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做人,不要太过“聪明”!你应该学会“大智若愚”
文/情感四叶草
在生活中,大家可能都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别人都是傻子。殊不知,古语有云: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太过聪明,并非一件好事。
真正的聪明人应该学会“大智若愚”。
何谓大智若愚
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一词在《词源》里给出的解释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
其实这也是一种做人的方式,真正聪明的做人方式,这也是一种智慧。
为人处世要学会四个低调:在处事上要低调;在心态上要低调;在行为上要低调;在言辞上要低调。
在生活当中,大智若愚的表现就是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做人低调,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则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注重自身修为、层次和素质的提高,对于很多事情持大度开放的态度,有着海纳百川的境界和强者求己的心态,从来没有太多的抱怨,能够真心实在的踏实做事,对于很多事情要求不高,只求自己能够不断得到积累。
做人,不要太过“聪明”,“傻”一点真的挺好
正如上文所述,聪明反被聪明误,太过“聪明”,并非一件好事。
做人,不要太过“聪明”
太过“聪明”的人往往思考问题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好像周围的人都是傻子,就他一个是聪明人一样。
这样的人往往会无限放大自己而忽视他人的想法和看法,这样的人是非常讨人厌的,没有人会拿这样的人当作真正的朋友。
常言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就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谦虚,不要骄傲自满,但是太过“聪明”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问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的行为表现往往就是自负。
而自负的实质就是无知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不自知。俗语有云:人贵有自知之明。无知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盲从,二就是狂妄,自负有时表现为狂妄,就非常容易造成对方的反感。
所以说,做人,不要太过“聪明”!
“聪明”人,活得其实很累
“聪明”的人想得多,在乎得多,容易敏感多疑;“聪明”的人事事喜欢追根究底,容易钻牛角尖;“聪明”的人看多了尔虞我诈,容易变得世故起来。
人啊,越“聪明”越累,每天都在想着别人是不是在算计你,什么事都要想,片刻不得休息。
这样的“聪明”人,其实活得真的很累!
“傻”一点,其实真的挺好
人活着,傻一点挺好。
傻不是真的笨头笨脑,只是一些人、一些事,看破不说破,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人活着,没必要什么事都得弄得明白,不要什么事都计较那是给自己找不开心、不自在,不喜欢的话就当听不懂,不喜欢的人就早些忘记,无伤大雅的事就当作不知道。
傻一点的人,心宽大度,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傻一点的人,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日子怎么舒服怎么过;傻一点的人,说话做事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人缘好,朋友多。
人,在经历无数的风风雨雨之后,才明白,做人,“傻”一点,其实真的挺好!
屏幕前的小伙伴们,对于“聪明”人,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