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如果继续重用廉颇,而不是赵括,长平之战会取胜吗
在春秋战国时期,长平之战是规模最大、伤亡最惨烈的战略大决战,彻底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大方向,历史意义极其深远。
提起长平之战,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起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认为是他葬送掉了赵国45万大军,让赵国从此一蹶不振,也让赵括从此成为“纸上谈兵”的笑柄。
很多人都说,如果赵王没有听信秦国的离间计,而是继续重用老将廉颇,那么赵国未必会输。
真的是这样吗?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长平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赵王真的继续重用廉颇,长平之战又会有什么样的走向。
当时,在战国七雄之中,赵国是最有实力抗衡秦国的,换句话说,赵国同样具有统一华夏的实力,因此,赵国与秦国之间注定要进行一场残酷而充满悬念的“半决赛”。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韩,即将亡国的韩国只会割地以求苟延残喘,这一次他们割让了上党17郡,但上党郡守冯亭不愿意降秦,就投奔了赵国。
当时,赵国君主是赵孝成王,贪婪愚蠢,而且狂妄自负,他看不出这送上门的究竟是福不是祸,贪婪地接受了,结果惹怒了秦国,以此为借口向赵国开战。
公元前261年,秦将王龁率大军进攻上党,赵军不敌,只好放弃上党,被迫请求与秦国议和。
孰料,秦国得了上党,继续向赵国进攻,矛头直指赵国的长平地区。
赵孝成王派老将廉颇出马,但是赵军战斗力不如秦国,接连失利,廉颇就决定利用地理优势,用“持久战”拖垮秦军。
实际证明,廉颇的这个主张是对的,秦国几乎出动倾国之军,后援补给线比赵国远得多,旷日持久的消耗,秦国的确吃不消(即使长平之战胜利后,秦国也三年大饥荒)。
当时,秦国在位的是深谋远虑的秦昭王,他不仅对自己一方知人善任,而且对赵国君臣的优劣虚实也了如指掌,于是就决定用“离间计”,派奸细到赵国,到处散布谣言,说秦国根本不怕廉颇,并造谣廉颇不久就会投降,秦国最畏惧的是赵国军神赵奢之子赵括。
结果,愚蠢的赵孝成王竟听信谣言,不顾一大批忠臣的劝阻,坚持换下老成持重的廉颇,换上基本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果然,赵括急功冒进,被秦军诱出,分割包围。秦昭王一听赵括上钩,立即亲自坐镇秦国最靠近战场的河内陆区,所有男丁各自进阶一级,15岁以上男丁都发往长平,秦军人数一下子高达60万,而主帅也由王龁换成最可怕的屠夫——白起!
最终,白起围困赵括大军46天,赵括拼死突围被射杀,45万赵军不得不投降,结果被白起尽数“阬杀”!
昔日强盛的赵国经此一役,血本亏尽,再也无力称雄,沦为迟早为秦吞灭的羔羊。
长平之战如此富有转折性,两千多年来一直有人疑问:如果赵军不中途更换主帅,坚持廉颇的战略,那么长平之战又会是怎样一种结局呢?
其实,这种假设,主要拷问的还是双方君主的优劣高下,要使廉颇一直挂帅,先决条件必须是赵孝成王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睿智通达之人。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他即便一时忍耐着,继续使用廉颇,也很难坚持到底。要知道,这种大持久战不仅秦国受不了,赵国也同样吃不消,长平之战打了三年,邯郸地区已经陷入饥荒,所以赵孝成王急于速战速决,才会不听劝阻,改用赵括。
可惜,赵孝成王跟秦昭王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随着持久战拖得越来越长,赵国国内的形势肯定也会越来越紧张,以赵孝成王的能力,根本无法驾驭,所以,廉颇早晚会被他换掉。
可以说,这场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根本不是廉颇,而是赵孝成王,再对比一下对面那位雄才大略的秦昭王,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赵国必败的结局!
那么,赵国就真的没有胜算吗?其实也未必,至少还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一边举全国之力继续抵抗,一边派出能臣良使,游说其他五国,一起联合抗秦。
要知道,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已经快被拖垮了,只要其他五国派出大军援赵,秦国肯定不是对手,只能选择退兵。
但是,赵孝成王这个无能之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只能接受必败的结局,跟用不用廉颇关系不大。