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是精神毒品,就得一棒子打死!”
在众多代表委员们竭尽全力表现出自己是正常的,而我们也感觉到有戏之后,立马就会有代表跳出来:
什么叫都是正常的?你们没瞧见我还有病吗?
这真的不是我揶揄某些人,实际上早在3月11日,我看到有代表大言不惭道,“网络游戏是精神毒品,就得一棒子打死,否则早晚都得死灰复燃”后预感到的。
◤全国政协委员、唐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胡万宁
果不其然,在经历了一个周的空床期之后,诸多当时忍住的代表委员们终于还是发病了。
01.
“垮掉的一代”,那是在我们还小的时候,大人们冠以于我们的称谓。
虽然现在这个称谓已经被铁一般的事实击碎,不过那时给我的影响着实不小。
尤其是那篇流传甚广,直到现在依然在荼毒青少年的《夏令营的较量》。
不过好在网络信息的发达,这一现象得到很大改善。
而且也正是因为网络,我才能结识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02.
例行客套且回忆完毕,话题转到网络游戏之上。
还是接着说这位胡万宁代表。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事,这位代表的思想境界较之我等,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比如,人家可以一眼看出来,“网络游戏也可能是某些国家渗入中国,带有反中的目的行为”。
就这种言论,我曾在私底下直言,“带鱼汤喝多了的后果”。
当然,这位代表还有其他高论。
又比如游戏无益论。
“游戏本身能够获益的东西有多少?很少。无非就是让大量的年轻人,孩子们把最好的时光消磨掉,把意志消磨掉,在网络的虚拟空间内回不到现实。”
听着挺耳熟是吧?
当年我们玩小霸王的时候,家长们也是这个论调。
03.
玩游戏到底有没有意义?
平心而论,还真的没有。
但倘若凡事都以意义来评判的话,那么我们做过的可能最没意义的事情就是睡觉。
而且睡觉的上瘾性比起游戏不遑多让,想想看你是不是越睡越不想起。
所以以意义论来评判游戏,纯属扯淡。
游戏就是个拿来放松的行当,没别的。
可能有人会说,游戏上瘾,会耽误学业,听说今年就有个代表痛陈了这点:
“我朋友夫妻俩,分别是清华和北大的学霸,孩子居然考不上重点中学,就是(因为)打王者荣耀。”
这里先不用“父母都是工人,结果孩子考上了985,是不是要感谢游戏?” 来反驳,其实就这类脑子不大正常的代表,你要真这么反驳他,说不定他立马翻新花样——“那是因为人家努力!”
所以严肃点说这事儿。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游戏的成瘾性是它的固有属性。
实际上游戏从设计的那刻开始,就是为了让人成瘾。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人家设计游戏的初衷其实就是想从你口袋里掏钱。
做游戏不是发善心做好事,这么大成本投入进去却没有回报的事儿只有傻逼才会去干。
而想不开这点,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姑且称之为大傻逼。
再次,考不考得上重点中学,跟游戏或许有着些许的关系。
但没有游戏还会有其他事儿勾引。
你意志不坚定,家庭教育还不到位,即便让你考上了重点中学,然后呢?
总会有其他事儿拉你下“神坛”。
谈恋爱也能使人沉沦,而且现在的恋爱花样可不止男女——因而照这个思路思考下去,只能自学成才了。
04.
现在的有些人思维方式很简单,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就连我自己,很多时候都祈求拥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应该随之变化。
比如说对待网络游戏,可以要求设立分级,可以要求限制时常……但就是不能“轻轻松松”的一棒子打死。
你不喜欢,就大手一挥,宣判网络游戏的“死刑”——那我们不喜欢你,是不是也能直接诅咒你,盼你早死?
做委员其实挺难的,提案更不是什么简单事儿,但我们选你上去,是希望你干实事的。
而不是哗众取宠,遭人嫌弃。
🔗 我溜到了澎湃新闻的大厦,和记者王乐进行了一次“友好”交谈
🔗 曝光受害者身份信息,@澎湃新闻 记者王乐,你还是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