,选择不同答案的人数比例都很直观。如果你是属于那些没有选对的人,就会有些紧张,因为你会感觉到,你在这一群人中是属于水平欠佳的,你可以看出来这种差距,然后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二、简析:互动的情境满足了学习者的多元心理需要

弹幕和直播的成功之处在于营造了“互动”情境。在S1个案中,弹幕在B站的作用更像是一种评论区,或者是说是一种小型的论坛,学习者可以在其中畅所欲言。在独自探索的自主学习中,弹幕聚集了学习者的思想情感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个体的学习交流需求。学习者或者在其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或者在别人的思想情感中找寻自己内心的声音。同时,由于该平台表达的自由性与开放性,因此“知音”型的精神交流往往不在少数,相互之间因为观点类似而吸引,产生“天涯存知己”的互动体验。而S17个案中的互动体验,更像是一种群体位置的找寻,围绕共同的学习内容进行进度汇报,展现学习成果,有点像“江湖论道”的参照感和竞争感,让学习结果更加可见可感。“互动制度” 通过语言或其他手段传播信息,加强了学习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了相互作用,使学习者彼此发生了作用或变化,使学习呈现出相互依赖性。

“互动”的存在有利于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心理需要。通俗地讲,“互动制度”在逻辑上符合从众心理、猎奇心理、凑热闹心态、求归属心态,甚至出风头欲望。很多课程变得“热门”或者“冷门”,就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导致热者愈热、冷者愈冷的马太效应;具有一定猎奇性的学习内容,更能吸引眼球;热度的提升会加速“围观”;众人“围观”又激励了“积极表现”;在表演与围观中,参与者甚至能形成“归属感”,不断体验到愉悦感、获得感和满足感,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困境:学校教育教学中互动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

学校教育中互动制度的落实存在数量和质量的困难。一方面是互动数量难以保证。日常的教学通常在40分钟左右一节课,采用讲授法的教师需要完成内容导入、课程讲解、作业布置与答疑。而且普通课堂班额往往在几十人左右,“互动”的时间安排和组织设计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互动质量难以提升。大班额往往采用“分组讨论”,部分能实现班级范围的分组简短汇报。这样的讨论仍然具有“隔绝”性,不同小组之间缺少“刺激-反应”的实时互动,无法形成观点见解的“增益”,因而也很难厚积薄发实现水平“进阶”,每个小组都是类似的起点和终点,全班的“集体智慧”未能得到足够的激发和沉淀。而在S1的弹幕中,所有的观点都外显于众,刺激了后来者的“再创作”;在S17的直播学习中,其他学习者的进度可以实时呈现,对学习者形成参照和刺激。相对于弹幕和直播的互动,传统的课堂讨论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缺憾令人惋惜。

四、对策:学校的“混合式教学”需要抓住契机增强互动

当前的混合式教学利于促进互动式学习。在新冠疫情以来,线上教学得到了大力推广,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也变得越来越普遍。混合式教学更加凸显了“互动制度”的必要性,因为基于网络进行严格的课堂讲授,越来越容易引起学习倦怠,学生因为缺乏参与感而容易走神和分心。同时,网络教学为互动研讨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分享屏幕、实时汇总数据等操作变得更加简单,“直播”和“录播”可以轻松切换。学校的“混合式教学”应当努力挖掘技术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互动研讨。这要求教师树立“互动意识”,重视学生良好的互动体验,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答题、参与表达、参与思考,体验到自己的积极主动给课堂带来的“增量”,努力挖掘并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应激能力和和表达能力。帕斯卡雷与特雷泽尼在其著作《大学如何影响学生》中指出,大学的类型与环境通过促进学生参与来影响学生,大学的制度建设越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就越高,获得感就越强,成长也就越快。如何激发学习者主动参与,成为教师和学校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除了借助网络来拓展时空,更需要重新反思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思考怎样精炼讲授、怎样激发课前研读、怎样完善研讨细节、怎样汇总和升华研讨结果,使课堂更加符合“互动参与学习”的内在要求。

总之,学习中的互动参与制度非常重要,它符合人类的本性,满足了学习者的从众、猎奇、凑热闹、求归属等情感需求,能够多途径推动学习。但互动学习在日常讲授中难度较大,互动数量和质量存在局限。为了弥补缺陷,学校教育中的“混合式教学”必须加强互动研讨,开展实践中的互动形式创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