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常谈3:引用≠抄,抄≠引用
史学常谈3:引用≠抄,抄≠引用
潘晟
虽然我上的课程不算多,所带的毕业论文数量也有限,但是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感到学生们一届比一届分不清楚什么是“抄”,什么是“引用”(我只能怀着这种美好的愿望,认为他们是分不清楚)。由此,居然觉得有必要给“抄”与“引用”下个定义,然后稍稍铺陈一下,以便在经过这番工作之后,可以减少在日后批改课程作业和指导论文过程中的劳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正式定义之前,首先要对在这个问题上最常被人引用的一句话予以驳斥。这句话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不会抄”!!!对于这句话,不少人进行过义正言辞的驳斥,但是总感觉还没有击中要害。我个人的理解是,这句话的诡辩在于,它实际是通过抄写的语义,完成了偷换概念,将“引用=抄”,从而达到“抄”也是“引用”,这样便抹去了“抄”的问题了。
1,什么是“抄”?
简单一点,“抄”就是“复制”,将他人/她人的观点,方法、理论,或材料以各种形式“复制”到自己的文章中,而不加以明确的说明,这就是抄。
2,什么是“引用”?
“引用”,就是凡是不是自己想出来的,阅读得到的,都用明确地方式说明。可以是全文直接引用,也可以是概括说明地间接方式。
有几点要说明一下。
“各种方式”。1)将别人的东西原原本本挪到自己文章中而不加说明,当作自己创作的情况,是最不动脑筋的抄。这种方式,现在很少(但是也不是说没有,本人就曾在学生的课程作业中遇到过两个学生交给我完全相同,从题目到最后一个句号一字不差的课程论文。这让我莫名其妙了好几天,难道是我笨到了连这个也区分不出来的程度)。
2)借鉴观点,方法或理论,而不加明确的说明,并在文字或概念上做了一点必要的文字改动。这是最难厘清的。也正是如此,现代专业论文的写作,都要求有一个严谨的学术史回顾作为论文的开头,不仅让本专业的学者,也让其他任何人都能够通过这个学术史回顾,可以判断该问题前人已经做到哪一步,而该论文新做的工作是什么。换句话说,专业论文要让外行,也要一看就知道哪些是前人的工作,哪些是你自己的工作。
3)抄材料,属不属于抄,这比较有争议。对于常用的材料,因为大多数人稍稍勤劳一下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自然不必特别注明。
而如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即使勤劳一下,也不一定能看到的相对珍贵的材料,特别是你自己没有条件看整本原文,而是通过别人论著看到这条材料的时候,应该予以注明“转引自xxx”。
有时候材料虽然常见,但是由于别人的论著讨论相近问题时引用了该材料,你看到其论著时才推进了该问题的思考,那么这个时候就必须注明,因为实际上是他的论证和观点引导了你的思考与结论。
“明确的说明”(也可以用“明确地说明”,形容词或动词都可以)。什么是明确的说明,除了通过脚注或尾注给出详细的出处说明之外,也可以是在正文中直接指出。
这种明确的说明,不仅在开头的学术史部分有必要,而且在正文行文过程中,随时要将已有的研究情况加以引用说明。有人会问,这样不是和学术史部分重复了吗?是会有一些重复,但是这种重复是必要的,有利于读者阅读过程中随文了解相关问题的已有研究程度;另外,可以将文章开头的学术史回顾与正文中的相关部分做一些区分,开头的部分着眼于文章总体的学术史回顾,正文中则着眼于具体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几次就习惯了)。
有人会说,如果什么都注明了出处,不就没有自己的东西了吗?刚学专业写作的学生最容易担心这个问题了。心想,什么都注明了出处,那不就意味着自己写的文章没有任何地方是自己思考所得啊,那不就让人一看就是抄的了吗?
这种担心自然是对的。是啊,这样不用说专业老师了,就是任何一个外行只要认字,就能看出来了啊。
问题是,如果你悄悄地隐去了一些不注明,假装是自己新发现的,或新考证出来的,难道别人就发现不了?(显然不是什么时候都不会被发现的,稍稍有人认真一点就发现你是抄的了)。
实际上,如果你所有得之他处的东西,都详细注明了来源(出处)的话,是比较容易发现问题的,也比如容易促使自己勤劳一点努力思考问题。一开始学写专业文章的时候,哪怕整篇文章写完了,回头一看注释,所有的东西都是引用别人的,也不要紧。先学会专业写作的形式,多练习几次,勤劳那么一点点,就会了。如果一开始就不当回事,那么也就无话可说了。
当看完了你的文章,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明确地知道哪些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哪些是你自己的新成果,一般来说你已经做得比较好了(除非你故意不引用某些已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