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十戾· 狼】二、谁才是和珅最怕的同事?
狼·和珅
一提起和珅,我们就会想到他的老对手刘墉和纪晓岚。这二位在艺术作品中总是把和珅捉弄的死去活来,他们也是和珅官场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还有不少人期待着三个人出现在同一个作品中,不知道和珅该如何应付这两大人精。
不过在历史上,这些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刘墉比和珅大31岁,纪晓岚比和珅大26岁。说他们是死对头倒不见得,刘墉最多在国泰案上跟和珅有分歧,纪晓岚与和珅更像是忘年交。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二位就算联手,也未必是和珅的对手。真正能让和珅一败涂地的另有其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永贵。
永贵姓拜都,正白旗出身,曾经是雍正帝的好帮手。雍正帝带出来的大臣都是刺头,永贵的性格跟田文静、李卫、鄂尔泰差不多,谁要是当了永贵的上级,那也算是倒了霉了。永贵多年来营造了两个名声,一是廉洁奉公,一是不畏权贵。在业务方面,永贵善于理财,又善于打仗,在平回部以及平回部之后帮助回部恢复生产有功,所以他一度是乾隆帝倚重的爱臣,官拜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
在乾隆朝,永贵仿佛是奉旨怼人,一怼一个准。但谁要是怼他,就算是证据确凿,乾隆帝也最多罢了永贵的下属。永贵可谓是乾隆朝的永怼怼,官场鬼见愁。
所以在乾隆朝后期,新人和珅的强势崛起,让吏部尚书永贵非常的反感。最让永贵反感的就是他儿子伊江阿与和珅终日厮混,成为了和珅的铁杆。所以,永怼怼早就想找机会怼怼这个年轻人,得告诉他年轻人不要太气盛。
那个年头的和珅可不惧这个,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的和珅还天真着呢,上头有皇帝宠着,自己业务能力过硬,而且为官清廉,那他还怕谁?不气盛还是年轻人吗?
今天很多年轻的娃也会这么觉得,我不犯错我怕谁?别闹,天下事不是那么简单。
这不,户部侍郎和珅手下有个笔帖式叫安明,小安业务能力不错,很想升迁。但是在大清国,升迁不凭业务能力,主要凭关系。于是呢,安明备了礼物送给侍郎和珅,希望升为司务。年轻的的和珅吓坏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行贿吗?如果拿了,不就是传说中的受贿吗?这样对得起圣贤书吗?对得起皇上吗?被发现了被处罚怎么办?
因此,和珅断然拒绝了安明的行贿。但是他又觉得安明不容易,于是就免费跟户部尚书丰昇额提了一句,说安明不错,该升级了。
这种事对于户部尚书来说,根本不叫事。为啥呢?户部司务是个正八品的芝麻官,和珅虽然在户部是个侍郎,但出了户部人家还是军机大臣、九门提督,所以丰昇额给了和珅面子,升安明为户部司务。
就这么一个小事,可以说不值一提。要不是后面这个戏剧性的变化,史书上绝不会把这个事记下来。这件小事对于安明来说,是个天大的事。刚上位还没来得及庆祝的安明,忽然遇上了母亲去世,安明得回家奔丧。根据清朝法律,孝道是最大的事。就算当朝一品,只要不是非常时期,遇上父母的亡故,就要回家丁忧三年。而且丁忧期间没有官职,这个位置也不会等着他,而是要有人补缺。
这就意味着刚当上司务的安明,就要从头开始。因此,安明隐瞒了这件事,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继续当他的司务。
然而天下没有不漏风的裤子,这件事很快被尚书丰昇额知道了。此事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小事。安明隐瞒丧情不丁忧属于犯罪,丰昇额依法办了他就行。但是永贵参与了这件事,那就不一样了。永贵说安明的违法行为是和珅指使的,要不然这事尚书都知道了,侍郎和珅为什么不知道?必然是包庇。
丰昇额当然更不敢得罪永怼怼,于是马上答应和永贵联名上奏,弹劾和珅。
其实这里面有和珅啥事?这就是典型的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好在和珅与永贵的儿子伊江阿关系铁。伊江阿偷偷把这事告诉了和珅,和珅沉着冷静,在永贵弹劾他之前,利用自己在军机处的职务之便,悄悄把一份弹劾安明的折子放在军机处。然后又准备了一份弹劾自己的折子揣在怀里,坐等永贵的弹劾。
另一边永贵和丰昇额措辞差不多了,在朝堂上弹劾和珅包庇安明。没想到和珅也立刻上了一道奏折,也弹劾自己失察。再加上乾隆早就看到了军机处中和珅弹劾安明的折子,所以认为和珅是被安明坑了,于是乾隆帝告诉永贵,这里面仿佛没有和珅的事。
原本是永贵蓄谋已久怼和珅的行为,结果和珅的应对方式让永贵措手不及。于是永贵化身怼神,对这事不依不饶,弹劾和珅提拔安明是徇私舞弊,现在又弃车保帅般的甩掉安明,节操碎成了渣渣。这样的滑头年轻人如果不处罚,天理何在?
乾隆帝最终还是支持了永贵,把安明凌迟处死,罚和珅降两级,去监督崇文门税务。这个处罚并不像一些文艺作品中认为的把和珅一撸到底去当个崇文门的税务官,和珅的职务并没有变,依然是户部侍郎、九门提督、军机大臣等等,只不过品级下降两级,工资领的少了。而崇文门税务监督,是和珅的兼职之一。
不过,这只是和珅噩梦的开始。从此永贵的人时刻在观察着和珅,那是有错要揪出来,没错制造个错也得揪出来。
和珅觉得日子没法过了,永贵不愧是怼神,能把和珅活活怼死。和珅就分析啊,自己为什么玩不过永贵?很明显,自己没背景。要不就认个怂?给永贵赔礼道歉,请永贵收下膝盖?但永贵不给和珅面子,不接受和解。
正当和珅要崩溃的时候,驻藏大臣伍弥泰奉旨回京,任理藩院尚书、镶白旗汉军都统。和珅经过缜密回忆,这个人仿佛就是他姥爷啊。伍弥泰真可谓大清一块砖,一辈子就在外蒙、内蒙、新疆、西藏转悠,就算这次回京也是暂时的。经过他的深度回忆,仿佛在很多年前,在女婿常保家见过一个叫和珅的小家伙。原来是实在亲戚啊,于是,和珅与伍弥泰相认,祖孙俩深度长谈之后,伍弥泰保证要去帮和珅与永贵和解。后来和珅的岳父冯英廉也加入了伍弥泰的战队,一起找永贵给和珅说情。
伍弥泰与冯英廉怎么说都是上三旗人物,也都是两朝元老,做人不能太死板。于是永贵原谅了和珅,虽然和珅本来也没怎么得罪过他。不仅如此,和珅开始成为了永贵的门人,而且他夫人冯霁雯也拜了永贵当干爹,和珅也就算是永贵的干女婿。这段公案算是有了一个了节。
这件事对于和珅来说,影响可谓巨大。从此和珅看懂了这个社会,看懂了官场的潜规则。官运是否亨通,跟是否犯错没关系。不贪污一样背锅,贪污也未必有事。真要得罪了领导,孔圣人也能被制造出证据确凿的种种大罪。看看历史吧,像什么多尔衮、鳌拜、年羹尧,哪个不曾经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代名词?但真要栽倒的时候,不都是大罪如从雪片般飘来?
这就叫政治,也是大清国高度专制下的特色。那么,和珅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其实和珅应该会有一些彷徨。不到三十岁的年纪,遇到了种种这些让他怀疑人生的故事,足以让他明白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年轻的时候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大到可以相反的时候,都会有彷徨和不安,甚至会有恐惧。多经历一些事情,确实更容易让人成长。年轻时太顺利,就容易天真。不过真要让我挑一个,我倒是愿意天真一点。但真相摆在眼前的时候,我不会假装看不到。
不过,和珅在面对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并没有反思朝廷,也没有对黑暗的官场有丝毫的批判。这里边就是乾隆帝高超的御下之术了。
我们看安明案的时候,很容易本能的去分析这里面到底谁对谁错,该怎么处理?但是,乾隆帝不会这么考虑问题。安明是谁他不关心,这个案子本身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乾隆帝处理这个案子的焦点在于如何处理可以让自己显得英明伟大,如何平衡永贵与和珅之间的关系,从而让自己的“圣名”永存。
包括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以及各级衙门断案也是一样,大人们接到案子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分辨是非,也不会去考虑从《大清律》的角度去解读案件。一定是首先考虑本官怎么断案不会给自己惹麻烦,然后再看有没有安全徇私舞弊的机会,最后再看案情本身,并用《大清律》来帮助自己完成前两点。
所以,乾隆帝看到的是永怼怼发飙,这个必须支持。除了永贵的劳苦功高之外,这个人还是朝廷的一张名片。无论永贵在哪当官,最显著的标签就是清廉。老百姓从秦始皇时代到乾隆时代被驯化了两千多年了,把清廉这个官员本分当成了不得的功绩。
因此,乾隆帝保护、宣传、营造永贵大清官的形象是必须的。那很自然的,永贵怼谁,乾隆帝都要先表示支持。那么和珅呢?年纪轻轻升迁飞速,早就有非议。永贵弹劾和珅,无论和珅在这件事上是否真的有错,都得办他。要不然在感官上,人们会觉得乾隆皇帝包庇和珅。
但是,和珅这么乖的宝宝也需要照顾情绪。所以乾隆帝勾着永贵把和珅的罪过放大,让和珅感觉自己几乎犯了死罪。在这个时候,乾隆帝再“法外施恩”,降两级留任,让和珅有死里逃生的感觉,自然对乾隆皇帝感恩戴德。
但谁也不能说乾隆帝对这个案子不重视,不去丁忧这样的罪过,一般情况下都是革职,情节严重的赐自尽,断无凌迟处死的道理。这样处理安明,恰好把乾隆皇帝重视孝道的一面演了出来。而且在民间也可以把人们的目光拉到安明身上来。
如果那时候有新闻,稿子上绝对是大肆渲染安明这个人不孝是多么的可恶,皇上对此是多么的重视,就连侍郎和珅因为不能及时发现这个事都被降了两级。所以当时的人看不到安明案的深层密码,只能从表象上认为这个案子的主角是安明。简单的认为这就是一件不孝的案子,乾隆皇帝因为太孝顺了,所以对不孝之人破格严厉处罚,并教育大家要孝顺。
那么,和珅就此走上贪污之路了吗?并没有。真正让和珅放开手脚去贪污的,是另一个案子。到底这个案子哪一点打动和珅放飞了自我?我们下次来讲讲乾隆年间的一个奇案:李侍尧案。
PS:因生产工具损坏,电脑需要换屏,故而近期会大量接广告。对于广告各位可以不信不看,但希望大家点一下,在此先谢过各位。标题不含【】说明内容的,全都是广告。
西山十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