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礼崩乐坏”新论——兼论中华礼乐传统的连续性

摘 要:“礼崩乐坏”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基本话语,春秋战国之际是历代公认的礼崩乐坏时期。但是,历史上很多时期都曾出现过所谓的礼崩乐坏现象,尤其是王朝末年、动乱时期,礼乐坏废、道德陷溺便无可避免,时人或后朝的士大夫常常发出礼崩乐坏的感叹和批评。不仅居于中原的华夏—汉族如此,少数民族政权及其士大夫也经常以三代礼乐继承者自居,感叹和批评后世的礼崩乐坏。历代感叹和批评所反映的文化心理,正是对中国礼乐传统的认同和对礼乐文脉连续性的维护,反映了统治者和士大夫想要振衰起弊、重建礼乐的决心和努力。由此,客观上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礼乐制度的多次重建和传承不辍。礼的内涵,分为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层次。形而下的部分或许因时因人而变化,于是出现所谓礼崩乐坏现象;而形而上的部分即礼义却相对稳定,这正是中华礼乐文脉得以重建和传承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礼仪文化 礼崩乐坏 制礼作乐 僭礼越规

礼,是中国文明核心内涵,包括典章制度、行为规范和思想观念等层面。

历代文献常常提到,周公“制礼作乐”,创制了中国文明规范,到孔子时代则出现了严重的“礼崩乐坏”。似乎从此之后,中国就大道浸没,陷入了无礼的状态。如果确是这样,如何理解此后历代的礼乐建设?深言之,中国有没有一以贯之的礼乐传统?这一问题既富于学术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不能不予以澄清。

一、春秋战国之际的“礼崩乐坏”

  检索历代文献,古人使用“礼坏乐崩”“礼坏乐废”“礼坏乐缺”等词更为频繁,使用“礼崩乐坏”的反而不多。为了更符合今人用语习惯,本文仍旧使用“礼崩乐坏”一词。

  文献上“礼坏乐崩”大都指春秋战国之际。类似说法,不绝于书:

  周衰,礼废乐坏,大小相逾。管仲之家,兼备三归。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史记·礼书》)

  周室陵迟,礼崩乐坏,诸侯恣行,竞悦所习。(《风俗通义·声音》)

  夫子运偶陵迟,礼乐崩坏,名教将绝。(《孝经》邢昺疏)

  所谓“礼崩乐坏”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传统礼制被僭越。由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上下阶层的等级秩序被打破,原来为上层社会所独享的礼乐文化转移到某些新贵中去。“管仲之家,兼备三归”、季氏“八佾舞于庭”,按照商周旧礼根本无法享有礼乐的低级贵族对礼的普遍僭越,引起贵族文化维护者的强烈抨击。孔子讥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比较集中的文献有: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论语·季氏》)

  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朱干设钖,冕而舞《大武》,乘大路,诸侯之僭礼也。台门而旅树,反坫,绣黼丹朱中衣,大夫之僭礼也。故天子微,诸侯僭,大夫强,诸侯胁。(《礼记·郊特牲》)

盏,斝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僭君。(《礼记·礼运》)

  第二,前代礼制被废除。东周时期,天下分裂割据,社会混乱,“诸侯失制,号令自己,其名不一”,“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有变易”。这种情况下,商周以来实行的诸多旧礼,到春秋战国时期不再流行了。这就是后代常说的“周衰,礼多亡失”。旧礼亡失,社会上出现大量“非礼”现象,例如:

  大夫而飨君,非礼也。大夫强而君杀之,义也,由三桓始也。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焉。君适其臣,升自阼阶,不敢有其室也。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礼记·郊特牲》)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礼记·檀弓上》)

  帷殡,非古也。自敬姜之哭穆伯始也。(《礼记·檀弓下》)

  这是一个变动不定、除旧布新的时代,旧礼制遭到破坏,或被僭越,或被损益,出现了大量前代未见的“违礼”行为。“三礼”文献常见所谓“由……始”“始于……”的记载,都说明新的行为方式正在诞生,例如:

  庭燎之百,由齐桓公始也。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赵文子始也。(《礼记·郊特牲》)

  世柳之母死,相者由左。世柳死,其徒由右相。由右相,世柳之徒为之也。(《礼记·杂记下》。郑注:“亦记失礼所由始也。”)

  狄仪有同母异父之昆弟死,问于子夏,子夏曰:“我未之前闻也。鲁人则为之齐衰。”狄仪行齐衰。今之齐衰,狄仪之问也。(《礼记·檀弓上》)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士之有诔,自此始也。(《礼记·檀弓上》。郑注:“记礼失所由来也。周虽以士为爵,犹无谥也。殷大夫以上为爵。”)

丧慈母自鲁昭公始也。(《礼记·曾子问》)

  夫人之不命于天子,自鲁昭公始也。(《礼记·杂记下》)

  管仲死,桓公使为之服。官于大夫者之为之服也,自管仲始也,有君命焉尔也。(《礼记·杂记下》。郑注:“亦记失礼所由也。”)

  凿巾以饭,公羊贾为之也。(《礼记·杂记下》。郑注:“记士失礼所由始也。”)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孔子遭逢此时,他以“从周”之志,追怀商周礼乐文明,终生努力,孜孜于“复礼”“正乐”“正名”,成为泽被万世的文化伟人。

  关于先秦时期礼崩乐坏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内容,后人有多种描述,最具代表性的概括是顾炎武的《论周末风俗》:

  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时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顾炎武将此种变化集中归于春秋战国之际的133年间,指从《左传》终篇(鲁哀公之亡),到六国依次称王、苏秦为纵长(周显王三十五年),即前468年至前334年。顾氏说法中的起止时间相当具体。实际上,礼崩乐坏的时间很难做出具体的划定,历代文献的说法也相当模糊,归纳起来,历代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周幽王、厉王时期,即西周末年。例如,《礼记·礼运》:“我观周道,幽、厉伤之”。《汉书·儒林传》:“周道既衰,坏于幽、厉。”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中说道:“夫周道衰于幽、厉,非道亡也,幽、厉不繇也。”《通典》也说:“洎乎幽、厉衰微,秦焚六籍,图写纷杂,记注混淆。”

  第二种,笼统地称为“周衰”。例如,《史记·礼书》:“周衰,礼废乐坏。”《礼记·王制》:“天子诸侯,祭因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者”,孔疏:“《春秋》之时,周衰礼废。”《汉书·五行志下》:“周衰,天子不班朔,鲁历不正,置闰不得其月,月大小不得其度。”《汉书·艺文志》:“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二者相与并行。周衰俱坏,乐尤微眇。”

  第三种,鲁哀公和孔子之世。例如,《论语·微子》何晏《集解》引孔传:“鲁哀公时,礼坏乐崩,乐人皆去。”将其定为鲁哀公(前521—前468)。清人皮锡瑞说:“东迁以后,礼坏乐崩。”司马谈对司马迁的临终嘱托中提到:“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司马迁继承了这种说法,把礼乐之废,与幽、厉之衰结合起来:

  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悯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这也是历代最常见的说法。因为它将幽厉之衰、东周之乱、礼崩乐坏,与孔子的“复礼”“正乐”完整地结合起来,形成时间和文化上的历史逻辑。总之,在历代的礼学家看来,由于西周末年王道衰微,东周陷于礼崩乐坏的境地,到孔子之时达到高峰;孔子生而以振衰起弊为历史使命,重修礼乐,于是王道“自此可得而述”。历代经史文献基本都是采取的这种说法,“礼崩乐坏”或“礼坏乐崩”遂成为一个固定话语,被反复引用。

二、历代多有“礼崩乐坏”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除了上述特指的春秋战国之际外,还有很多时期也被认为出现了礼崩乐坏,相关说法主要见于史部和集部文献。其中以下几个阶段最为明显。

  1. 秦朝。秦朝焚书坑儒,设挟书令,“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且以法家治国,“若欲有学,以吏为师”。所以,历来认为秦朝反对礼乐,禁绝礼乐,是礼崩乐坏的集中时期。《通典》非常明确地说,“秦灭礼学”。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二年(56)封禅泰山,其石刻文曰:“秦相李斯燔《诗》《书》,乐崩礼坏。”认为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是礼崩乐坏的制造者。类似说法还有:

  及其衰也,诸侯逾越法度,恶礼制之害己,去其篇籍。遭秦灭学,遂以乱亡。

  圣人之至德丧矣,先王之要道亡矣,陵夷踳驳,以至于秦。秦政奋豺狼之心,划先代之迹,焚《诗》《书》,坑儒士,以刀笔吏为师,制挟书之令。

  宋代人沿用了这一话语,在张载和洪迈的文字中有明确表述:

  自周衰礼坏,秦暴学灭,天下不知鬼神之诚,继孝之厚,致丧祭失节,报享失虔,狃尚浮屠可耻之为,杂信流俗无稽之论。

  秦为无道,削仲尼之迹,绝周公之轨,礼坏乐崩,王道不通,张诽谤之网,以为汉驱除。

  由于秦朝的破坏,儒家礼制到汉代前期都没有得到恢复。虽然有故秦博士叔孙通将旧礼传承于西汉朝堂,但民间社会对礼仪的了解相当有限;加之黄老流行,尚俭去繁,礼制缺失应当是全社会的整体状况。所以,汉武帝才会有“今礼坏乐崩,朕甚悯焉”的感叹,这种感叹应当是非常真切的。

  2. 两汉之际。经过西汉末年的大动乱,文化破坏严重,到光武帝统一天下时,已是“文书散亡,旧典不具”的残局。所以,东汉重新统一后的章和元年(87)春天,汉章帝诏书中说:“汉遭莽弊,礼坏乐崩,因循故事,多非经典。”“汉遭莽弊”,在范晔《后汉书·曹褒传》中又作“汉遭秦余”。“秦余”或是“莽弊”,似乎表明了两种可能性,即东汉统治者认为自己的政统是继自秦朝,还是继自西汉。

  3. 东汉末年桓、灵时期。东汉后期,宦官外戚干预朝政,政治黑暗,导致黄巾起义,社会动乱。史籍中常常把东汉末年的桓、灵时期比喻为西周末年的幽、厉时期,如南朝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谓:“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二者都是礼崩乐坏的集中阶段。王夫之《读通鉴论》评论道:

  桓、灵激之矣,奄竖激之矣,死亡接踵而激犹未甚,桓、灵奄竖不能掩其名也……圣王不作,礼崩乐坏,政暴法烦,只以增风俗之浮荡而已矣。

  西晋末年郭璞说:“往者汉季陵迟,……尊卑礼坏,大伦遂乱。”指汉末人际关系混乱,尊卑礼制受到冲击。西晋时期的刘弘回忆说:“昔刘景升以礼坏乐崩,命杜夔为天子合乐,乐成,欲庭作之。”其意谓,如同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而乐师四散、雅声不再一样,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也使得雅乐失传,刘表(字景升)命令当时硕果仅存的乐师杜夔来调试雅乐。

  4. 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魏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天下丧乱,政权更迭频繁,礼崩乐坏在所难免。南朝萧梁普通六年(525),徐勉上《修五礼表》,大致概括了此前千年的礼乐变化,其中说到两晋南北朝的礼制变化: 

  至乎晋初,爰定新礼,荀顗制之于前,挚虞删之于末,既而中原丧乱,罕有所遗。江左草创,因循而已,厘革之风,是则未暇。

  动乱时期,南方和北方礼制都遭到破坏。南方礼制草创,中原陷于北胡,其礼制也熏染朔漠之风,《旧唐书》谓:

  自永嘉之后,咸、洛为墟,礼坏乐崩,典章殆尽。江左掇其遗散,尚有治世之音。而元魏、宇文,代雄朔漠,地不传于清乐,人各习其旧风。

  北魏永平三年(510),太常卿刘芳上书说:

  晋氏失政,中原纷荡。刘石以一时奸雄,跋扈魏赵,苻姚以部帅强豪,趑趄关辅。于是礼坏乐隳,废而莫理。大魏应期启运,奄有万方,虽日不暇给,常以礼乐为先。

  可见,身逢其世、身处其中者也深知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礼义堕废的时代。东魏讨伐南朝陈梁,军司杜弼起草了著名的《移梁檄文》,其中便攻击梁朝“政散民流,礼崩乐坏”。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礼学大师,礼学研究和礼仪实践并非完全中断。但是,儒家经义整体上受到玄学和佛学冲击,礼学也在所难免。当时人就曾批评玄学对礼学的负面影响,例如,“崇儒抑俗”的范宁说:“王(弼)、何(晏)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缙绅之徒,翻然改辙,洙泗之风,缅焉将坠。遂令仁义幽沦,儒雅蒙尘,礼坏乐崩,中原倾覆。”

  经过魏晋南北朝400年的动荡,到隋朝统一时,礼制之坏废相当严重,开皇二年(582),颜之推上疏请求重建雅乐时,便说“礼崩乐坏,其来自久”。

  5. 唐末五代。唐末五代时期中国再度陷入分裂和动荡,朝代更迭频繁,文化遭到破坏,礼乐废弛,连朝廷上朝奏事的制度都出现了混乱,“自唐末丧乱,朝廷之礼坏,天子未尝视朝,而入阁之制亦废”。欧阳修认为五代的时代风貌,就是“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隳坏”。他对五代时期的礼乐败坏,有强烈感叹:

  寒食野祭而焚纸钱,居丧改元而用乐,杀马延及任圜,则礼乐刑政几何其不坏矣!至于赛雷山传箭而扑马,则中国几何其不夷狄矣。可谓乱世也欤!

  五代之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斯可谓乱世者欤!自古未之有也。

  与欧阳修同时代的司马光对五代的看法完全相同:“凌夷至于五代,天下荡然,莫知礼仪为何物矣!”

  6. 明清之际。明清之际的变化,不仅涉及民族矛盾,还涉及文化变革,士大夫多所感叹。例如顾炎武就曾说:

  今之学者生于草野之中,当礼坏乐崩之后,于古人之遗文一切不为之讨究,而曰礼吾知其敬而已,丧吾知其哀而已,以空学而议朝章,以清谈而干王政,是尚不足以窥汉儒之里,而何以升孔子之堂哉?

  顾氏认为,清初学者正处于礼坏乐崩之后,不能以空学清谈为务,而应当精研古礼,由汉学而得孔儒真义。顾氏稍后的张永铨,看到清人热衷于祭拜释氏佛祖、道教诸天,而文庙萧条,对孔子的春秋丁祭相当淡漠:

  今日吾邑文庙之祭器大半遗亡,乐器则无一存者,礼坏乐崩,圣人在天之灵,亦必不享。

  于是他建议恢复郡学,延请乐师训练舞生。可见,礼乐之器遗失,祭礼不兴,是清代基层文庙礼崩乐坏的普遍表现。

以上讨论表明,历史上很多时期都出现过所谓“礼崩乐坏”问题,尤其是王朝末年、动乱时期,无可避免地造成礼乐坏废、道德陷溺,时人或后朝的士大夫常常发出“礼崩乐坏”的感喟和抱怨。它并非春秋战国之际的独特现象。

三、“礼崩乐坏”之说不限于华夏—汉族

  春秋时期,秦国和楚国尚在中原华夏之外,其礼乐文明的程度显然低于中原。楚人多次自称“蛮夷”。周夷王时,楚国国君熊渠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然而,实际上楚人礼乐制度相当发达,春秋晚期楚国已有成型的《祭典》,有系统的冠、婚、丧、祭、军、朝聘、宴飨诸礼。“秦人无礼”的旧说,也被考古发掘所否定。秦人有系统的畤坛郊天系统,有完整的宗庙系统,朝聘、会盟、婚姻、丧葬、祭祀等都依礼而行。正如韩愈《原道》所说,《春秋》笔法在处理华夷关系时,其原则是“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华夷之辨”的根本依据是礼乐的有无,而不是血缘、地缘和族群的差异。正如唐代皇甫湜《东晋正闰论》所说:“所以为中国者,礼义也;所谓夷狄者,无礼义也。”

  历史上的所谓“夷狄”政权,也讲“礼崩乐坏”。十六国之一的北燕,是胡化的汉人政权,其文成帝冯跋也是胡化的汉人。《晋书》记载,冯跋曾下诏书曰:

  自顷丧难,礼崩乐坏,闾阎绝讽诵之音,后生无庠序之教,子衿之叹复兴于今,岂所以穆章风化,崇阐斯文!

  北魏是鲜卑拓跋政权,其御史中尉王显在奏书提到:

  自金行失御,群伪竞兴,礼坏乐崩,彝伦攸斁。大魏应期,奄有四海。高祖孝文皇帝以睿圣统天,克复旧典。

  本是“北狄”的鲜卑拓跋氏认为,“五胡乱华”导致礼崩乐坏、伦常败乱,而只有自己的族群统一北方,继承了华夏典章制度,于是以礼乐正统自居。与其他华夏正史一样,《魏书》也设有《礼志》,其文开篇就说:

  自永嘉扰攘,神州芜秽,礼坏乐崩,人神歼殄。……治身不得以造次忘,治国庸可而须臾忽也。初自皇始,迄于武定,朝廷典礼之迹,故总而录之。

  鲜卑拓跋部族不仅批评中原礼坏乐崩,而且指出,北魏太祖、高祖、世宗、肃宗历代都曾制礼作乐,朝廷典制,史迹可循。

  如前所述,胡汉杂糅的东魏政权中,军司杜弼受命作《移梁檄文》,攻击南方汉人萧梁政权“政散民流,礼崩乐坏”,其中一个主要口实是“梁主废立失所”,即指责其梁武帝萧衍与昭明太子萧统产生嫌隙,废嫡立幼,改立萧纲为太子。嫡长子制是儒家礼制的根本,《移梁檄文》说明鲜卑政权的汉化程度之高,对华夏礼制的认同之深。

  永安二年(529),北魏杨元慎讥讽南方的东晋六朝政权不知礼乐,而北方政权才是礼乐正脉:

  礼乐所不沾,宪章弗能革,虽复秦余汉罪,杂以华音,复闽楚难言,不可改变。虽立君臣,上慢下暴。……卿沐其遗风,未沾礼化,所谓阳翟之民不知瘿之为鬼。我魏膺箓受图,定鼎嵩洛,五山为镇,四海为家。移风易俗之典,与五帝而并迹;礼乐宪章之盛,凌百王而独高。

  钱钟书《管锥篇》中,对于礼义为上,华、夷互相转化的现象详有梳理,兹不赘引。

  契丹辽朝也有礼仪,《辽史》有《礼志》4卷、《乐志》1卷、《仪卫志》4卷。其《礼志》谓:“太祖克晋,稍用汉礼。……国史院有金陈大任《辽礼仪志》,皆其国俗之故,又有《辽朝杂礼》,汉仪为多。”《辽史》也感叹:“《咸》、《韶》、《夏》、《武》之乐,声亡书逸,河间作记,史迁因以为书,寥乎希哉!”契丹辽朝在学习和杂糅汉人的舆服制度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仪卫制度。黄帝以降的舆服之制多有中断,《辽史·仪卫志》认为商周舆服之制完备,秦朝不用先王舆服之制,汉代礼文名存实亡,唐代多用周隋旧法,五代朝服与常服不分。这些观点,与汉人朝廷对前代礼崩乐坏的批评口吻完全相似,其预设前提是,契丹族的礼仪制度远绍三代商周的礼乐文脉,具有正统性。

  《金史》也有《礼志》11卷、《乐志》2卷、《仪卫志》2卷、《舆服志》3卷。《金史·礼志》批评金宣宗完颜珣时期,内外受困,疆宇日蹙,于是礼制亡失严重:

  图籍散逸既莫可寻,而其宰相韩企先等之所论列,礼官张暐与其子行简所私著自公纪,亦亡其传。故书之存,仅《集礼》若干卷,其藏史馆者又残缺弗完……。

  《元史》有《礼乐志》5卷、《祭祀志》6卷、《舆服志》3卷。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命刘秉忠、许衡始制朝仪开始,礼制才渐齐备,但其中“多用本俗”。与契丹人一样,蒙古人也认为自己的礼乐制度继承了周代礼乐正脉,《元史》对之大有追溯:

  前圣之制,至周大备。周公相成王,制礼作乐,而教化大行,邈乎不可及矣。秦废先代典礼,汉因秦制,起朝仪,作宗庙乐。魏、晋而后,五胡云扰,秦、汉之制亦复不存矣。唐初袭用隋礼,太常多肄者,教坊俗乐而已。至宋,承五季之衰,因唐礼,作太常因革礼,而所制大晟乐,号为古雅。及乎靖康之变,礼文乐器,扫荡无遗矣。

对于宋代靖康之乱后的礼乐破坏,《元史》不无叹息。元朝的五礼,大都遵行蒙古习俗,惟祭祀稽古遵儒,郊庙之仪,礼官特别详慎,基本未废旧礼。但是元世祖以来,皇帝大多难于亲自郊天。“至大间,大臣议立北郊而中辍,遂废不讲。然武宗亲享于庙者三,英宗亲享五。晋王在帝位四年矣,未尝一庙见。文宗以后,乃复亲享。”《元史》的这段记载,也暗含着对皇帝郊天不勤的批评。

  总之,即使非华夏—汉族的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者和士大夫也经常感叹礼崩乐坏。一方面,抱怨其本族内部的礼仪制度在某些时期出现废弛;另一方面,又常常以华夏礼仪文化的正统继承者自居,抱怨和批评前代或者当下汉人政权的礼乐废弛、伦常败坏,从而树立其政权的合法性。

四、礼制重建与中华礼乐传统的连续性

  以上梳理说明,“礼崩乐坏”固然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基本话语,特别指向春秋战国之际,但是,它也是历代统治者和士大夫不断感叹和抱怨的常见话语。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发出如此感叹和抱怨呢?

  我们认为,这种感叹和报怨所反映的文化心理,正是对中国礼乐传统的认同和对礼乐文脉连续性的维护,反映了统治者和士大夫想要振衰起弊、重建礼乐的决心和努力。

  制礼作乐,是儒家关于文化统一和文化重建的基本话语。《礼记·乐记》谓:“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据说,周公相辅武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礼记·明堂位》)。制礼作乐的功效,《乐记》有论:

  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

  通过制礼作乐,天地、君臣、贵贱、尊卑、大小这些社会秩序都得到确立,才可以“行政”。“天子学乐辨风,制礼以行政;诸侯学礼辨官政以行事,以尊事天子”(《大戴礼记·小辨》),对于统治者来说,制礼作乐是建立朝代后非完成不可的文化建设。

  西汉初年,针对秦朝的文化破坏,一俟社会安定,便开始了修正礼乐,纠正风俗。《汉书·礼乐志》记载,西汉初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到汉文帝时,贾谊以为当时风俗败坏,“废礼义,捐廉耻”,甚至弑杀父兄,盗攘庙器,他强烈呼吁“定制度,兴礼乐”,以实现“诸侯轨道,百性素朴,狱讼衰息”的社会效果。可是此时距离汉代建国仅20余年,还来不及重建礼乐。直到汉武帝时,还在感叹礼崩乐坏,于是他在元朔五年(前124)六月下诏,将礼乐重建定为首务:

  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悯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

  这一番努力,与独尊儒术、更始革新的历史洪流合为一体,才造就了西汉中后期的儒学复兴,造就了政治和社会上的“昭宣中兴”。从刘邦建国,到武帝兴礼,经历了100多年。

  东汉初年,光武帝重建礼乐,大小礼制皆征询张纯意见。建国约半个世纪之后,汉章帝也发起了一场举遗兴礼的运动。元和三年(86),他下诏让大臣们进献礼制:“汉遭秦余,礼坏乐崩,且因循故事,未可观省,有知其说者,各尽所能。”庆氏礼学的传承人曹褒受命制定礼制:

  (曹)褒既受命,乃次序礼事,依准旧典,杂以《五经》谶记之文,撰次天子至于庶人冠婚吉凶终始制度,以为百五十篇,写以二尺四寸简。其年十二月奏上。帝以众论难一,故但纳之,不复令有司平奏。会帝崩,和帝即位,褒乃为作章句,帝遂以《新礼》二篇冠。

  这部《新礼》虽然由于皇帝崩薨而未及施行,但东汉前期挽救礼崩乐坏局面、重建礼乐制度的文化措施无疑起到正面作用。“三代以下风俗之美者,无过于东京。”历代学者多称东汉风俗醇美,恐怕与东汉前期几代君主制定礼乐、提倡礼义不无关系。

  类似礼制重建的现象,在历史上不断重演。即使在动乱年代,也不例外。南朝齐梁时期便设有修礼局,屡修屡废,天监元年(502),梁武帝下诏云:“礼坏乐缺,故国异家殊,实宜以时修定,以为永准。”尚书仆射沈约等人建议,各地举荐专家,修撰五礼,若有疑者,依汉代石渠阁、白虎观会议办法,由皇帝称制临决。当然,由于岁月动荡和国祚短促,这些努力并不一定真正实施。而一旦结束战争,走向和平,便重启礼制重建工作。例如,隋文帝统一天下后,极力重建丧服制度。他鉴于“礼坏乐崩,由来渐矣。……近代乱离,唯务兵革,其于典礼,时所未遑”的现状,规定对于父存而母丧的丧服为“依礼十三而祥,中月而禫”(当时实行的是“十一月而练”),解决了丧服制度的混乱。

  历代统治者在建国前期,都让礼学家们“考论同异,博采古今,以成一代之典”。北魏道武帝、北魏宣武帝、北宋哲宗、北宋徽宗、元武宗、明朝太祖等时期,或君或臣,制定礼典时都曾有过如此努力。

  如果说,历代统治者抱怨礼崩乐坏,要在本朝制作一个垂范后世的制度体系,是出于皇权统治的需要,那么,士大夫们对于礼崩乐坏的批评,则是出于担当道义、传承文脉的历史使命。例如,在欧阳修、司马光等儒家精英看来,五代时期是礼崩乐坏的衰世。欧阳修本身做过礼部侍郎,他对已有的官修《五代史》甚不满意,决意重修《五代史》,就是要用春秋笔法对唐末五代的礼崩乐坏加以贬斥。在这部私修史书中,他专设《一行》《唐废帝家人》《义儿》等传,以表彰乱世中的忠臣义士;同时,对于一生事四姓、历十君还自称“长乐老”的冯道大加挞伐:“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对冯道大为不齿,批评他“历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怍”。清代马福安《读曲礼》一文呼吁,士大夫要勇担推广礼教的责任:“吾见礼教之兴,不必俟读法悬书,而后浃于民心也,是在有风俗人心之责者加之意而已。”也是此意。

  如上所言,历代统治者和礼学家都致力于制作的“一代之典”,他们都博采古今,考论异同,应当是“万世永”,然而,为什么会多次出现“礼崩乐坏”,而又需要屡次重建呢?

这必须从礼的本质和要素加以分析。广义的礼,包括礼器、礼典、礼仪、礼俗、礼法、礼学、礼义等层面。它们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礼义,即与农业社会、宗法制度相适应的等级秩序、价值观念,属于形而上的部分,它们最稳定而少变化;二是由之衍生出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属于形而下的部分,它们则可能随着用礼者和行礼者的变化而变化。一种典章制度、行为规范,若行之日久,加之社会动乱、族群融合等因素,必然产生淆乱、废弛,这就是“礼崩乐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发生过多次这种形而下的礼崩乐坏。于是,一旦改朝换代,用礼和行礼的主体发生变化,便要重建与自己相适应的礼。这就是所谓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同法”。例如,战国时期,士人崛起,各国竞相变法,毁礼而立法,看似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实际上,法家之法也是另外一种礼。一个新兴的士阶层,用一种礼(法)取代了另一种礼。

  历代屡次发生礼崩乐坏,却又屡次得以重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形而上的礼义部分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使在五代、明末这样人心陷溺、价值混乱的时代,礼所体现的等级秩序和主流价值观念仍然得到大多数中国人的认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其或继周者,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也是历代礼制重建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华礼乐文脉具有从未中断的连续性。

  无可否认,礼乐文脉会出现障蔽、抑制和淆乱的现象,历史上多次发生。对此,王夫之在其名著《宋论》中有精彩论述:

 光武之兴道艺也,雅乐仪文,得之公孙述也。拓拔氏之饰文教也,传经定制,得之河西也。四战之地,不足以留文治,则偏方晏处者存焉。蒙古决裂天维,而两浙、三吴,文章盛于晚季;刘、宋、章、陶藉之以开一代之治,非姚枢、许衡之得有传人也。繇此言之,士生礼崩乐圮之世,而处僻远之乡,珍重遗文以须求旧之代,不于其身,必于其徒,非有爽也。

根据王夫之的论述,礼乐传承、重建的机制除了朝廷制礼作乐和草根日常践行之外,士大夫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举光武帝从边远的公孙述转求雅乐仪文、拓跋氏从边远的河西转求文教经传之例,说明身处礼崩乐坏之时,士大夫应当避居僻乡,珍重遗文,保存文种,以备将来。这大概也是孔子所谓“人能弘道”(《论语·卫灵公》)。

五、结语

上文的讨论说明,“礼崩乐坏”固然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基本话语,特别指向春秋战国之际,但是,它也是历代统治者和士大夫不断感叹和抱怨的常见说法。

历史上很多时期都出现过所谓礼崩乐坏现象,尤其是王朝末年、动乱时期,无可避免地造成礼乐坏废、道德陷溺,时人或后朝的士大夫常常发出礼崩乐坏的感喟和抱怨。

不仅华夏—汉族如此,少数民族士大夫也经常以华夏礼乐文化的继承者自居,感叹礼崩乐坏,抱怨和批评前代或者当下的礼乐废弛,伦常败坏。历代感叹和批评所反映的文化心理,正是对中国礼乐传统的认同和对礼乐文脉连续性的维护,反映了统治者和士大夫想要振衰起弊、重建礼乐的决心和努力。

由此,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历史上礼乐制度的多次重建和传承不辍。礼的内涵,分为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层次,前者或许会因时因人而代有变化,于是出现所谓礼崩乐坏现象,但后者即礼义却相对稳定,这正是中华礼乐文脉得以连续和传承的文化基础,也是“礼仪之邦”得以成立和维系的文化基础。

(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第1期,第111-120页)

(0)

相关推荐

  • “周人尊礼尚施”,从礼与乐看西周宗法礼乐制的构建

    礼乐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体系当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礼乐"作为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影响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在礼乐制度的构建过程中,有许多人为之付出了毕生精力, ...

  • 论语:雅颂各得其所(9-15)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礼不复.孔子极度推崇周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时时缅怀周公所规范的礼乐制度,于是致力于订正礼乐,期望以乐正礼,恢复周公之礼. 子曰:"吾自卫反鲁, ...

  • 用4个字概括孔子的一生在线收听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 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用四个字概括孔子的一生,就是"承礼启仁".上集我们谈过孔子面对时代的危机,要化解价值上的虚无主义,怎么化解呢?就是"承 ...

  • 芒种,稻麦也。

                "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稻麦也". 今天6月5日,太阳达到黄经75度,被称作"芒种",在这个时候的中国大部分农业地区正在" ...

  • 杨朝明 | 探究中华礼乐传统:从周公到孔子

    ​近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主办的"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第二讲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公开课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成语典故 ...

    [闻一知十] 春秋时,孔子的得意门生中,有个叫子贡的,姓端木,名赐,本是卫国人.这人很有口才,连孔子也常常说不过他.孔子周游列国,子贡是随行人员之一,关于外交方面的一些事情,往往由子贡去办.齐国在田常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词汇)

    [哇]用英语向世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木屋屋主的日常放送(2)[吃瓜] 小木屋屋主的日常放送(1)[社会社会]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二生肖(词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二生肖(词汇)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俗俚语 (1)

    [得意]学会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考英语写作范文-朗读(2016-全国I卷)[强] 高考英语写作范文-朗读(2017-全国I卷)[强]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俗俚语 (2)

    [哇]学会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考英语-近义词例句 (1) 高考英语-近义词例句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俗俚语 (3)

    [哇]小视频可以设置倍速.清晰度啦~全屏在右下角按需设置. 高考英语写作范文-朗读(2017-全国I卷) 高考英语写作范文-朗读(2018-全国I卷)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饮食文化 (1)

    [哇]吃货们,要学会美食的英文表达哟~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俗俚语 (4)

    [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俗俚语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俗俚语 (2)[吃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俗俚语 (3)[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