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班这些人】导师班第二年:支撑技术的是什么?(连载四)
这篇我早就想写了,但促使我不得不写的,是昨天和一位朋友的谈话。她跟我讨论要不要上导师班的问题,谈到这里,她的第一句话是:“我看了你的文章,关于技术方面,我想晚一点再学。”
我愣了一下。
我传达的是这个意思吗?
当然不是,不只是技术。这些技术是没有费任何力气,在我心里面自然聚集起来成形的,就好像听到了一个无形的召唤,在这个召唤下,那些零散的体验、想法、感悟仿佛才有了灵魂,各就其位,然后通过我的头脑和手流出来。我没有去使劲抓一个技术。
我记得很清楚,在第一篇“从匠人开始”里面我也讲了,我一直都处于不开窍的状态,看不懂,也不明白老师在做什么。迷迷糊糊的,过了好几年。
在2018年的导师班复训上,到底是什么把我敲醒的,我都记不太清了。我也不记得老师具体讲了什么,可能是我也积累到了一定阶段,正在那个突破口上,这时候不知道老师说了什么,我忽然整个人就清醒了。
爬起来记了两段话:
一、“我们最不想碰的就是内疚和恐惧,其他的情绪相对来说都比较好接受,把最害怕的东西呈现出来,在每一个个案里,尽量达到这样的深度”;
二、“在一个个案里,一个事件中,会有很多情绪、感觉和想法,要把能碰到的部分都尽量碰到,尽量达到这样的广度”。
写完我就呆住了,觉得心里一直以来牢牢绑住我的观念一下子被冲破了。看不懂的,看懂了;理解不了的,理解了。
把这个写出来我觉得还很舍不得。觉得这么好的宝贝,我很不容易才发现的,怎么能广而告之。可是因为不想自己写的东西造成误解,所以还是不太情愿的拿了出来。
举个例子,我有个高中同学在伦敦,她有段时间很痛苦,希望能找我做咨询。我犹豫了很久,收费吗?伦理上合适吗?界限在哪里?
当时正好在上2016年的个案导师班,下了课,碰到老师在抽烟,我就问了老师,该不该做。我们来往了几句,几乎要跟他吵起来,我问他,不是不应该这么做吗?我们是同学啊?僵持了一会儿,他反问我:“这是谁说的?”。
我一下子被问住了,支吾了一会儿,迟疑的说:“都这么说啊,书上说的。”
后来这个同学没有继续找我,我依然在这个问题里面挣扎了好几年,直接反映到个案里,就是不敢下手,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地方,一直在绕圈子打转转。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我更应该问的是:“设定伦理和界限的目的是什么?”
同时,我也应该问自己:“做这个个案的目的是什么?”
我和芳芳考虑过开一个中长期的完形成长班,我们问老师了很多操作上的问题,记得到后来我不耐烦了,感觉这些并没有什么定式,都是可以根据情况来调节和改变的,我就问他:“我们做这些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老师毫不犹豫的回答:“觉察”。
对,只要能够帮助到个案,令他,甚至令我,在这个过程里面得到更深入的认识和觉察,我就应该做我所有能做的事,尽我最大力量。
这已经不止限于某个学科,某种技术,这也是一种生活的基本态度和哲学。
我也想对看文章的你说,只有形成了属于你的哲学,技术才是有灵魂的,可以被你使用的。
(本文作者:导师班学员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