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的风水,写在母亲的脸上
英国有句谚语: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对于每个人来说,“母亲”这两个字总是会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勾起我们最温暖的回忆。母爱赐予我们源源不断的力量,让我们有勇气面对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
在来自荷兰的作家恩斯特.凡德奎斯特所著的半自传体小说《老妈的旅行箱》里,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和诙谐灵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独特奇葩的老妈,让读者在爆笑之余,心生感动。
《老妈的旅行箱》是恩斯特的成名作。在书中,他始终用客观幽默的笔调呈现了一个移民家庭的趣事和遭遇,也呈现了一个脾气暴躁、节俭抠门、一言不合就擀面杖侍候的奇葩老妈。
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回忆,去近距离了解这位非同寻常的老妈。为了更方便大家理解本书的内容,下面的文字我们将使用第一人称来叙述。
为了爱,远走他乡
一切都是从两个旅行箱开始的。1969年,我妈带着两个装满首饰的旅行箱来到了荷兰当起了护士。她把箱子藏在床底下,因为印度人认为强盗是不会看床下的。
我老爸是一个不解风情的典型荷兰人,他爱上我妈时,还是个医学生。他们是在图书馆相遇的,我爸在那里打零工,我妈正努力地学荷兰语。
我爸并不知道我妈曾经的过往。她在来荷兰之前,已经认识了一位因病残疾的船长。我妈是船长的护士,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船长渐渐康复起来,他们相爱了。
但他们的恋情被船长父亲无情拆散,我妈只好含泪告别了船长,来到了荷兰鹿特丹一家医院当护士。
这是老妈的初恋,却足以深刻到影响她的一生。
她和船长一直在通信。她在信中承诺一定会回去,带着一大笔钱,买一座自己的房子,照顾船长一辈子。这样深情的文字在人生中大概也不会出现第二次了。
老妈最终也没能实现承诺,到荷兰的三年后,她遇见了我爸。
我爸完全被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女人给迷住了,他很快向老妈求了婚,老妈想也没想地立刻回绝了他。
但什么也阻止不了老爸追求她的脚步,让她无法抵挡的是我爸的泪水,因为她实在承受不了更多的眼泪。
船长的信不断地寄过来,信封越叠越厚,我妈却再也提不起笔给他写信了。
从前的时光已渐渐远去,最好的办法是将它深深埋藏在心底,再也不要提起。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不断升值的旅行箱
与老爸结婚后,他们住在一间十分破旧的小房子里,箱子就躺在一张双人床下面。
那时,老爸还是医学生,全靠我妈当护士赚钱养家。他们看上了一座带花园的三层别墅,房子很贵,但这难不倒老妈。
对于还价,老妈具有极其丰富的经验,这已成为了她的一种爱好。
老妈打开了她的旅行箱,里面有各种鼻环、耳环、项链,竟然还有一个黄金皇冠。
她把中介员工的报价除以二,又减去一万,换算成卢比,再除以二,然后用卖首饰的钱买下了那座别墅。
十年之后,老妈又力排众议,以不可思议的高价把旧房子卖了出去,买了一座有私人车库、花园和湖景的新别墅
搬家持续了28个小时,一辆小货车来回开了足足37趟,以至于老爸绝望地嚷嚷:“我再也不搬家了!”
在过去十年里,我妈养成了一种可怕的收藏癖,别人丢在街上不要的破旧家具全被我妈拖回了家。
她总想着有一天把这些东西带回印度去,分给那些穷苦的同胞。
对于老妈的过去,我只知道她出生在印巴战争时期,是家里的第十个孩子。当时全家人在逃难,外婆没有奶水可以养活这最后一张嘴,是一头山羊的奶救活了她。
这个我唯一听说的故事,让我知道了我的家庭起源。
那些对饥饿年代的汹涌记忆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让她无法抵挡,只有通过不断地囤积来建立内心的安全感。
她坚信免费的总是好的,超市但凡有打折的东西,她全都要买回来。
家里的柜子塞满了吃的和用的东西,我爸以最快速度新做的储物柜,也装不下我妈疯狂的购物欲。
有了孩子之后,我妈一直跟我们说荷兰语。然而,用印度语破口大骂对我妈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因此我和哥哥们的印度语虽然不好,但骂起人来可顺溜得很。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希望与绝望交织的人生
1977年8月28日,我大哥出生了,带给了他们巨大的惊喜。孩子起名叫阿什瓦德,在印度语里是“上帝的恩赐”的意思。
可是,1979年3月15日这一天,所有的宁静都被打破了。
这一天,我二哥约翰才两周大。深夜,大哥突然得了羊癫风。几年后,医生才得出诊断结果,大哥有智力障碍。这个诊断无异于地狱里传来的噩耗。
从此,我妈的眼泪就没有停过。
小时候的我无法理解我妈的眼泪,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我学会了读书、写字、算术,而在我妈眼里,这全是大哥一辈子都做不了的事。直到我当了爸爸,才对老妈的悲伤有了清晰的认识。
但是,我妈从没放弃过希望。整整十年,一切可能产生奇迹的方法都试过了,老妈带着大哥去看医生、巫师、灵媒,还去了法国的朝圣地卢尔德沐浴泉水,然而,奇迹并没有出现。
妈变得越来越疑神疑鬼,时常朝老爸大发脾气,认为一切都是他的错,要是当初他不向我妈求婚就好了。
每当这时,我爸总是默默忍受,他心中的悲伤一点也不比老妈少。
三兄弟中,我是唯一出生在印度孟买的。我从小就是个精力旺盛的小孩,用一个诗人话来说就是;当一个作家出生时,这个家也就完了。
六岁那年,爸妈就让我加入了鹿特丹田径俱乐部。1987年,我参加了第一场田径比赛,成为小学组的冠军。
接下来的几年,我获奖无数,每次我妈都要带着我到处炫耀。因为,炫耀是典型的印度作风。
但是,我妈坚决拒绝我回国为印度的田径事业效力。
因为在印度的社会阶层里,上大学比体育比赛重要,所以,尽管我妈和她的姐姐贾斯兰阿姨从小有着极其出色的运动天赋,她们也没有踏入奥运会的赛场。
贾斯兰阿姨听从外婆的话,当了一名肺科医生,我妈则成了一名护士。
曾经,我们是我妈的骄傲。我在大学读经济学,约翰是物理地理学家,在摩洛哥做研究。
但我们最终都没有活成老妈期望的样子。我缀学当了作家,约翰跟一个穆斯林结女孩结了婚,而大哥永远是老样子。
我和二哥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代价就是我们的脑袋上都多了一个大包–被老妈用擀面杖打的。
自从我当了作家以后,我妈就不想再见我,在她眼中,当作家和智障没多大分别。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活出自己的人生
当年,我妈带着两个旅行箱从印度出发,而当她要移民去加拿大时,两个集装箱都不够。
她一生有两个梦想,一是希望三个儿子出人头地,二是希望能用她收集来的物品接济她穷苦的印度同胞,但她的梦想一个也没实现,反而在倒腾房产的路上越走越远。
我爸来意大利看我儿子时,我妈嫌机票太贵,不来看她孙子,却在加拿大看中了一套要价300万美元的房子。
我爸在他孙子耳边轻声念道,只要别跟印度女人结婚,你就会幸福一辈子。
但我相信,说这话时,我爸的语气是调侃的,内心是幸福的。
以上就是全书的简版内容。
读懂了母亲,也就读懂了人生。人生就是痛苦和希望的交织,跌倒和爬起的轮回。
是母亲教会了我们,如何在生活的困境中寻找希望,逆流而上,从容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如意。
书中的老妈有一条人生重要法则:不要把别人的话当回事。
因为只有遵从内心的呼唤,我们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别人的看法都无需在乎,我们唯一在乎的是,自己是否活成了母亲的骄傲。
人生是一段长长的旅途,命运的车载着我们一路飞奔,一路颠簸。但无论我们走多远,也走不出母亲牵挂的目光。
母亲的旅行箱代代相传,里面装满了爱、希望和勇气,一路陪伴着我们,用最浓烈的情感,努力活出强大的自己,活出生命最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